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大户人家难免三妻四妾,娶妻看重家世,那么纳妾呢?

古人纳妾其实是为了繁衍后代,并不像娶妻那么隆重,考虑门当户对,纳妾主要看面相和身体条件,符合这个条件就可以,一般是出身比较低的女子。

婚姻大事,这是中国人的智慧,好的婚姻能够让家庭和睦,所以古代讲究门当户对,其实真正的原因是两个,一个是强强联合,另一个是价值观的问题,毕竟灰姑娘和青蛙王子都是在神话故事里面才能出现,所以现实的婚姻都是离不开门当户对的,当然这些是对娶妻的要求,但是对于纳妾,其实虽然对男人的社会地位有相应的要求,但是也不是无限制的,古代的等级制度是非常明显的,包括住宅方面也是如此,这些直接影响纳妾的数量。

?古人娶妻的目的比较简单,首先是门当户对,然后女方是要贤惠(三从四德),长相要有福相(面如满月),身体要好(好女一身膘),总结起来就是家庭条件要好,身体要好,两家结合既能强强联手,又要能生育后代(身体好有益于生育),然后妻子的目标也是很简单,除了相夫教子,就是持家,将来管理家庭一切,我们有一句古语“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其实这个时候就是一个管理家庭内务的人。

男人纳妾需要一定的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原因并不是大家想的那样简单,一般是在妻子没有生育或者没有男孩子的前提下,才会纳入计划的,我们都看过《神医喜来乐》,喜来乐的老婆无法生育,所以他才动纳妾的心思,否则他根本就不敢想。这在古代也是非常有约束的,只有当妻子没有生育男孩(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时,一般由妻子主动提出来,古代的婚姻还是以传宗接代,繁衍后代为目标的,但是从来不从男人身上找问题,一般会把不能生育的责任归咎为妻子的身上,所以才会主动为丈夫纳妾,一方面显得自己是比较贤惠和淑女,并不贪图夫妻之间的欢愉,鼓励丈夫纳妾,目的是为家庭添丁。

古代不像现在讲究优生优育,而且讲究广种薄收,其实就是希望家族壮大,目的是人丁兴旺,所以才会根据不同的社会地位,可以纳不同数量妾的指标,而皇帝是优先级最高的,所以才会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的说法,就是希望皇帝家族人丁兴旺,次之就是王公大臣、豪绅依次,至于普通百姓,生下来的孩子能干活就行。

纳妾一般不会挑出身,只要身体和长相符合条件就可以,聪明的妻子会从自己的娘家为丈夫寻找合适的目标,这样不适于闹出矛盾,而妻子主动为丈夫纳妾,也会被当作贤惠的美德,是为家族的人丁考虑的,是大度的一种体现,这也从一个侧面解释了,古代男人有了三妻四妾,还外出寻欢的一个原因,有些并不是自己选择的,也可以说,古代的婚姻更像是以交易和生育为基础,而不是以爱情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