想要扎堆生“金猪宝宝”?先来了解一下“生肖猪”的文化意义

按十二地支相配十二生肖,2019年为己亥猪年。亥时,指晚上九至十一时。夜幕袭来,万籁寂静,人们都已入睡,而猪睡得更熟,“亥”配“猪”是为“亥猪”,十分相宜。

猪给人的印象历来不是丑、懒,就是脏、笨。的确,你看猪:眼小、耳朵阔、头大、鼻大、嘴长、脚短体胖,模样十分怪。因此,在人类的文化生活中提及“猪”时,一般都带贬义。

实际上,在上古时期,猪的文化意义是不含贬义的。华夏民族开始养猪,始于大约距今9000多年原始社会早期。当时先民们为避免野兽攻击而居住于树上,树下则搭棚豢养野猪,当野兽来袭时,猪会发出叫声警示。

根据最新考古发现,在新石器时代的中期,发现了大量被养殖的猪的骨骼随葬品,可见当时的养猪业颇为发达,已占据了人们经济生活重要地位,猪已经成为当时人们的重要财产。

当时猪的价值,首先体现在为人们提供肉食,为农业生产提供肥料。这一点很重要,毕竟中国自古就是农耕文明,我们汉字的“家”,就是在“宀”下有“豕”,望文生义,只有住处养猪才算得上是有了家。当然,也有人认为是房屋加豕(代表财富),有了物质基础才能立家,如《渊鉴类函》记载了这样一个古老的说法:“猪入门,百福臻。”

其次,还显示出其独特的精神价值。

在原始宗教里,猪的形象与龙并列。在体现着华夏文明,距今约五千多年的红山玉龙文化里,有两种常见器形,一种为“猪”形,以“龙猪”为代表;一种则为“C”形,以“玉龙猪”为代表。

红山文化的先民们,为何用猪而不用其他动物来展现玉龙形象?是因为先民们对猪非常熟悉,从狩猎野猪再到驯养家猪,对人的生活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就将对“龙”的崇拜用“猪”的形状表现出来。

红山文化的“龙猪”玉器十分奇特:首尾相衔呈玦型,极富胚胎般的稚嫩感,琢磨精细,神态生动古朴,富神秘气息。而“玉龙猪”的头部似兽,身体卷曲成“C”型,头部后方钻有用于悬挂的圆孔。

如牛河梁一号积石冢第四号墓中,墓主为一成年男性,头骨后枕着马蹄玉箍,在胸部向背便摆放着两件玉猪龙。此墓随葬玉器虽少,但礼遇之隆、规格之高,似乎表明了死者生前应该是一位具有通神能力、地位显赫的原始大巫!

玉龙又作珑,据《说文解字》载:“珑,祷旱祈玉也,龙文,从龙,龙亦声”即这种雕刻成龙形的玉是用来祷旱求雨的,那谁来求雨呢?自然是部落中的巫师了。

这与古代的一个神话非常相似。传说猪和北斗七星颇有渊源,北斗七星被称作帝车,是给天帝乘坐的交通工具。也就是说,猪才是天帝所使用的出行工具,古人就把它称为“猪龙”。

而至于猪,在古代同样被视为“水畜”,据《毛传》郑笺:“豕之性能水”;郑氏注月令:“彘,水畜也”因此在祈天、求雨等祭祀活动之中,自然会将其选择为沟通人神之间的信物。

玉龙就和猪结合起来,就是“玉猪龙”。

由于“玉龙猪”在红山文化中更具普遍性,因此很多学者认为“玉龙猪”可能是红山文化先民们的族徽。

而根据考古资料显示,在新石器时代墓葬里发现了大量的猪骨,很显然这不是偶然现象,因为很少发现其它动物的骨骼。

可知,在中国古代文化发展过程中,“猪”文化不容忽视。

不过,由于长期被人类驯养,“家猪”与大自然隔离而丧失了其本性,变得温顺老实起来,逐渐受到世人的鄙视。而性情凶暴、善于搏击的“野猪”则继续享受世人的崇拜。

在汉语里,表示“家畜猪”这一概念的词除了“猪”字,还有“豕”、“彘”,一般都指家猪。不过,汉字里也有暗含“猪”是凶猛动物的字,如“豪”字就是取野猪勇猛有力之意,比喻人中才能突出的人;“奎”本意也是大猪。动物中最强有力者大象的“象”,也属于“豕”部;再如《诗经·豳风》中的“豳”字,从字面看,应该是野猪山的意思,难怪《水浒传》里会出现“野猪林”,当时是将这个字当作国名的。

而日语里,“猪”读ぃのしし,还是指野猪;而家猪则用“豚”(ぶた)指代。“猪”或“亥”字,常出现在日本人的名字里,如“猪之介/辅/佑/助”等名字,寓意“猛兽护佑”、“ 奋勇向前”。而对家猪,在日本人的观念里一样是含贬义的,如晚清中国人前往日本留学,经常因辫子而被嘲讽为“豚尾奴”,而非“猪尾奴”。

此外,欧洲人也认为,野猪尽管没有角,却是兽类里最凶悍的动物。尤其是它的獠牙,尖锐而强硬,可以轻易刺伤敌人,使之成为坚强的盾甲。因此,现在我们还可以在欧洲很多国家里找到以猪为图案的徽章,暗含“勇猛”“万夫莫敌”之意。如1483年,英王查理三世登基,在约克城长期停留期间派发了13,000枚刻画着两头野猪拱卫盾牌的个人徽章。

对于猪的形象,人们最熟悉的莫过于《西游记》里的猪八戒了。尽管他长得虎背熊腰,但好吃懒做,且重色轻友,占小便宜。不过,如今人们对猪八戒的形象又有不同理解,如善解人意、知冷暖等“优点”。当然,无论怎样,对于猪八戒,人们多数还是喜欢其可爱的一面。

至于在民俗文化里,“猪”为何居于十二生肖的末位?

这个过程实际上比较复杂,况且十二生肖也不是一夜功夫就形成的。刚开始可能也就几个,随着朝代的更替、文化的累积和沉淀,逐步发展为十二个。即使这样,也不能排除有可能名额超出,超额后,最后经过筛选,优胜劣汰,恰好凑够十二个。不过,这毕竟也只是猜测,因为缺乏考证。

关于生肖的最早文字记载,出现于东汉王充的《论衡》,据《论衡·物势》载:“寅,木也,其禽,虎也。子,鼠也。酉,鸡也。卯,兔也。……亥,豕也。未,羊也。丑,牛也。…… 巳,蛇也。申,猴也。”该书还将生肖龙放在《言毒篇》,写道:“辰为龙,巳为蛇,辰巳之位在东南。”

这样一来,十二生肖自有文字记载以来,就一个不落了。

其实,要系统地回答这个问题,似乎很难,不过我们可以从华夏各地与“猪”有关的风俗切入,或许有我们要找的答案。

在广东普宁的农村里,除夕的晚上有“抱大猪”的风俗。为让自家的猪在来年能够长得又快又大,人们就从自家田里准备好泥土,并将采摘的竹叶插在上面,祈求愿望达成。

在贵州中西部山区里,流行“牵猪牛”的风俗。当地人每逢大年初一下午,让小孩用两根绳子各拴大小两块石头,大的代表牛,小的代表猪,两手各牵一石拉进牛棚与猪栏,大声喊道:“我赶猪牵牛来啦”。人们认为,石头凝聚了土地的精华,可以将活力转嫁至牛、猪身上,这样一来新年就可以六畜兴旺。 

陕西一些地方还保留送猪蹄的婚俗。结婚前一天,男方要送四斤猪肉、一对猪蹄,俗称“礼吊”。女方则把“礼吊”留下,退回猪前蹄。婚后次日,夫妻二人要带双份挂面、猪后蹄回娘家,娘家则将挂面留下,将后蹄退回,俗称“蹄蹄来,蹄蹄去”,预示今后往来密切。 

在云南西双版纳的布朗族婚礼上,男女双方均要杀猪宴请宾客。此外,还要将猪肉切成小块,用竹竿串起来分送各家,寓意“骨肉之亲”。

实际上,在民间每逢春节,从腊月小年至除夕,都有杀猪风俗。祭祀时的祭祀品,都会采用猪肉,如猪头就是“猪头三牲”祭祀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民间还流传着十二生肖剪纸。这些剪纸题材中的如“肥猪拱门”,我们就会联想到那肥肥的、背脊上驮着聚宝盆的猪的形象。至今,天津、河北等一些地过年,装饰物还是“肥猪拱门”窗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