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军入关后,“天下第一雄关”居庸关军事地位为何衰落?

居庸关,别名蓟门关,是京北长城沿线上的著名古关城,被誉为“天下第一雄关”,同时也是“天下九塞”之一。居庸关所在峡谷属太行余脉军都山地,西山夹峙,下有巨涧,悬崖峭壁,地形地势极为险要,是历朝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居庸关得名,始自秦代,“居庸”即“徙居庸徒”之意,指秦始皇修筑长城时,将囚犯、士卒和强征来的民夫徙居于此。

从春秋战国时代起,一直到明朝,居庸关都是边防军事重地。不过居庸关后来毁于兵燹战火,现存关城始建于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是大将军徐达为抵御蒙古瓦剌部而重新修建的。

居庸关是明朝时期拱卫京师的卫所,因此关城修得十分坚固,并派有重兵把守。

为充分发挥居庸关的天险优势,居庸关上雉堞垛口和敌台参差错落,望洞射口与藏兵洞互成犄角,并且与八达岭上的烽火台连为一体、遥相呼应。

那时候,居庸关与紫荆关、倒马关、固关并称“明朝京西四大名关”。其中,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又称“内三关”。由此可见,居庸关的军事地位确实非同一般,怪不得被誉为“天下第一雄关”。

1636年,清军经延庆入居庸关,杀入昌平,焚毁了明熹宗的德陵。这是清军第一次攻破居庸关,应该也是唯一一次。8年后(1644年),清军在摄政王多尔衮的带领下大举南犯,正当他们打算绕过山海关时,吴三桂开关投降。于是清军由山海关入关,明朝灭亡。

明朝灭亡后,关内、关外都成了大清的天下,“天下第一雄关”居庸关的军事也因此地位一落千丈。

自从居庸关失去了原有的战略意义之后,清廷就只派了五十个旗兵在居庸关缉匪防盗,由一个佐领管辖。至此,昔日的“天下第一雄关”正式走向没落。

清末以后,居庸关关城建筑逐渐荒废。不过,雄伟的关城及众多的历史遗迹仍然为人们了解中国古代军事文化敞开了一个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