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在武侠小说或者电视剧里,一旦有哪个角色念叨“佛门本是清净地”、“出家人当以慈悲为怀”这两句台词的时候。和尚/大师/方丈就准备好放无双技割草了。而且这个场面通常发生在少林寺里,并以明代为基本时代背景。那么,明代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让少林寺突然从普通寺院上升到武学圣地了呢?
在谈及少林和尚们如何武德充沛、扬威海内之前,有必要提一下时代背景。虽然很多人都说少林僧兵源自唐代,但其实少林僧兵真正能打是明代的事情。而在明初到正统年间,给大明皇帝当兵打仗主要是军户的事情,而军户并不是很体面的身份。因为一旦入了军籍,那就是世世代代当兵,不是当兵打仗,而是当兵种田。
和普通的粮户还不一样,在大明朝当种田的兵,权利那是半点没有,义务就有多没有少,处于一种“减死罪一等”的“军奴”地位。想消军籍?“户有军籍,必仕至兵部尚书始得除”。而军户的逃亡问题从朱元璋的时代就有。仅洪武初年,军士逃亡己达到四万七千九百余人。可以说,卫所制的消亡是注定的。
于是,根据《续文献通考》卷一三二记载,“正统九年十月,榜谕边境,有愿奋勇效力剿贼立功者,许赴官自陈”。这是大明有据可查的第一次募兵记录。募来的兵和卫所兵大不相同。募兵有挑选的余地,完全有条件选择青壮年,而且没有卫所军携带家口的拖累,更适合于机动作战。他们战时可以迅速集聚,战后可以随意裁减。对大明的普通人来说,去当募兵也没有成为军户的忧扰。天顺元年,诏兵部“近边人民不分军民舍余人等,有愿效力者许其自报……本户免征粮石,仍除一丁供给负其杂役。如有事故,不许勾补。军还为军、民还为民。有功者一体升赏。”也就在这个时候,少林和尚们建功立业的机会来了。
现存的少林寺塔林中有一明正德年间的“友公三奇和尚塔”。记载了“友公三奇”和尚,作为少林僧兵被“蒙钦取宣调”,协助镇守山陕等地的边防。正统初,明政府特令山西、河南班军守偏头、大同、宣府塞,不得代,后来又改为每年的三月初换班。友公三奇和尚率领的这支僧兵可能就是在此时,随河南的“班军”戍守山陕边防的。后因战功卓著,三奇和尚被御封为都提调总兵。此后,云南十八寨少数民族上层贵族叛乱,三奇和尚又统兵远征云南,平定了少数族的叛乱。据史载,正德十六年二月己亥,巡抚云南副都御史何孟春讨平弥勒州苗。三奇和尚因战功卓著,被御封都提调总兵统云南烈兵,并敕名“天下对手,教会武僧”。
到嘉靖年间,倭寇登场了。这还是明代东南沿海卫所崩溃的锅,大明官兵搞不定沿海的倭寇,明庭只好征召各地的特色兵种救急,如广西地区的狼兵,河南开封的“衙役兵”,河南嵩溪诸县的毛葫芦兵,“走长山,习短槊”;河南卢氏、永宁、灵宝一带的矿兵,称“角脑”,又称“打手”,山东的“长竿手”,徐州的“箭手”,自然也少不了本文的猪脚,少林的僧兵。目前发现有详细记录可互相验证的僧兵参战记录有六次,分别是杭州、白沙滩、翁家港、叶谢镇、六里桥、马家洪以及巢门之战。
杭州之战:嘉靖三十二年,倭寇进犯杭州。当时杭州城门紧闭,三司带领僧兵四十多人进行抵御,“大破倭寇”。天真、天池是这支僧兵队伍的将领。这是僧兵参加抗倭的第一次战役,也是僧兵抗倭的第一次胜仗。
翁家港之战:嘉靖三十二年六月,僧兵被派遣作为抗倭的前哨,当时倭寇已经杀死明军近 70 人。到了十二日,僧兵与倭寇在翁家巷狭路相逢。当时已经快到晚上了,首领天员和尚仍然坚持出战,带领僧兵 25 骑充当前哨,其他人紧随其后。他发现有两个倭贼登屋瞭望,知道他们已有埋伏,便立刻冲到前面将其堵杀。倭寇不得不改变策略,试图通过财物对僧兵进行诱惑。天员发出命令,如果胆敢抢倭寇的财物而误了战事者必须斩首。
倭寇的计策又一次落空。月空、无极和尚排出了长蛇阵:两人手持长枪,然后是铁棍砍刀相间,再加上弓弩火器参错。倭贼看到了僧兵如此布阵,知道无法进行设伏,只能散去。天员指挥骑兵向左右两边闪开,引诱倭寇进入。无极和尚摧阵,通过手中的长枪奋勇杀敌。而且僧兵以靛青涂面,用红布蒙头,倭寇见了以为是神兵,吓得魂飞魄散。
倭寇试图冲出重围,骑兵放开一边将倭寇逼入王氏屋中。僧兵采取火攻的办法对付倭寇。倭寇只能穿壁而逃,一半的倭寇陷入靛坑中,被长枪手消灭。此时天色已晚,僧兵无法再战,才收兵而归。倭寇大败,只剩下二十余人向老营逃窜。僧兵大胜而归。韩都司等官员都到营地来祝贺,并以银牌祝贺。
白沙滩之战:倭寇经历了翁家港战败之后,向嘉兴的白沙滩逃去,僧兵紧随其后,与适汤总兵共同消灭倭寇将近五十人。此时从翁家港逃出的倭寇以及老营的倭寇都被消灭。二十一日,天员又带来僧兵在八团等地方搜逻了一天。韩都司发现僧兵数量比较少,经常在阵后半里处派兵增援,因此只有了心、彻堂、一峰、真元四名僧兵牺牲。
叶谢镇、马家浜之战:嘉靖三十三年正月,倭寇首领萧显在崇明县南沙出现,7 艘巨船驶入吴淞江。崇明的水兵与倭寇在黄浦中激战,被倭寇打败。萧显便趁机进攻东门。然而海防佥事童邦政和署县事常州通判刘本学亲自督战,指挥神枪手杀伤倭寇,倭寇一时无法破城而入。二月,倭寇解围而去,会兵备佥事任公环带领300民兵和 80僧兵前来支援。
黄浦共有倭寇的船只一百多艘,从吴淞江往南行的船只也非常多。任公环带领民兵和僧比在叶谢镇、马家浜与倭寇激战,杀敌无数。由于援兵没有及时到来,大有、西堂、天移以及古峰等 21 人阵亡。任公环休整之后再次出战,追击倭寇到五里桥、习家坟,都取得了胜利,倭寇闻风丧胆。
六里桥之战:嘉靖三十四年正月,倭寇占领了浙江崇德县,抢夺了五百多艘民船,经过南浔、杨堰到达平望六里桥。任公环率领沙兵埋伏准备击之,但是由于僧兵泄露了情报,战事不利。任公环命令知县杨芷以及举人周大章分别带领水兵,在桥之东西荡中设伏。等到倭寇一到水兵亟击之,但是由于僧兵过早出现,导致有 15名水兵被斩,被飞炮击死者有二十多人。
巢门之战:巢门是指建有望楼的城门。嘉靖三十四年十月,提督诸公与浙、直诸路兵联合起来准备剿灭陶宅的倭寇。僧兵作为前哨先到巢门,轮棍与倭寇激战,击毙不少倭寇。倭寇便穿上明军的服装以及手持明军的器械假扮明军,忽然绕到明军的后面,鼓噪混杀。僧兵蒙住鼓里,使得很多人被杀。最后胜负不知。
上面说的是僧人直接参加战斗的情况。在明代军队中,佛教的影响力之大和僧人的参与有莫大关系。相比直接参加军队的僧兵,僧人对军队的影响力更多地体现在参与明军的军事训练上。如《明史·史记言传》记载:陕当贼冲,记言出私财募士,聘少室(少林)僧训练之。八年冬十月,流贼犯陕,记言御之,斩数十级,生擒二十余人。
可见,通过少林武僧的训练,明军的战斗力大为提高。鉴于此,“阁部杨嗣昌提清,奉旨征讨山西、湖广、河南等处地方,提取少林寺武僧守备道宗、道法、庆盘、庆余、同贺、铱清等人随军”。这些少林武僧一边随军作战,一边教授明军武艺。在少林寺塔林中,有两块关于充当武术教师的塔铭,一块是嘉靖四十三年二月建立的“救赐祖庭大少林禅寺庄严圆寂亲教师就公天竺和尚之塔”的塔铭;一块是万历四十七年三月建立的“救赐少林禅寺授教师武功本乐和尚享受四十一之塔”的塔铭。两个和尚塔铭上均有明政府授予的“教师”头衔,极有可能是为明政府训练军队或到各地训练地方武装的少林武僧。
正是由于少林僧兵的这些活动,才使得少林武术不断的融合、发展、提高,少林寺也才真正以武显名。
参考资料
《明史》卷91兵志三,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235页
《明史》卷16武宗纪,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12页
《明史》卷191何孟春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5065页
陈宝良《明代的民兵与乡兵》,《中国史研究》,1994年第1期
清·傅维鳞:《明书》卷72戎马志三,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1450页
《明史》兵志之四
《明清时期少林武术活动的历史流变》《体育文化导刊》,2004年第1期
周伟良.中国武术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范忠义,仝晰纲.明代倭寇史略.北京:中华书局,2004.
纪红建.明朝抗倭二百年.北京:华文出版社,2006.
沈廷芳.福建通志.乾隆三十三年刊本.
范忠义.戚继光传.北京:中华书局,2003.
俞大猷.正气堂全集.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
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45平河北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纪事本末类,第364
册,第567页
清·汪价:《中州杂俎》卷12,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地理类,第249册,第376页
清·张廷玉:《明史》卷292《史记言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489页
唐豪:《行健斋随笔》,摘自康熙十六年焦钦宠《凝然改公禅师碑》,《少林寺资料集》,第24页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灵吸怪,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