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里的种种潜规则

古典名著《西游记》描写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神话故事,写的虽然是神话,但折射的仍然是作者吴承恩所处时代的社会现实,在令人眼花缭乱的神魔大战背后,吴承恩着力表现出了“神魔皆有人情,鬼魅亦通世故”。其实,吴承恩所表达的当时社会的“人情世故”,也正是中国几千年来一直流行的潜规则。这些潜规则在当代社会仍然盛行于世。

绝不强出头

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时候,玉帝派出十万天兵天将捉拿悟空。然而众将领和各路神仙却奈何不了悟空,这是为什么呢?说天兵天将和诸位神仙法力不够是站不住脚的,因为五百年后西天取经时,这些神仙中随便一个坐骑、小童下到凡间都能让悟空吃尽苦头。二十八星宿中随便拉出个奎木狼(来到凡间变成了黄袍怪)就能和悟空打成平手;金角大王、银角大王偷了太上老君的腰带、葫芦就能让悟空毫无招架之功;黄眉大王仅用弥勒佛的金钹儿就让悟空动弹不得。由此看来,悟空当年大闹天宫时,这些人捉住悟空可谓是不费吹灰之力,但事实却恰好相反,他们奋力合围孙悟空,却被孙悟空打了个稀里哗啦。

这一结果很奇怪,不过,分析其中原因就会发现,当时那些天兵天将并没有尽力。他们不尽力的原因也很容易理解,这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我们可以设想一下,某位天神奋不顾身地与悟空交战,无非有两种结果:一种结果是他成功捉拿悟空,得到玉帝的赏赐。从过去玉帝给他的外甥二郎神的赏赐可以看到,这赏赐实在没什么吸引力,仅“金花百朵,御酒百瓶,还丹百粒,异宝明珠,锦绣等件”而已。而且,如果这位神仙识相的话,这些赏赐他不但不能要,而且还要谦虚地说自己无才无德,成绩完全归功于玉帝领导有方、上级辛勤栽培。否则领导会认为他功高震主,还会被同僚嫉妒、攻击。另一种结果是你被悟空打败了,且不说你受伤后能否领到天庭发放的抚恤金,但从结果来看你已经颜面尽失,将来还有何面目和其他神仙喝茶、聊天?

所以,对于这位“冲动”的神仙来说,不论结果如何,都是好处不多,麻烦不少。况且放任悟空继续闹下去,对自己能有什么损失呢?毫无损失。只有当这些天兵天将下凡成了妖怪后,自己单独面对孙悟空进行生死决斗时,妖怪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每个妖怪都给悟空制造了不小的麻烦。

可以说,不为天下先,绝不强出头,几千年来都被中国人奉为处世原则。直到现代,中国人依然坚守这一原则。上世纪90年代,中国学习西方的标杆管理经验,即在企业内部评选出杰出个人,把他作为“标杆”,将其业绩贴在企业显著位置,供全企业的人学习。这一管理方法在西方国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在中国却得不到预想的效果。企业领导发现凡是当年被评为“标杆”的人,第二年的业绩都很不理想,以至于后来大家纷纷恳求领导,千万不要把自己评为“标杆”。这就是中国人际关系的特色,你出风头了,有成就了,脱离人民群众了。这时,人民群众要么把你拉下来,要么就把你赶出这一群体。

所以,做事时表现得过于积极并不能总是给一个人带来好处,除非这个人还具备更重要的身份——

《西游记》里的太子党

众所周知,观音菩萨奉如来的指示,选中唐僧去西天取经,造福大唐子民,这确实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然而,观音菩萨如此神通广大,为什么自己不直接把经书带到东土大唐呢?就算她自己不屑于做这种小事,也完全可以把这件事交给孙悟空去办。悟空一个筋斗云就十万八千里,来回也用不了一顿饭的时间。观音菩萨何必要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把取经的重任交给一个肉眼凡胎、不辨人妖的和尚呢?

这样看问题的人显然是没有理解到如来佛祖的良苦用心。因为取经不是目的,如来佛祖真正的目的是通过取经这个机会重新提拔、重用唐僧。读过《西游记》的人都知道,唐僧本是如来佛祖座下的二弟子金蝉子。按说他的地位已经够高了,但要想再进一步就很困难了。毕竟天上也是一个萝卜顶一个坑,没有多余职位;等上级领导死了接替他的位置也不现实(神仙都很长寿)。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晋升就必须做出特殊贡献,拿出点儿别人没有的业绩。于是,如来佛祖利用金蝉子上课打瞌睡的机会,小题大做,将他贬下凡间。随后,观音菩萨很自然地将取经的重任交给了金蝉子转世的唐僧。

虽然取经的道路很长、很艰辛,但有悟空等几位高徒一路护送,再加上各路菩萨、神仙护着,唐僧终于有惊无险地取回了真经,也如愿重回佛界,而且还升了官,被封为旃檀功德佛。天上的神仙苦苦修炼几千年也未必能成正果,唐僧仅用了14年就完成了从人到佛的蜕变,晋升速度简直比坐火箭还快。

如来佛祖不惜花费大量人力、时间,让唐僧完成这件事情的原因只有一个——他是如来佛祖的二弟子。而他被贬下凡就好比是高层干部到基层锻炼几年,体验一下生活,积累一些政治资本,为将来的升迁打好基础。凡是不了解这一规则或挑战这一规则的人都将面临失败。

在《西游记》里,黄眉大王就败在了这一规则下。黄眉大王本是弥勒佛敲磬的童子,这实在是一份没什么前途的职业,只能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黄眉大王时刻想着自己开创一番事业,于是,他偷走了弥勒佛的金钹儿和人种袋,悄悄来到凡间。他并不像其他妖怪那样以吃唐僧肉长生不老为目的,而是想取唐僧而代之。所以,他之后对悟空说了一句很有豪情的话:“一向久知你往西去,有些手段,故此设象显能,诱你师父进来,要和你打个赌赛。如若斗得过我,饶你师徒,让汝等成个正果;如若不能,将汝等打死,等我去见如来取经,果正中华也。”

然而,黄眉大王毕竟只是弥勒佛身边一个敲磬的,没有任何政治经验。他并不了解想做成一件事,单靠能力是不够的,还要看这个人的出身和血统。不过,比起同样想取代悟空地位的六耳猕猴来说,黄眉大王还算幸运,至少他没被悟空一棍子打死。因为他有一个六耳猕猴不具备的优势——

很重要的后台

《西游记》里出现的妖怪大大小小足有上百个,尽管他们都祸害当地百姓、破坏唐僧师徒的取经大计,但由于出身不同,他们最终的结局也大不相同。根据出身,《西游记》里的妖怪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宠物类。他们是天上各路神仙的玩物或坐骑,趁主人不注意悄悄溜下凡间。这类妖怪的结局如何呢?

狮驼岭的青狮和白象分别是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的坐骑,而且这次已经是青狮第二次下界成妖了,但最终他们还是安然无恙的被两位菩萨带走。独角兕大王本是太上老君的坐骑,趁牛童瞌睡之际偷走太上老君的宝贝来到凡间,不仅捉住唐僧师徒,还公然和天庭作对,收走了哪吒的六件兵器,击败了火德星君率领的众火神和如来的十八罗汉。行为如此恶劣,但最终只是被太上老君骑回去了。

第二类属于关系户。他们往往是神仙的亲属或手下,甚至直接就是天上的神仙下凡。作为完全行为人,对他们的处理就不是直接带回去这么简单了,毕竟害得唐僧师徒多吃了这么多苦,不给个说法是不行的,不过,也就是多了个说法而已。

平顶山的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是帮太上老君看守金炉和银炉的两个童子,悟空多次落入两个妖怪手中,险些丧命。悟空将两人收入宝瓶时,太上老君及时赶到,把他们救了下来,还美其名曰是观音菩萨让两人化成妖怪以考验唐僧取经的决心。宝象国的黄袍怪抢占了宝象国三公主,还把唐僧变成老虎,但因为他是二十八星宿之一,只是被罚去太上老君处烧火,而且还明确规定有功复职。

如果说他们只是下层工作人员、地位一般的话,那么狮驼岭的老三大鹏鸟可就大有来头了,他是如来的亲娘舅。自己的直系亲属犯了事,不得不惊动如来亲自出来打圆场:“既然你师傅没什么损失,就‘一笑泯恩仇’吧。”

相对而言,第三类妖怪的命运就很悲惨了,他们没有后台、没有背景,大都是土生土长的草根类妖怪。这样的妖怪大都难逃厄运。

白骨精是个普通妖怪,纵使她能化作少女、老夫、老翁,但仍没有逃过被打成一堆骷髅的命运。车迟国的虎力大仙、鹿力大仙和羊力大仙纵然在三清观供奉着道教三位尊神,但毕竟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虽然练出点儿小神通,但关键时刻没人出面解围,都被悟空打死了。女儿国的蝎子精不但没有后台,而且之前在雷音寺听法时,如来推了她一下,她就用倒马毒桩扎了如来。如此不识时务的妖怪,也难怪她死后尸体还要被猪八戒捣作一团烂酱。

直到现代社会,《西游记》里讲到的后台问题依然存在。一个年轻人在河北大学撞倒两名女学生后叫嚣“我爸是李刚”,官二代们越来越恣意妄为,无不是这种强硬后台的体现。

几千年来,中国社会发展出了很多潜规则,归根结底,这些潜规则只是涉及到一个问题——关系。几千年前,中国人的祖先选择定居在黄河流域,把农耕作为主要生产方式,这时就注定了中国人安土重迁、注重血脉联系的性格。在中国社会,一个人的关系往往比这个人本身还要重要,一个人只要有足够的关系网,他的生活就不会有太大的障碍;如果他没有什么关系网,他的生活就会很成问题。在这张关系网的指引下,中国社会形成了种种潜规则,几千年的积淀已经让这种生活方式进入了我们的骨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