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来袭,但猪肉我们还是可以放心吃滴!

近期,非洲猪瘟在中国迅速蔓延。从8月3日中国首例非洲猪瘟在沈阳被确诊至今,这一对猪而言致死率可高达100%的瘟疫已由中国的北端来到了东南沿海,短时间内全国各地先后发生疫情,让人们谈“猪”色变。

到底什么是非洲猪瘟?它是如何传播到中国的?会传播给人吗?知力君今天就带大家来看看!

致死率近100%的杀手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感染家猪和野猪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传染性、广泛出血性猪病毒病,死亡率可高达100%。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中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是中国重点防范的外来动物疫病之一。

非洲钝缘蜱属(Ornitho-doros)的软蜱是非洲猪瘟病毒的自然宿主和传播媒介。非洲猪瘟的潜伏期一般为3~19天,急性型一般为3~4天,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法典规定的潜伏期为15天。根据毒力和临床表现差异,可将非洲猪瘟分为最急性型(强毒株)、急性型(强毒株)、亚急性型(中等毒力毒株)和慢性型(弱毒株)。最急性型常无临床症状,突然死亡,死亡率高达100%;急性型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100%,表现为高热(可达42℃)、沉郁、厌食,耳、四肢、腹部等处的皮肤发绀,内脏广泛性出血,其中脾脏肿大出血是非洲猪瘟的重要鉴别特征;亚急性型和慢性型较急性型病情轻,病死率低,病程可持续数周至数月,可见血清学转阳。

研究显示,非洲猪瘟病毒在感染猪的污染物中可存活1个月;在腐败的血液或冷鲜肉中可存活近4个月;在冷藏的猪血液中可存活18个月;在冰冻猪肉或肉制品中可以存活数年至数十年;在未熟的肉品、腌肉、泔水中可长时间存活。但若在70℃时加热至少30分钟,病毒可被悉数杀死。

                                                           非洲猪瘟病毒3D插图

全球60多个国家发生过猪瘟疫情

1921年肯尼亚首次报道了非洲猪瘟疫情,随后该病流行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据报道,非洲猪瘟病毒早已在东非和南非的疣猪和非洲钝缘软蜱中存在了多个世纪。

经历了20世纪50—80年代从非洲大陆到欧洲和美国的几段长距离传播之后,近30年以来,除了意大利的撒丁岛,非洲猪瘟被局限于非洲地区。直到2007年,非洲猪瘟从非洲老疫区传播至东欧的格鲁吉亚,随后迅速蔓延至整个高加索地区和俄罗斯联邦等地。

该病于2012年传入乌克兰,2013年传入白俄罗斯,2014年传入波兰、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2016年传入摩尔多瓦,2017年传入捷克和罗马尼亚,2018年8月传入中国和比利时。截止到目前,全球近60个国家发生过非洲猪瘟疫情。

                                                         死于非洲猪瘟病毒的野猪

非洲猪瘟是怎么传播的?

非洲猪瘟的宿主和传播媒介涉及家猪、各种野猪和部分软蜱,在其间保持着复杂的循环。在非洲,软蜱感染非洲猪瘟病毒后通过叮咬传染给野猪,未感染非洲猪瘟病毒的软蜱通过叮咬感染的野猪获得病毒,然后通过叮咬再感染其他野猪,形成“野猪-软蜱-野猪”循环(森林循环)。

另外,还存在“家猪-家猪”和“野猪-野猪”循环。南非野猪和家猪之间杂交、家猪误食带毒的野猪肉、家猪与野猪共存区域通过蜱传播给家猪都可能为非洲猪瘟病毒的传播提供机会。非洲猪瘟病毒一旦传入家猪,感染猪的排泄物、分泌物、血液、组织等均含有病毒,从而成为危险的传染源。非洲猪瘟病毒可通过直接接触感染猪尸体、污染物、肉制品在地区甚至国际范围内传播。

猪肉还能放心吃吗?

中国人吃的肉类中60%以上都是猪肉,可以说,猪肉是中国人餐桌肉类的首选,在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今,非洲猪瘟蔓延,我们还能放心吃猪肉吗?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非洲猪瘟不是人畜共患病,不会传染人,也不传染除家猪、野猪外的其他动物。但病毒若在中国定殖,将会严重威胁中国生猪产业发展。因此,非洲猪瘟的防控和根除将是一场艰苦的持久战,但相信我们一定能打赢对抗非洲猪瘟的这场战争。


细心的小伙伴肯定已经发现了,在我们买猪肉时,经常看见一些章印,那这些章印分别代表什么含义呢?

X形状的盖章:说明该猪肉是被禁止出售和食用的,表明该猪肉是问题猪肉。

三角形章:说明该肉必须在规定时间内进行高温处理才能出售,也不能直接出售。

长方形章:说明该肉不能直接出售和食用,必须炼成油后才能食用。

椭圆形章:说明该肉不能食用,只能作为提炼工业用油使用。

圆形章:放心肉,盖章上面会有屠宰场、序号、年、月、日等信息,是经过兽医部门检测合格的猪肉。

文字整理/知力记者

(整理自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发表的非洲猪瘟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