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开发”出的大脑境界

王国维说,古之成大事者,必经三种境界: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殊不知,饮酒也有境界之分,若得其要,也不失为美谈一件。

酒后百态缘何故

不同之人在饮酒之后会有不同的反应,有些人喝得脸红脖子粗,扯着嗓子开始骂街;有些人安安静静,窝到墙角不声不响地睡觉;有些人嘿嘿傻乐,眼神发直;有些人胡言乱语,到处认爹。每个人对酒精的反应不尽相同,除开个人体质不谈,这大多是由于人体血液中的酒精浓度不同造成的。当人体吸收酒精后,酒精会自动融入血液之中,这时人体血液中酒精浓度(blood alcohol concentration,简称“BAC”)就会升高,而血液中酒精含量正是酒后百态的真正原因。了解这些原理之后,就让我们一起领略一下饮酒者的不同境界吧!

BAC=0.1%——但凭杯酒长精神

血液中酒精浓度约为0.1%的时候,人们会感觉幸福愉悦。这时他们往往会比平时更加自信和有胆量,看起来更是精神百倍。可以说“但凭杯酒长精神”是对此状态最好的描述。

古时诗人几乎个个饮酒,李太白更是个中翘楚。“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街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在古代,斗是一种专门用来盛酒的容器,按照当时的公制计算,一斗酒大概是三斤多重。有人不解,喝三斤怎么还能做诗?一般人早就晕过去了,难道李白的体质真的异于常人,千杯不醉?

其实不尽然,在唐朝时,由于工艺和技术的限制,酒中的酒精含量非常之低,三斤多的白酒放到现在也就是两瓶啤酒的量。啤酒中的酒精浓度本就很低,再经过身体中的水分稀释,待到人体吸收之后,血液中的酒精浓度顶多也就有个0.1%上下。这种微熏的状态恰恰帮助能够帮助诗人们找到灵感,成就了许多不朽名篇。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喝到这种程度的人,注意力会有所下降,判断力也不如以往。就像李白,若在清醒时大概也不会做出“天子呼来不上船”的举动,这可算是大不敬之罪,若是皇帝一个不高兴,李太白也就性命不保了。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喝这么多酒的人已经属于酒驾了,最好不要酒后开车了。

BAC=0.2%——一盏能销万古愁

如果酒喝得更多些,当血液里的酒精浓度达到0.2%左右时,人们就会进入兴奋状态。在这一阶段,人们会变得昏昏欲睡,理解力和记忆力都有所下降,身体反应迟钝,视力模糊,丧失平衡感,同时五感开始退化。辛弃疾在词中中写道“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喝醉之后,昏昏欲睡,分不清现实与梦境,所以才做梦梦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沙场大点兵的场景。

这时人们对身边的发生的事情反应开始迟钝,比如倒酒时不知停止,等酒溢了一地,倒干酒壶才后知后觉。在这一阶段,人们的记忆力会大幅度下降,即使是刚刚发生的事也会马上忘掉,这也正是很多人在酒醒后,完全回忆不起前一晚做了些什么的原因。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喝到这种程度的人,已经属于醉驾了,这时开车几乎必出交通事故。

曹操在短歌行中说“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正是因为喝酒之后人会短暂地失去记忆,忘掉不愉快的事情,甚至在酒醉中梦到自己长久的渴求恍然成真,才使得无数的失意者前赴酒林,只愿一盏能销万古愁。

BAC=0.3%——浊酒三杯豪气发

当血液中的酒精含量达到0.3%左右的时候,人就进入了“混乱”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们可能都不知道自己在哪里,在干什么;这时人的感情会被放大,无论是攻击性、孤独感还是激烈的爱情都会超出正常的范围。而且人的痛觉神经会开始麻痹,不再像普通人一样能敏锐地感知疼痛。

对于经典小说《水浒传》中武松打虎的情节,我们都是耳熟能详。景阳岗下的小酒馆里,贴着三碗不过岗的标志,店家解释这是因为自家酿的酒浓度高,容易醉人。武松偏偏不信这个邪,前前后后总共在店里喝了十八碗白酒,晃晃悠悠就上了景阳岗。无巧不成书,武松真就遇上了那吃人为害的白额吊睛大虫。仗着酒劲,武松三下五除二就把老虎打死了,也算是为民除了一害。

我们得承认,武松本人武艺高强,因此面对老虎时才有一拼之力,这要换成武大郎或者西门庆,喝再多的酒也就是上去给老虎加个餐。像武松这样连喝十八碗烈酒,其血液内的酒精含量必然相当之高了。酒精淡化了他的恐惧,降低了他对疼痛的知觉,让他能够放手一搏,可以说是武松战胜老虎的一大助力。

所谓酒壮怂人胆,大概说得就是这一状态,喝得多了感觉也就迟钝了,不知道害怕不知道疼痛,因此在不知不觉之间就做到了平时做不到的事情,但是在酒劲过后,这些伤害却会如实地反应在人们身上,正如水浒原著中所说,武松打虎完后,酒也醒得差不多了,于是发觉自己“使尽了气力,手脚都酥软了,动弹不得。”浊酒三杯豪气发,酒喝至此,已只剩下最后一点清醒了。

BAC=0.35%——但愿长醉不复醒

如果人体血液内酒精含量超过0.35%,那就十分危险了。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几乎丧失了行动能力,开始呕吐和间歇性地失去意识,严重者心速减缓,血压和体温下降,呼吸变得轻浅而缓慢,甚至会在昏迷中死去。李白说,“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或许诗仙想表达的是豁达出世的心态,然而现实之中,饮酒过量的结果却是真正地致人死亡,尤其人体血液内酒精含量超过0.5%时,人几乎是必死无疑。

酒精在大脑中如何扩散?

血液内的酒精浓度差异之所以会对人体产生不同的作用,其根源酒精对大脑的影响类似于一个逐步解锁的过程。当BAC非常低时,酒精只会对大脑皮层产生影响,随着BAC的逐渐增加,酒精所能影响的大脑部位也开始增加,大脑胼胝体、小脑、下丘脑和脑垂体、以至最后的脑干,由于这些脑组织功能不同——有的负责记忆、有的负责平衡、有的负责视力……所以当随着BAC的增加,这些功能也逐个受到影响,从而导致了不同的酒后反应。

在这里还要提上一句,上文里提到的数据大多是以男性为基础得出的。女性和男性在身体结构上有着天然的差异,在体重相同、体型也大致相等的情况下,男性体内的肌肉远较女性要多,而女性体内的脂肪含量则要高于男性。肌肉组织比脂肪含有更多的水分,而水分可以起到稀释酒精的作用,这使得女性在饮酒之后,其血液中的酒精含量要较男性更高,而且酒后反应比男性更加迅速,因此女性饮酒应更加注意酌量饮用。

饮酒一事,境界颇多,我们自己需要掌握好饮酒的“度”,所谓过犹不及,如果一个不小心,直接喝到了“长醉不复醒”的境界,那么真会让人追悔莫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