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打卡”海洋博物馆,你需要先了解这些知识点!

没有一个小孩不爱玩水,尤其是置身于海洋博物馆,抬头就是满眼流动的鱼群,还能看海洋动物的表演。因此,海洋博物馆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人假期或周末的打卡地之一。

但是,你知道将水生动物“请”上陆地供人观赏源自什么时候么?海洋动物表演真的只是“牟利”工具么?去海洋博物馆我们需要注意些什么?到海洋博物馆打卡之前,不如先来了解一下海洋博物馆的相关知识~

“鱼之屋”变身海洋馆

将原本生活在江河湖海之中的水生动物“请”上陆地,并且让它们活着供人观赏,这样的构想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而让这些动物出现在公众面前,作科学传播之用,则是直到19世纪中叶才得以实现。1853年,英国伦敦动物园建成了一座名为“鱼之屋”的展馆。从历史图片来看,这座建筑物更像是今天的植物温室。但正是这种用大量玻璃来建造建筑的技术,使人们在陆地上“全方位观鱼”成为现实。

当时间进入20世纪,位于法国尼斯附近的欧洲袖珍国家摩纳哥公国,在一座高出海面85米的悬崖上,建造了摩纳哥海洋博物馆。除了收藏有船舶模型、海洋动物骨架、海洋探险工具、祭祀用品等文物的展厅,这座博物馆还拥有一座巨大而且高水平的海洋馆,展示着包括鱼类和无脊椎动物在内的总共6000余种海洋生命;运用真实珊瑚礁改造而成,容纳了高达45万升海水的热带海洋展区,更是一项格外引人入胜的奇观。

摩纳哥海洋博物馆

摩纳哥海洋博物馆在室内模拟海洋环境的科普展览模式,很快传播到世界各地,包括遥远的中国。1930年,在蔡元培、李石曾、宋春舫、蒋丙然等科技先驱的倡议下,亚洲第一座海洋馆在青岛动工,并于1932年5月8日正式开馆。

当时,这座设在青岛海滨公园(今天称为鲁迅公园)里,靠海而建的“中国风”展馆迎来的第一批“居民”,是与山东半岛临接的黄海与渤海中的各种鱼类。而后,青岛水族馆经过几次扩建,增加了海洋生物馆、海兽馆和淡水生物馆等模块,最终成为规模宏大的青岛海底世界的一部分。青岛水族馆的这座最为古老的展馆建筑,其定位发生了几次变迁,先是将展示内容换成鲜亮的珊瑚礁鱼类,直到成为今天专门展示水母的“梦幻水母宫”。

青岛水族馆

作为中国饲养和展示水母的先驱者,这座80多岁高龄的老建筑内部,却有着历久弥新的气质。水族馆的水母繁殖实验室,对多种水母的繁殖和发育进行了深入研究,让人们可以看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水母同处一室的奇景:除了中国沿海重要的水产品海蜇,还有颜色鲜亮的太平洋金黄水母、娇小的澳洲斑点水母(珍珠水母)和有些像雪花的安朵仙水母。正是得益于水族馆的现代化展示手段,这些难得一见的海洋奇珍,才得以展现在我们面前。

透视“北极之门”的海

但随着海洋馆越来越多,一个新的问题也逐渐浮现,那就是类似的展示会逐渐趋向大同小异,很难再为参观者提供更多的乐趣和新鲜感。因此,为海洋馆赋予特色鲜明的主题,成为一种解决方案。

比如,在挪威的特罗姆瑟,一座名为Polaria的海洋馆,则成功地将海洋馆的主题与城市的“气场”结合起来,致力于为人们揭示极地海洋的秘密。

“Polaria”是一个挪威人自造的英语单词,可以翻译为“极地乐土”,而这个词其实也是特罗姆瑟的写照。由于有暖流经过,位于北极圈以内300多千米的特罗姆瑟并不太寒冷,因而成为拥有数万居民的北极“大城市”,被誉为“北极之门”。

受制于极地城市有限的资源,Polaria的展示面积不算太大,因此它只展示生活在极地海域,特别是特罗姆瑟周围的鱼类和其他一些海洋动物,使参观者了解了极地海洋独特的生物圈。冰冷的海水和暖流带来的些许热量,共同决定了生活在特罗姆瑟附近的动物种类;而经过漫长的演化历程,这些海洋动物也适应了极地,以至于只有在低温的海水里方能茁壮成长。

即使极地海洋寒冷,也仍然有一些海葵可以适应并且生存下来(摄影/马之恒)

极地海洋生物有时候会带来珍贵的海洋学突破。Polaria里名为“蛤蜊会说话”的展区,就介绍了一项由挪威、法国和美国的海洋学家合作进行的研究。

蛤蜊的贝壳生长线蕴含着关于地球气候环境的信息(摄影/马之恒)

我们知道,北极圆蛤是世界上目前已知最为长寿的动物,而且终其一生很少移动,这意味着它们贝壳上的生长线可以像树木的年轮一样,记录下这只蛤蜊所处的海域在过去4~5个世纪里的气候变迁。虽然这相对于地球历史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瞬间,但足以记录下气候变化的周期。对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导致全球变暖的事实,北极圆蛤的记录提供了颇具说服力的证据。

100多年过去,建造海洋馆的知识传遍了世界各地,它们也在展示的基础之上不断发展,各出“奇谋”致力于为参观者营造新鲜感,更为科学传播海洋知识提供了一个平台。我们在参观海洋馆的时候,不防多关注一下相关的历史知识,而不单单是走马观花。

撰文/马之恒

本文节选自《知识就是力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