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第一辆重型坦克为何连炮塔都没造出来就夭折了?

上世纪60年代是中国最艰难的时刻,在和苏联对抗的时,我国的军工业失去了技术来源,陷入停顿。在此期间我国军工为了国防建设,在工业基础薄弱的情况下依然努力研发新式装备。在此期间,我国第一辆重型坦克也成功的被制造出来。

▲上图为参加1951年国庆大阅兵的IS-2 model 1944型重型坦克。

苏联向建国初期的解放军装甲部队提供过IS-2重型坦克以及经过现代化改进的IS-2M重型坦克,IS-2坦克是我国早期装甲部队唯一的重型坦克,其装备的大部分的IS-2重型坦克都参加了抗美援朝。

时间到了60年代初期,由于中苏关系日趋紧张,我国不得不对其武器的换代升级有了重新考虑,在中型坦克上我军已经拥有了50年代中期引进的T-54中型坦克的仿制品-59式,在国际上并不太落后,但在重型坦克上我军仍然在使用苏联二战期间研制的IS-2重型坦克。其由于配件奇缺,早已不堪使用,而面对北方的劲敌的坦克则是T-10M重型坦克,相比之下实力相差悬殊。

经过高层领导人的慎重考虑,在1960年10月19日,国防科工委发表指示重新设计一款重型坦克,要求到达国际先进水平,用以替换我军的IS-2重型坦克,研制代号为——WZ-111计划(WZ-111指拼音首字母的武装-111)

1963年5月,国防科工委重新颁发《关于对WZ-111重型坦克的设计技术和任务书》,明确了坦克的研发中心—— 一定要达到国际先进重型坦克同一水平!

▲美国M103重型坦克(上图)苏联T10重型坦克(下图)两者都是代表重型坦克的最高水平。

但以今天的角度来看,以中国的工业实力,提出这样的要求是不切实际的。

在60年代,我国工业基础相当薄弱,大多数军事装备和技术只可以靠仿制,要自研坦克,何谈容易?但尽管困难重重,我国的军工研发技术人员依然勇于拼搏,敢想敢做,最终在1965年,第一辆WZ-111的原型车就驶下了生产线并进行试车(原型车没有炮塔)。

▲WZ-111的机械线图,由于年代久远,大多数资料已经无从考证,WZ-111的线图只可以做参考

从上图的设计上来看WZ-111的设计是完全的苏式设计,其中的楔形装甲和龟壳型炮塔和苏联IS系列重型坦克十分相似,优点是抗弹外形优良,投影面积小,悬挂使用扭杆悬架系统。 从动轮位于前部,后部带有驱动链轮,许多悬架部件与苏联重型坦克设计中使用的类型相同,例如IS-2重型坦克。

在动力系统上来看,WZ-111安装的是在国产B-54坦克发动机的基础上研制的750马力机械增压柴油发动机,其动力乃是国产发动机之之最。

▲WZ-111的彩绘想象图。

在防护上WZ-111坦克车体由轧制装甲钢板焊接铸造而成,正面部分从上到下的装甲钢板厚度分别为60、120、130毫米。装甲炮塔前部钢板厚200毫米,后部厚80毫米,顶甲板厚25毫米,有两个舱口。

在火力系统上,WZ-111流传的火力资料是所谓的Y174型 122毫米坦克炮,并且拥有非常先进的自动装弹机,夜视仪,和电子测距仪,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是这门火炮既没有照片又没有穿深数据,笔者也无法猜测其数据,WZ-111的资料非常少,所以不得而知(有研究者猜测为苏联D-74型火炮)

可在1965年的试车中,WZ-111的故障频出,WZ-111车体装甲的强度没能达到最初设计的标准,加上在60年代初期,国际潮流已经变化。重型坦克已经被淘汰,主战坦克的思想势不可挡,WZ-111重型坦克的计划最终在1966年被废弃。但是WZ-111作为中国唯一自主研制的重型坦克,见证了那个时代先辈为了国防建设而做出的努力。

▲现存于北京坦克博物馆的WZ-111的坦克底盘及其彩绘,主要其炮塔有没有制造出来存疑,炮塔为一个配重,由于没有实物,无法猜测。

▲游戏坦克世界对WZ-111进行了还原,其实力在游戏中不俗,也被玩家冠以爱称-王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