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人民传唱的“花儿”是怎么形成的?

嗨,各位小伙伴好

今天,知力君要给大家介绍一种“花儿”,

(⊙o⊙)…额,千万别误会哦,

此花非彼花,

知力君说的不是桃花、不是梅花,更不是雪花,

而是一种民歌——“花儿”!

“花儿”,产生并流传于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是当地的回族、撒拉族、东乡族、保安族、汉族、土族、藏族、裕固族等喜闻乐见的民歌。在西北,人们至今还说:“饭一天不吃可以,歌一天不唱不行”。

甘肃临夏松鸣岩花儿传承人东乡族马金山(摄影/马秋晨)

“花儿”一般被认为是“野曲”,只能在远离村庄的山间田野里唱。其曲调多达数百种,不同的曲调有着不同的“令”。由于流行的地区不同,会受到多民族文化和语言的影响,因此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艺术风格。

其中,久负盛名的河州“花儿”较为委婉,变化很多,形式上有慢有快,慢调多为4/4或6/8拍,唱起来高亢、悠长,曲首曲间和句间多用衬句拖腔,旋律起伏大,上行多用四度调进,高音区多用假声;快调多为2/4或3/8拍,相对紧凑短小。一般每首词由四句组成,前两句常用比兴,后两句切题。

至今在甘肃、青海等地,人们还经常自发地聚集在山下湖边,一起唱“花儿”,举行“花儿会”。这些有着悠久历史的“花儿会”,不仅风情各异,而且都有非常生动的传说,与当地独特的生活习俗密切相连。每逢“花儿会”这天,青年男女就会背上干粮,到附近的山中去“漫花儿”(类似其他地方的赶庙会或踏青)。他们以歌会友,或单打独唱,或一问一答,互相对唱,形式不拘,非常自由散漫。

“花儿会”场景雕塑

在甘肃积石山县大墩村生活的保安族歌手曾经对笔者提及,作为野曲的“花儿”,不少是唱爱情的,因此,不能在村庄周围或家中吟唱,有老人、姐妹、孩子在场时也不能唱。而成年有了家室后,便没有了演唱的对象。生活方式的变化也导致年轻人忙着搞生产,没有时间去上山放牛,失去了演唱的环境。在民间生活中谈情说爱、互诉心曲的“花儿”,只有在“花儿会”上才有机会展现最有韵味和最有生命力的状态。

笔者与甘肃积石山大墩村保安族花儿王马黑娃合影(摄影/马秋晨)

曲调和文艺扣合着一个民族的气质与根本,为传统村落人们的生活空间和行为言语等提供了最贴近文化品格的基底表达。“花儿”作为一种民间文艺形式,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在山野、田野等自然环境中抒发情怀,恣意交往,是劳动人民寻找伴侣、吐露心声的寄托形式,是他们思想感情的表现和集中表达,是西北人口承语言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当地的生活观念和思想感情,同时也是民族精神的载体与产物,是古老而美好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2006年5月,“花儿”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9月,“花儿”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