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禾日当午”千古流传,作者为官时却视百姓为秕糠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可谓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作者李绅是白居易的好朋友,他自幼好学,二十七岁中进士,被皇帝招为翰林学士。从仕时从基层县令干起,最后官至宰相。如果说通过这首诗,大家就认定作者一定会是位爱民如子的好官,那可就大错特错了。不要以为某人在某些时间某种情形下说过某些话,就可以判断他的品性,这是个无常世界,性情尚且可以改变,何况只是一句话?有时候仅仅是说说而已。

让我们先来看看《悯农》的来历吧。一年夏天,李绅回故乡亳州探亲。偶遇路过的同榜进士浙东节度使李逢吉。李绅自然要尽地主之谊,款待李逢吉,两人把酒言欢,吟诗作对。还不够尽兴,又一起携手郊游,漫步于田园之间,亲近大自然,寻找创作灵感。两人登上高台,李绅看到田野里的农夫,在火热的阳光下锄地,不禁感慨,于是一首流传千年的绝句应口而出: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李逢吉听了赞叹不已,喝人家的酒吃人家的菜,听人家吟诗当然要翘起大拇指赞一个嘛。李绅仰天长叹了一口气,接着又吟道: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李逢吉一听,心中打起了坏主意,他对李绅说:“老兄能否将刚才吟的两首诗抄下来赠我,也不枉我二人同游一场。”

李绅:“为兄听过,自然记得!若一定落笔,不如另写一首相赠。”言毕,李绅又提笔写下一首:

垄上扶犁儿,手种腹长饥。

窗下织梭女,手织身无衣。

我愿燕赵姝,化为嫫女姿。

一笑不值钱,自然家国肥。

这便是李绅的第三首《悯农》了,前两首一千多年来为大家所熟悉,这第三首则罕为人知了。

第二天,李逢吉便辞别李绅,离亳进京了。原来这个李逢吉是个笑里藏刀的角色,他认为李绅的《悯农》三首,后两首有讥讽朝廷之意。便打主意进京告李绅御状,拿他作垫脚石,以便自己步步高升。李逢吉回到朝中,立即向皇上进谗,说李绅写反诗发泄私愤。武宗皇帝看了李绅的第三首《悯农》,便召李绅上殿,拿出那首诗来对李绅说:“久居高堂,忘却民情,朕之过也,亏卿提醒。今朕封你尚书右仆射,以便共商朝事,治国安民。”李逢吉诬陷不成,反而使李绅被委以重任。

我们来看看李绅的品行。《云溪友议》中记载,李绅发迹之前,经常到一个叫李元将的人家中作客,每次见到李元将都称呼“叔叔”。李绅发迹之后,李元将因为要巴结他,主动降低辈分。先是在李绅面前称自己为“弟”,李绅不甩他。后来又自称为“侄”,李绅也不高兴,直到李元将称自己为“孙子”,李绅才勉强接受。

有一个姓崔的巡官,和李绅是同科进士,有一次特地来拜访李绅,刚在旅馆住下,家仆与一个市民发生争斗。李绅得知是崔巡官的仆人,竟将那仆人和市民都砍了头!可谓是滥杀无辜!李绅还下令把崔巡官抓来,责怪他不来拜见。崔巡官连忙叩头谢罪,可李绅还是把他绑起来,重责二十杖。崔巡官被送到秣陵时,吓得面如死灰,甚至不敢大哭一声。当时人们议论纷纷:“李绅的族叔反过来做了他的孙子,李绅的友人成了被他流放的囚犯。”

由于李绅为官酷暴,当地百姓常常担惊受怕,很多人甚至渡过长江、淮河外出逃难,下属向他报告说本地百姓逃走了不少。李绅道:“你见过用手捧麦子吗?饱满的颗粒总是在下面,那些秕糠随风而去,这事不必报来。”

本文来自知历史工作室原创作者/不文

知历史工作室原创作品 未经许可 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