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给人们饭桌上添几道菜” 他确实办到了

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受到了全世界几代藻类学家的赞赏和钦佩。

海带和紫菜是我们饭桌上常见的海产品,可谓物美价廉的。说起它们在中国的身世,可能很少有人知道。中国原本不产海带,主要靠从日本等国进口。野生的紫菜也十分罕见。而今,中国却成为世界上产海带的第一大国,紫菜产量也位居世界第三。能有如此辉煌的成绩,这首先归功于海洋生物学家曾呈奎。

我要给人们饭桌上添几道菜。

曾呈奎有一句诺言:“我要给人们饭桌上添几道菜。”他的确办到了。解放前,曾呈奎目睹了广大农民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的惨况。当他看到当地人采集野生的紫菜、萝带和礁膜等海藻充饥时,一种想法油然而生:人们既然可以在陆地上种庄稼,为什么不能“耕海”产海藻?他对海藻学生产了浓厚的兴趣。曾呈奎给自己起号“泽农”,以明心志。从此,他的“泽农”理想就定位在“耕海”上了。

新中国成立前,他只身一人对全国海藻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在荒无人烟的海滩和神秘莫测的海底采集了数千号海藻标本,这些标本成为中国最早的海藻资料。新中国成立后,他培养了一批藻类分类学家,有计划地对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的底栖海藻作了全面调查,开展了中国海藻资源和分类区系的研究。

1945年曾呈奎在美国斯格里普斯海洋研究所潜水做海藻栽培试验(搜狗百科)

解决海带人工栽培难题

而后,曾呈奎把注意力集中到海带能否在中国进行人工栽培的自主科学研究上。最初,海带人工养殖难以扩大规模,问题主要卡在育苗上。早期养殖海带采用秋苗培育法,这种方法虽然采集到了海带苗,但生长期短。这是因为海带是一种喜欢低温的孢子植物,中国海区由于夏天水温高,又加上北方海区是少氮的瘦水区,海带自然无法生存,多数过不了盛夏就死了,而且有杂藻威胁。另外,在海上培育秋苗生产力极低。

对中国藻类分布、形态生活史研究很深的曾呈奎细心地观察海带在初夏的变化情况,发现海带初夏也放孢子。于是,曾呈奎设想:能不能用夏苗代替秋苗?这个新思路将人工养殖海带引向了成功之路。

曾呈奎与他的助手以及一些科研部门先后培育出海带夏苗,并安全度过炎热的夏天,秋后将苗下海养殖,为海带人工养殖做出了奠基性的工作。曾呈奎又提出陶罐渗漏施肥,对海带生长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切梢增产法、合理密植法、夏苗病害防治法等新方法的诞生,海带养殖南移成功。由于曾呈奎解决了海带栽培和海带南移栽培中的关键问题,渐渐的,我国一跃成为世界上头号海带养殖生产大国。

紫菜,是曾呈奎奉献给人们的又一道美味佳肴。20世纪50年代初,紫菜冬长夏亡的生活史和孢子来源一直是个谜,所以无法人工采苗和养殖,全凭经验和运气从海里捞取野生紫菜养殖,产量甚微。

1980年在西沙群岛考察(搜狗百科)

如果掌握了孢子的来源,便可像农民在土地上种庄稼一样在海里种紫菜。曾呈奎与助手进行研究,于20世纪50年代初得出壳斑藻晚秋生成的孢子、萌发为幼体后长成叶状体紫菜,这是紫菜生活史的结论。他们进而又在实验室内证实了秋季海面上出现的大量孢子正是养殖紫菜需用的壳孢子,从而结束了养殖紫菜靠大自然恩赐“种子”的历史,开始了科学种植紫菜的新纪元。“壳孢子”一词,就是由曾呈奎定名,得到了国际藻类学界的普遍承认并一直沿用下来。

作者:蝌蚪君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