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饮食的MENE原则?

原创 | 发愤的草莓

在上次《握紧MENE原则,让你的每一口都是更好的选择》这篇文章,我们聊了高精力饮食的MENE原则。由于篇幅所限,只讲了M和E两点。

那么,N和E又是什么内容呢?

Not too much.不要吃太多

我们的祖先有旺盛的食欲。在之前漫长的进化中,大部分时间属于食物匮乏的时代,人类一旦发现食物,会赶快吃下转化为自身脂肪存储起来——今天多吃是为明天挨饿做准备。

旺盛的食欲是祖先们与当时环境匹配的“好品质”。

现在环境剧变,方圆多少公里以外的东西都能经海陆空长途运送到你的餐桌上——大部分人不缺食物。

而贪吃的“好品质”还伴着基因藏在我们身上。面对丰富的食物,不自觉大鱼大肉,暴饮暴食。

还有不少朋友觉得,干活那么累,每天忙得像条狗一样,到了吃的时候应该放纵一下。晚上坐到餐桌前,狼吞虎咽、风卷残云,才能给一天画上满意的句号。

作为父母,也会常常会告诉孩子:“如果你这次考试考得好,那周末我们都去外面吃一顿大大的自助餐!”

其实,吃太多对精力是损伤。你应该有过吃太饱之后犯困的经历。

如何去践行“不要吃太多”的原则呢?有3个要点。

第一,总量不要吃太多。

2017年9月,《自然》杂志上曾发表一篇研究论文。研究发现,对那些患有严重衰老疾病的小鼠,如果减少它们30%的食量,它们的寿命将从4—6个月延长到超过一年的时间,而它们的健康状况也比正常饮食的小鼠要好。

2018年1月,《自然-通讯》杂志上也刊登了证实同样观点的研究。

在长达20年的跟踪调查中,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那些自由觅食的恒河猴仅有一半幸存,而给予同样食物、但热量少30%的恒河猴却有80%仍然活着。

而且,糖尿病在那些可以自由觅食的恒河猴中很常见,但在饮食受限的猴子中没有发现。

少吃为什么能延缓衰老、提升精力的呢?

美国杨百翰大学的研究人员拿小鼠做了实验,发现根本原因在于细胞的核糖体。细胞内的核糖体跟延缓衰老有关。

学过中学生物的朋友,对“核糖体”不陌生。它是细胞中的一种细胞器,除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外,细胞中都有核糖体存在。

核糖体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速度。少吃,降低了核糖体的运作速度,减慢了体内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延缓了衰老。

同时,生产蛋白质少了,核糖体有更多时间自我修复,定期自我修复又让核糖体能生产出更高质量的蛋白质,所以机体运作更好。

每天的食物总量不要吃太多,有助于延缓衰老,保持年轻般的精力。

确切来讲,这里的“总量不要吃太多”是指“总的热量不要太多”。所以,要尽量挑那些高营养、低热量的食物。

有人会觉得:”像炸薯条这类低营养、高热量的食物就是好吃呀,我没办法抵挡它们的美味”。

偶尔吃吃也不是不行。每次吃的时候,别忘了高营养、低热量食物能让脑子更好使的道理。“美国大脑健康之父”丹尼尔.亚蒙(Daniel G. Amen)在他的新书中深入剖析了这个观点。

原来,大脑有一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蛋白质,它与记忆、学习能力相关。当你吃低热量的食物,能间接促使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提升,从而促进大脑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形成。

在具体实践中,少吃一点要怎么执行呢?

除了选择高营养、低热量的食物以外,要做到吃饭定时定量,充分咀嚼。

因为我们的大脑在产生“饱”这种感觉前,需要经过复杂的生理反应,”真正饱“的时候,与你”感知饱“是有时间差的。所以充分咀嚼,试着每一口都咀嚼20下以上,能放慢节奏。

而且还要吃7、8分饱就停。所谓“7、8分饱”就是感觉肚子还有空间。这样,不会让消化系统超负荷,又能让你有充足精力。

第二,每餐不要吃太多,可以少吃多餐。

有朋友会说,总量不要吃太多,容易饿呀,一天三餐吃少了顶不住。

不妨采用一种叫“少食多餐”的策略。

这样以后,一直处于“不觉得饿”的状态,能避免因进餐间隔时间长,导致过度饥饿而在正餐时暴饮暴食。

而且每顿不会狼吞虎咽吃太多,每餐吃的量合适,血糖不会突然飙上去。不仅能保持住稳定的血糖水平,大脑不会难受,也避免大量血液来到消化道,让大脑血供下降而疲惫,思考当然更高效。

这个“多餐”也不是次数无限量,变成超级多次数的饮食方式,而且要在相对固定的时间段里,不要变幻莫测,让身体不知道你这位主人要如何出牌,造成胃酸分泌的异常引起胃病。

建议可以一天吃5餐左右。也就是说,把原来一日三餐摄入的热量,挪出一些给多出来2小餐。比如,在早餐和午餐之间的10点左右加1小餐,在午餐和晚餐之间的15点左右再加1小餐。

优先选择低糖的食物,比如坚果、葵花籽、新鲜水果。这一小餐的热量,大概在100-150卡路里之间为宜,这个卡路里相当于吃1个200g的苹果或者3颗带壳的核桃。

第三,简单的“碳水”不要吃太多。

要想下午不犯困,你一定要注意白天的饮食。

福布斯网站曾发表一篇文章说,饮食习惯给工作带来的影响远比我们以为的要多,特别举了一个例子:碳水化合物会降低工作效率。

看到这里,你会不会疑惑?

人体一天要摄入的营养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和水。碳水化合物是其中的一种,这么一说,难道要把碳水化合物戒了?

当然不是。

上面这篇文章所提及观点的原因是,当碳水化合物能在短时间内消化之后,会让血糖升高很快。血糖升高,胰岛素会大量生成,从而唤醒人体荷尔蒙中的色胺酸出来工作。

而色胺酸是合成褪黑激素的重要原料,了解睡眠的人会明白,褪黑素越多,人越容易觉得困,所以影响了工作的状态。

这里的关键点在于,碳水化合物会不会在短时间内被消化掉。

以这个作为分类依据。碳水化合物有两种基本类型:复合的与简单的。

复合碳水化合物包括水果、蔬菜、豆类、豆荚科和全谷物(注意有个“全”字)这些。它们需要更长时间消化,不会让血糖突然飙上去。

很快能被消化掉、容易让你犯困的是——简单碳水化合物。比如蔗糖、糕点、糖果、汽水、果汁、面包圈、土豆制品,还有我们餐桌上最常见的白面包、面条、米饭、白粥(精制谷物及其制品)!

这确实是一个令人不太好接受的真相。

老祖先驯化了旷野里的稻子,传承了七千年的米香,难道都错了?从小到大都吃米饭、面条,不也好好的吗,能说改就改吗?

首先,米饭那么重要,是因为在以前没有足够食物的年代,它成本低廉,又能迅速地补充体力劳动者的体能,满足肌肉恢复需要,很适合那些出卖体力为主的工作者,解决了大量人口的温饱问题。

然而,现在精制大米、白面等细粮,和几十年前不一样, 过度加工的过程将种子的皮、胚芽剥掉,去除了米糠和胚芽,只剩胚乳的米,因此它便只具有胚乳的营养,主要是糖类,还流失了丰富的维生素B

站在食物丰盛的时代重新审视,你会发现精制米面高热量,却没有供给身体全面的营养,甚至完全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对垃圾食品的定义:

高糖(碳水化合物)、高热量(与粗粮比较)、低蛋白质、低维生素、低矿物质、低纤维素。

对于想要保持好脑力者来讲,不妨减少精制的谷物及其制品。

有朋友可能会疑问,那不是没主食了,怎么行?

这是一种误解。因为我们将主食与精制白米饭、面条划等号了。

其实,“主食”是指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品。能作为主食的,碳水化合物含量需要在50%以上。谷类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在60~77%之间,杂豆类多在50~60%。

这里不是说不吃主食,而是可以减减量,或是换换主食,换上更优质的卡路里。

在相同的热量下,找更好的替代品,不会消化那么快的,供能又充足。比如,换成糙米(连米糠也不去除的全米)、燕麦、藜麦、青稞米、鹰嘴豆这些。

Enough Water.喝足够的水

多喝水,这道理谁都听过,但很少人做到。

一忙起来,容易忘记。香港卫生署曾做过一项调查, 有三分之一的成年人每天喝水少于 6 杯。

要知道,单是成人每天纯蒸发的汗液就有500毫升。就是说,在你没有感觉的时候,每天都会从体表跑掉500毫升水分。

另外,每大约27.2斤的体重,就需要补充500毫升的水。

如此计算,一个体重110斤的人,每天至少要喝下2022毫升的水,一杯像250毫升可口可乐那样的话,大约是8杯水左右。如果体重是150斤,每天至少需要2750毫升水,那是11杯水了。这是避免损害记忆力、注意力、决策力所需的最低水平。

想要高效工作与学习,充足的水太重要了。你的大脑里80%是水。水有助于细胞之间的化学和电信号的自由流动,足量的水才能优化大脑功能。

研究发现,即使是1%到3%的水分不足,就会对你的表现有很大的影响。

缺水,会让你注意力不集中。一项研究发现,缺水的飞行员在工作记忆、空间定位上表现不好。

缺水,还容易让你易怒、疲倦。就像夏天时出的汗多,手上又没水可以喝,就会觉得头晕。在那个时候可能还没觉得口渴,但疲劳感已爬上身了。

当你觉得口渴时,身体已经流失了一些水分。

喝水,对于保持高涨的精力很重要。每天足量的水,能让你思维变得敏锐。如果有大量的体力运动, 饮水量也应适当增加。

为了让自己保持多喝水的状态,我选择备2个杯子在单位同时使用。只要多一个杯子在手上,就能无意间多喝一些水。就像你想减脂,那就用小一号的碗吃饭,是同个道理。

对了,不要把加工饮料当作水喝,你会不自不觉把不需要的卡路里也喝进去。

还有一点需要记得。有时候工作一半嘴馋,想找东西,真实情况可能并不是饿了,而是渴了。喝水少了,大脑低沉,使你的自控力下降。

看到这里,想一想,你刚才多久没喝水了?赶紧喝一杯吧!

说到这里,高精力饮食的MENE就聊完了。也许以前你未曾关注过“吃什么更好”更好这件事,从现在开始,让我们一起来关注。

食物对我们的精力来讲,就像氧气对于我们的生存那么重要。但氧气我们没得选择——都在同一片天空下呼吸,但你有选择吃下什么食物的权利,对吗

你可以在超市里随意的买一瓶罐头食物解决一餐,你也可以从当地的农民手里买到食物,你可以选择在快餐店搞定一顿饭,你也可以选择在自家绿色烹饪。

不管你如何选择,其背后的驱动力不是纯粹嘴巴上享受,还应该是你对精力管理的信念。

所有吃进肚子里的东西,会和你的大脑相遇,终将影响你的表现。

连续2年获得NBA常规赛MVP的著名球员史蒂夫纳什(Steve Nash)深谙此道。

他不吃糖,拒绝一切类似巧克力的邪恶食品,不吃一切的深加工食品和油炸食品,平时喜欢吃生的坚果、水果,不沾油盐的蔬菜。

训练日,他一天吃六餐,而且每餐都很仔细:不含谷蛋白的麦片粥、杏仁切片、生坚果、水果、蔬菜、糙米饭、胡萝卜和芹菜生吃。

优秀的饮食习惯帮助他得以一直在NBA中打到了41岁,出场超过1300场比赛,场均上场时间超过30分钟,维持了19个赛季的高水平发挥,最后光荣的退役。

你希望和他一样表现出色吗?那就重新审视每一份摆在你眼前的食物吧!

聊一聊:在饮食与精力之间,你有什么分享的吗?

- End -

作者:发愤的草莓,干货新书《现在就干》作者,专注时间管理与妈妈精力管理,陪伴你把琐碎的生活变成像游戏一样好玩。家有2宝,上班之余耕耘公众号“发愤的草莓”,每天5点晨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