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当代人的“脆骨”问题

现代生活正在削弱你的骨头

技术的不断进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容易”,更加有效率,也让我们更经常的久坐。所有的这些都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尤其是我们的骨头。

在久坐这一生活方式带来的危险中,骨强度减少是最少被提起的之一,但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种危害,因为有1/3的女性和1/5的男性发生骨质疏松相关的骨折。绝经后雌激素缺乏与骨质疏松的产生之间存在直接的关系。

在当今社会中,我们比以前任何时候坐的都更久。使用交通工具时,用的是电动而非人力的自行车;我们每周的逛超市变成了线上购物并送达舒适的家中,这些都和保持活跃的生活方式天差地别。孩子们尤其缺乏运动——在发育的关键时期,电脑游戏代替了“出去玩耍”,而在这一时期,运动(尤其是跳跃)可以在六个月之内提高骨强度达5.5%。

研究也表明了,所谓的“表观遗传记忆”也许也会遗传给下几代,这意味着我们今天的生活方式可能会影响后代的基因表达。如果久坐这一生活趋势不断继续,人类将处于变得更加脆弱和更加依赖的危险之中,人们会需要更多的医疗服务支持,而目前的医疗服务已经捉襟见肘了。

科学依据

我们的骨骼有着很多的作用:它支撑着我们的身体,为肌肉、肌腱和韧带提供附着点,这样我们才可以移动身体,并且储存着像钙和磷之类的矿物质。然而,当外界的压力和需求消失的时候,我们肌肉会变消瘦,骨头会变得更轻,密度更小,更加没用——这样就增加了骨质疏松和骨折的危险。

例如,一个月卧床休息会导致大约3%腿部致密骨的丢失。在外太空,航空员在典型的120-180天工作任务周期后会失去超过10%的骨强度。这是由于在微重力环境中骨骼缺失负荷。

没有适当的身体活动,骨头会变得脆弱并且更易骨折。

我们最近进行的研究显示,久坐的时间是中年人骨强度减少的一个危险因素。研究表明,退休后运动减少以及长时间坐着是主要因素,因为这样的生活方式消除了对骨的功能性刺激——就像我们让机器人和机器接管我们的工作一样,而那些工作在过去常常需要我们自己去做。

另一方面,当骨骼受到各种力而被施加“负荷”时,它会通过变得更强来应对压力。大量的运动干预研究证明了这一点。早前的研究就有发现,与非运动员人群相比,进行“冲击”运动(如足球,曲棍球和跑步)的运动员的骨强度提高了20-30%左右。

历史的教训

对数千百年前的骨头的分析显示,今天我们的骨骼比我们祖先的脆弱多了,而且这个差别从人类开始耕种食物(家养动植物)时变得更加明显。

在这个时代之前,人类都靠寻觅野外植物和打猎动物为生。他们比他们后代的农民更加活跃,吃更瘦的肉并且更经常地“四处奔波。研究发现,他们的骨量多了大概20%。当农耕时代到来时,腿骨体积变小及其横截面形状的改变也很明显。这反映了由于人们做不同类型活动而导致的骨骼所承受负荷的变化。

研究还显示,新石器、青铜器和铁器时代的史前女性的手臂骨头的强度,要比现代女运动员的还有强大约5-10%,这表明她们大量使用手臂做些特定的活动。这暗示着当代人类的骨强度潜能正在减少。

你可以做什么呢

简单的锻炼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类似于狩猎人所做的活动)能帮助增强骨强度。间歇训练和运动能有帮助,包括阶段性快速冲刺运动(例如足球)以及举重。但是不一定要去健身房,简单的改变,比如走路和逛街时使用背包,就可以增加脊柱的负荷。

尽可能多得自己去购买食物,并且提着自己的购物袋,这样可以给手臂和背部肌肉一些负荷——也间接给你的腿部及相关的骨骼提供了负荷。

更经常地去散步,并且尽量走得更远些。如果你拥有一只狗的话,可以和你的小狗一起运动。将你的车停到离工作地点或者购物中心更远的地方。在工作和在家休息时都定期去散个步当作休息。和亲朋好友们聚会时一起散步或者练习社交散步。尽量去爬楼而不使用扶梯或电梯,尝试一次跨两级台阶,以便在给髋关节处的骨骼施加负荷的同时,也锻炼了臀肌与股四头肌。

普通的园艺,有一块菜地或者甚至只是一小块地,都能带来相似的益处,同样地,积极做家务也有帮助。而且,如果你有个烧木火炉,可以自己去砍柴。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在模仿我们祖先准备猎物和住房建筑材料。

这些小小的改变能有助于增加骨强度,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在2010年,50岁及以上骨质疏松性骨折高危人群的人数是1.58亿,而预计到2040年,全球范围内,这一人数会增加一倍。尽管预期的寿命增长可能部分解释这一问题,但是不利于骨骼健康和强度的生活方式也占了很大部分原因。

原文链接:

https://theconversation.com/we-have-weaker-bones-than-our-hunter-gatherer-ancestors-this-is-what-you-can-do-about-it-105016

作者:Karen Hind & Charlotte Roberts           翻译:万欣宇

本文来自:环球科学

注:所有文章均由中国数字科技馆合作单位或个人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