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拥有二十多万兵力的捻军是从哪冒出来的?

熟悉清朝历史的朋友应该都会知道,在十九世纪50至60年代,爆发了著名的“太平天国运动”。不过,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同一时期,还有另外一支很强大的反清势力,那就是活跃于安徽北部及河南、安徽、山东、江苏等地的捻军。


捻军产生的历史比太平天国还要早很多。十九世纪初,白莲教起义被镇压,许多原白莲教教徒逃到了河南、安徽交界的统治薄弱地区隐藏了起来。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这些人结成了有组织的武装团伙,开始在临近各省交界地区劫掠、勒索和贩运私盐。这些武装团伙没有统一的组织,都是各自为战,一个几十人或上百人的团伙通常被称为“捻子”。

由于捻子的劫掠行为给当地带来了严重的治安问题,所以一些有钱有势的人家就以金钱收买等手段,拉拢了部分捻子团伙,作为其家庭和宗族的保护者。当时流行着这么一句话:“族有捻,族幸;家有捻,家安。”而捻子由于经常会受到官方追捕,他们急于想寻求安全的寄身之所,因此也就甘心于成为当地豪强的“工具”了。


到了十九世纪中叶,分散各处的捻子已经和淮北地区许多村庄紧密地联结到了一起。一些穷困的村庄甚至全体村民都发展成为了捻子,他们在捻子头目的带领下,经常是全体出动四处抢劫。而另一些较富有村庄的村民则和本地捻子团结在一起,保护自己的村庄,谨防任何不速之客来犯。所以,捻子就从全副武装的劫匪逐渐演变成以村庄为基地的半武装半农民团体。


起初,清朝地方官员对于淮北地区村庄普遍军事化的情况感到非常头疼。不过到了十九世纪50年代时,太平天国的势力进入了这一区域。为了防御太平军,地方官员一反常态开始鼓励各村庄进行军事化。由于村寨之间各自为战的话实力太弱,所以在此期间,大部分村寨相互抱团,由共同的捻子首领或当地有权有势的地主领导。

此时,捻子的农村基础在不断巩固和加强,但总体上还是非常分散,没有形成统一的组织。


1852年,十八名捻子首领带领人马汇集到了安徽雉河集(现安徽涡阳)张乐行的麾下。张乐行是一个颇有势力的地主兼私盐贩子,在当地拥有很高的威望。不过,这次集会很快就在清朝官军的攻击下被瓦解了。为了笼络这些民间势力,张乐行被官府任命为“民团首领”。

1855年,张乐行和他的同伙着手将分散在各地的捻子集结到了一起,捻军就此产生。张乐行担任捻军的“盟主”,称“大汉明王”。捻子士兵被编成五个“旗”,每旗约二万人。张乐行自领黄旗,担任黄旗总目;苏天福担任黑旗总目;龚得树担任白旗总目;韩奇峰(老万)担任蓝旗总目;侯士伟担任红旗总目。

在随后的发展中,捻军迅速壮大,“旗”数增加到了十二个,兵力达到了二十多万。成为了仅次于太平天国的反清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