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降温、冷冬要来了?NOAA:2021年双拉尼娜来袭

随着今年下半年目前最强冷空气的来袭,我国多地气温骤降,让人感受到了来自冬天的寒意。今年夏天,全球气温多地又创新高,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在经历炎热之夏后,今年的冬天又会怎样呢?

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今年冬天很可能又会再次出现拉尼娜现象,概率预计可达87%,这是连续第二个冬天出现拉尼娜现象。事实上,2020年的拉尼娜一直持续到2021年,所以2021年将会出现双拉尼娜现象。那么,这是否预示着今年寒冬的到来呢?

当赤道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出现异常升温时,将会出现厄尔尼诺现象。与之相反的是,当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出现异常降温时,将会出现拉尼娜现象。太平洋海水出现反常温度波动的原因是什么?

太平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海洋,其面积占到了整个地表的三分之一,以及整个水面的近一半,广袤的太平洋深刻地影响着地球气候。在太平洋赤道上空,存在一股沃克环流的大气环流,这对不同区域的太平洋海水的温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当沃克环流变弱或者逆转时,西太平洋的温暖海水会被吹到东太平洋,从而让东太平洋海水温度变得异常高,这就是厄尔尼诺现象。此时,东南亚等地会出现严重干旱,而暴雨都会转移到太平洋的另一侧南美洲西岸。

当沃克环流增强时,太平洋温暖的海水会从东侧转到西侧,从而让东太平洋海水温度变得异常低,这就是厄尔尼诺现象。由于水汽主要聚集到西太平洋,热带气旋更容易形成,而此时的南美洲西岸则会缺水干旱。

2020年8月,拉尼娜开始发展,一直到今年4月结束。NOAA气象预报中心最近报告,2021年的第二次拉尼娜已经开始发展,太平洋中东部海水温度不断降低,预计在12月份将很有可能出现拉尼娜现象,并且这种情况将会持续到明年2月。

从过往的经验来看,拉尼娜一般会导致我国北方在夏季降雨增多,并导致南方在冬季变得更冷。2008年年初,2008年3月,拉尼娜导致东南亚海面温度下降2 ℃,多地出现严重的冰雪冻雨灾害。

虽然拉尼娜不会百分百导致我国出现冷冬,但今年的双拉尼娜肯定会影响到我国的冬季,使天气变得更加不确定。即便出现冬季气温偏高的情况,也要谨防双拉尼娜可能在某些天带来的极端低温。

拉尼娜的影响范围很广,全球一半的区域会被波及到,很多地方会出现异常的气候现象。拉尼娜的出现确实会让地球降温,但这只是暂时性的,全球变暖的趋势并不会因此改变,这与人类有关。

根据《环境研究快报》(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刊载的一篇新论文[1],科学家分析了自2012年以来8.8万多篇有关气候的研究论文,结果表明,超过99.9%的科学研究都认为人类引发了全球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产生了大量的温室气体,主要包括二氧化碳和甲烷。尤其是二氧化碳,它们目前在大气中的浓度是有人类记录以来的最高值,甚至是过去400万年来的最高值(地质证据)。

浓度不断升高的二氧化碳,让地球产生更强的温室效应,更多的热量会被困在地表,无法散失到太空中,从而造成全球气温持续升高。NOAA表示,今年7月是人类有记录以来最热的月份,多地气温超越历史最高值。

全球变暖带来的影响非常深远,拉尼娜变得更加频繁与之有关。全球气温升高,加速南北两极的冰川融化,大量冰水进入全球海洋中,将更容易引发拉尼娜事件,结果导致气候变得更加异常。

参考文献

[1] Mark Lynas, Benjamin Z Houlton, Simon Perry, Greater than 99% consensus on human caused climate change in the peer-reviewed scientific literature, 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 2021, 16, 114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