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尔哈赤的八旗铁骑是如何跨海作战的?

明朝末年的东北局势让北京城里的朝廷大伤脑筋,已经统一了女真各部的努尔哈赤对关内虎视眈眈,其八旗铁骑横扫同胞尚且有余,面对因援朝战争而疲惫不堪的明军更是战无不胜。明军野战连连告负,官兵民众纷纷撤入关内,大有放弃之势。

先拿下沈阳地区,然后击败明朝的外围盟友

唯有袁崇焕拒绝退兵,在宁远城坚壁清野,凭城据守,以阻滞强大的后金骑兵。在袁崇焕的指挥下,宁远城攻防战成了明军在关外为数不多的大胜仗,打得努尔哈赤不敢向前。


关宁锦方向是通向关内的最重要通道

背后就是京城

然而这场被明廷赞为大捷的战役,却有一个常常被人忽视的后续。正是因为这场后续战斗,让大捷的显得不那么闪亮,也为大明敲响了丧钟……

骑兵上岛

觉华岛(现名菊花岛)距离宁远18里地,是一座孤悬海外的小岛。不过在明末清初的大战中,它的角色却相当重要。

只是渤海上的一座小小岛


袁崇焕在驻守宁远城之时,大学士孙承宗亲自定策,赋予觉华岛“后方基地”的职能,专门储存渤海湾附近重镇的枪炮弹药和粮秣。他们认为,后金多骑兵而少水师,断难登上被海水包围的觉华岛。陆地上又有袁崇焕坐镇宁远可以支援,算是上了“双保险”。

就是宁远旁边的那座小岛


然而也许是太过自信于觉华岛作为孤岛的防御能力,关外明军并没有重点防守这座补给重镇。岛上明军不过7000,另有7000居民,而且没有高级将领带兵,最高级的军官只是都司,大约相当于中校,和宁远城正副总兵坐镇的局面不可同日而语。

高级将领偶尔也要休息一下

然后就大意了

其实在正常情况下,明军的守备力量也没有什么问题。后金军从未展现过自己的水军实力,而觉华岛陆上守军虽少,却有2000艘各式舰船(当然大多数是运输船),足以在海面上拦截一切来犯的后金水师。

但谁也没想到,天命不予明军守岛的地利,反而给了后金军巨大的助力。

天命一失

有军事科技也不管用了

晚期的明朝,气候异常,正值“小冰河时期”,年年冬天极寒无比。有人据此认为,这也正是导致女真人必须南下寻找更温暖的生活空间的原因,而即使在明朝统治之下的各地,也因为异常的气候而粮食歉收,民乱四起。

陆上海上一起冻

小冰期在海面上的体现,则是渤海年年冻冰,以1626年最为严重。觉华岛以北的大片海域被厚厚的海冰覆盖,本当抵挡骑兵步伐的海水却成为了一条通途。

骑兵轻松进入

北方冬天水面会结冰其实并不稀奇,冬季本就是历史上北方骑兵南下的高峰期,连黄河都可能被封冻,更何况更靠北的渤海沿岸。因此此事原本就在孙承宗的计划之中。他对守岛官兵的嘱咐是即使有冰也可以凿冰为河,想办法把觉华岛和陆地隔开。

凿冰为河似乎是个办法

但在人员有限、装备简陋(早已废弛)、时间紧迫

的情况下

估计就要把命都搭上去了


事实上当后金军突袭至此时,觉华岛守军们也是这么做的。但他们显然低估了大自然的力量,官兵挖掘的海沟从未能坚持过夜,每每随着风雪重新结冻。一夜之间,大雪与严寒将明军将士拼死凿出的冰河重新封死,后金数万骑兵列12队,大摇大摆地登上了岛屿。岛上明军虽顽强抵抗,无奈兵少将寡又精疲力竭,还是丢了补给基地。

死伤惨重

辎重全丢

一场对天气预计不足,导致以卵击石的防御战,就这样葬送了宁远大捷好不容易打出来的一点优势。海冰则成为了失利的罪魁祸首。

哈哈哈哈

找到替罪羊了

海冰灾害仍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哀叹晚明者感叹如果不是因为这场海冰,明军在觉华岛的补给线至少还能再维持一年,就不用面对两线作战的困局,历史时间线被改写也未可知。然而历史没有假设,就算后金没有借冰攻下觉华岛,晚明的颓势也难以挽救。

糟糕……

锅还是没甩出去

但1626年的严重海冰,的确大大加快了中国历史的走势,对于崇祯皇帝来说是一场不折不扣的灾难。

令人感叹的是,几百年过去了,2009-2010年冬季海冰降临,觉华岛再次冰封,3500居民被困。然而这一次等待他们的不是冷血的铁骑,而是时任总理温家宝和副总理李克强连下的四次批示,要求加强海冰灾害应对,历史早已不复当年之残酷。

值得注意的是,海冰仍在,纵使明朝成为了历史,当年横扫千军的大清也成为了旧时代的象征,它作为黄渤海特有的海洋灾害,仍在每年冬天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全国人民的生产生活。

首先影响的是港口与航运交通。冬季冰情严重时,海冰可以封锁沿岸港口、海湾和航道,使港口作业不能正常进行,海上交运受阻或中断。不仅会延误工期,增加成本,甚至还可能造成船毁人亡的重大海难事故。

推力小的船根本也出不去

受影响最大的可能就是能源工业。我国大部分煤产地都在北方(例如内蒙、山西、辽宁等),它们为南方城市的供电提供了重要的资源保障,环渤海的很多港口都承载着我国“北煤南运”的重要任务。

秦皇岛港真名不虚传...


碰到冰情严重的年份,会让沿岸各港口的货轮进出受阻,不能及时将煤炭运往南方,可能造成南方冬季煤炭供应不足,严重影响到供电的水平。

一船一船的运


2009/2010年冬季,渤海湾的黄骅港、天津港、滨州港等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海冰灾害影响,如黄骅港由于船只不能及时进、靠港,导致大量货物积压,其中仅煤炭就达2万多吨,正常运输生产受到严重影响;位于莱州湾的潍坊港有6天生产被迫完全停止,10余天内只有3000吨级以上船舶视冰情进出港,由此导致直接经济损失达800万元。

黄骅港的规模也是越来越大了


运输不畅的还有粮食。东北是我国重要的产粮基地,环渤海一旦出现海冰,粮食运不出去,大米的价格就会上涨,引发民生焦虑。

粮食就更不要想运了

其次是渔业与海水养殖业。

由于渤海呈近封闭的内海,与外海水体交换较差。在冰情严重时,沿岸海冰往往会将渔船冻在港口内,无法外出作业,不得不进入“休渔期”。而近岸养殖区和滩涂养殖区,更是会被海冰覆盖,令水产品窒息而死。浮冰还会割断养殖缆绳与浮标,致使价值数万的养殖网箱沉入海底,令养殖户损失惨重。

被冰戳个眼

或者隔断悬挂在浮标上的绳子

你的皮皮虾扇贝什么的就都自由了

而渤海内养殖的水产,主要流通方向是上海、浙江、福建等海鲜爱好者的聚居地,一旦出现冰灾又将导致南方水产价格上涨,影响人民生活。

比如冰灾严重的2009/2010年冬季,黄渤海养殖业损失惨重,还引发了南方海鲜价格上涨。

除此之外,海上石油开采业也会密切关注海冰情况。

庞大的海冰在水流的推动下,其推力可达上千吨,其边缘面又极为锋利,无论是钻井平台还是输油管道都会被轻易割开,一时间还难以修复。而大型油轮和海上石油平台一旦被海冰撞损或推倒,造成的溢油事故会严重污染海洋环境。

前车之鉴

比如地处河北黄骅港附近的胜利油田每年都会密切关注海冰动态。每年年底海冰逐渐形成之时,是石油工人最为紧张的时节。前车之鉴是2009/2010年冬季,受海冰影响胜利油田减产油量2914吨,并有10余艘作业船只受海冰影响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

到了春季他们还要再担心一次,此时辽东湾海冰融化,随着水流南下,可能被东风吹至油田附近海域。若是正好有冷空气过境,就会重新冻结在油田海域,影响石油生产运输甚至海上钻井平台的安全。

持续坚持的海冰观测

好在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等原因,我国黄渤海自2009/2010年那次严重的海冰灾害后,再没有出现大的海冰灾害——全球变暖也并非完全是坏事,至少对于沿海运输、养殖、能源开采等行业来说是一个利好。

比如在今年冬季,渤海和黄海北部的冰情已经是10年来最轻的一次。常冰年海冰较重的如山东东营、辽宁鲅鱼圈等海域,今年冰情也明显减轻,各海上行业的检修运输压力大大减轻,南方的能源、粮食、海鲜供给路线也保持通畅。

19年1月中旬渤海与黄海北部海冰分布

可以看出只有辽东湾沿岸

有一点点海冰,其他海岸鲜有

19年1月22日

山东东营附近海域海冰

厚度达到10多厘米

而担忧海冰灾情的环渤海各行业,每年最关注的便是我国自然资源部北海局的海冰监测预警信息。

北海局每年冬季都会组织渤黄海的海冰调查工作,通过海冰样品采集、水文数据收集等工作来形成海冰预警报信息,为海冰影响地区做出应对策略提供决策依据。而隶属于北海局的自然资源部北海预报中心,则作为国家设在北海区全面履行海洋观测预报和海洋灾害预警报的区域中心,是海冰观测的主力军。

雷达监控

老实说我们没看懂

其实我国在建国之前,几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海冰观测。新中国的海冰观测开始于1958年全国海洋普查,次年开始在渤海、黄海北部沿岸的海洋站全面展开海冰冰情观测工作。当时的海冰观测技术非常有限,往往只能通过肉眼观察和凿冰测量的原始方法监控海冰,条件十分艰苦。

加上工作环境

艰苦X2

随着科技的发展,海冰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也在逐步改进。北海预报中心目前可以通过VAST卫星通信传输系统和北海区海洋监测站实时资料通讯系统,获取全球的海洋水文气象资料,与渤海黄海沿岸及海洋浮标监测资料比对校准,并通过网络共享全国沿海海洋环境监测资料。

今天有了车载雷达与无人机观测海冰

无人机航拍的海冰

对于情况复杂或对于生产特别重要的海域,还会有专人出海进行厚度测量,力求为渤海及黄海北部进行海上作业的各行业提供海冰监测及预警报服务。

无论你身处中国南北何处,当你享受着电力/集中供暖,吃着美味的海鲜,享受冬日里的小确幸时,不要忘了仍然有40余名北海预报中心的职工坚守在大风刺骨的海边监测冰面,为中国的南北海上调度保驾护航。

作者:今夕

制图:孙绿 / 校稿:猫斯图 / 编辑:酸奶泡

本文由

自然资源部北海预报中心提供协助

中心海冰首席预报员黎舸陪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