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维生素D的功效?

维生素D是近几年来特别受到关注的微量营养素之一。有人认为应该额外补充维生素D以保健康;而另一些人认为,维生素D过量,反而会增加骨折风险,甚至让某些疾病的罹患风险增加。两方的说法好像都有各自的道理在,但实际的情形究竟是如何呢?

维生素D是什么?在人体有什么样的角色?

维生素D和维生素A、维生素E与维生素K一样,都是脂溶性维生素,也就是容易溶解于脂肪中,因此摄取时最好搭配油脂,才比较容易吸收。但在天然界中仅有少数的食物含有维生素D,那该怎么办呢?幸好当人类的肌肤接触特定波长的紫外线,波长范围在280-320奈米之间的UVB,就能触发维生素D的合成。换句话说,这是一个能够自体产生的营养素,理论上只要充分接触阳光,身体就能产出够用的维生素D供全身使用。

但除了靠晒太阳接受紫外线产生以外,食物也是另外一种维他命D的来源。来自食物的维生素D有两种,通常植物来源的是维生素D2( Ergocalciferol,麦角钙化醇),而动物来源是维他命 D3(Cholecalciferol,胆钙化醇)。

维生素D的功效

从维生素D3的别名是“胆钙化醇”就能知道它和钙有关系,活化的维生素D在小肠里能促使钙吸收、维持适当的血钙与磷浓度、让骨头的矿物化正常,也能预防低血钙引起的肌肉抽搐。体内维生素D不足时,骨骼会变薄、脆或畸形,足够的维生素D能预防儿童罹患拘偻病(Rickets)以及成年人的骨软化症(Osteomalacia)。维生素D与适量的钙质,则能一起保护年长者,预防罹患骨质疏松症。

维生素D除了与钙有关的作用外,还有其他的用途。包含调节细胞生长、神经肌肉与免疫功能,以及减少发炎反应。此外,维生素D也会调节许多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及部分细胞的增殖、分化、细胞凋亡。虽然前面提到肾脏是将25(OH)D转换成1,25(OH)2D的器官,不过实际上身体还是有一些细胞有转换的能力,如巨噬细胞,只是肾脏产出的1,25(OH)2D能送给全身使用,细胞产生的只能自己使用(Ref. 2)。

如何知道自己体内维生素D是高还是低?

如果你是儿童的拘偻病或是成人的软骨症患者,那我们大概可以得知你有维生素D缺乏的情形,但在还没有明显症状的时候,我们该怎么知道身体维生素D的状况呢?现代医学是以抽血检验 25(OH)D的浓度,来间接了解身体维生素D的浓度。

维生素D容易缺乏的情况有哪些?对健康有什么影响?

维生素D的缺乏其实与所有的营养素概念很像,某个营养素缺乏不外乎是饮食缺乏、吸收差、需求增加或是排出增加等几种情形。长期摄取低于建议量、晒太阳的时间太少、肾脏无法转换25(OH)D为活化型态,或肠道吸收不佳…...等,都可能造成维生素D缺乏的原因。底下列出比较容易缺乏维生素D的情况。

维生素D在哪些族群容易缺乏?

  • 喝母乳的宝宝

  • 年长者

  • 很少晒太阳的人

  • 皮肤黑的人

  • 患有发炎肠疾病(IBS)与其他引起脂肪吸收不良的疾病

  • 肥胖或有做过胃绕道手术的人

维生素D要如何补充?万一补充太多会怎样?

晒太阳

事实上光是晒太阳身体就能合成足量的维生素D,这个系统产生维生素D的效率很好,只要短暂的让手臂与脸接触阳光,就能产生相当于从食物摄取200 IU的量。

但大家可能会好奇,如果你一直晒太阳,体内是否会不断产生维生素D,甚至导致过量吗?根据研究,单以晒太阳的方式并不会发生维生素D过量中毒,有研究找来住在夏威夷的受试者,发现一周晒了28.9小时的太阳,血中25(OH)D的浓度大概上升到60 ng/mL就不再增加(Ref. 7)。

那么我们要晒多久太阳才能产生足够的维生素D呢?有些研究者建议每天早上10点到下午3点之间,至少让脸、手臂、腿或背部晒5-30分钟的太阳,好让身体自己合成足够的维生素D,如果纬度较低,则紫外线的强度较强,建议可以早上9点到10点或下午3点到4点之间晒太阳,以避免晒伤。

紫外线是导致肌肤老化的元凶,那么在晒太阳合成维生素D的过程中我们不就任紫外线伤害了吗?有趣的是,在肌肤合成的过程中,紫外线也会将反式尿刊酸(trans-urocanic acid)转换成顺式尿刊酸(cis-urocanic acid),它具有防护紫外线、避免DNA损伤的能力(Ref. 8);此外,黑色素细胞也会因紫外线的照射而合成黑色素,让肌肤在下次接触紫外线时能发挥保护的作用。虽说人体的肌肤备有防御机制,但一下子接触过多的紫外线也是挡不住的喔。

食物中的维生素D

食物中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种类很少,要不就是吃鱼,不然就是吃蘑菇吧!基本上只要这一天有吃到这两类食物,就能很容易的达到每日维生素D的参考摄取量,不过要注意的是菇类是否经过紫外线照射会给维生素D的含量带来相当大的影响。

维生素D吃太多可能会有什么副作用?

摄取过多的维生素D的副作用很不一定,厌食、体重下降、频尿与心律不整等都是可能的症状,更严重的情况是增加血钙浓度,使得血管与组织钙化,接着损害心脏、血管与肾脏。此外,有研究发现停经后的女性每天补充1,000毫克的钙和400 IU的维生素D与肾结石的风险增加有关(Ref. 9)。

究竟要吃多少维生素D才会有问题呢?大部分的研究支持维生素D引起毒性的区间在10,000-40,000 IU/天,或是血中25(OH)D浓度在 200-240 ng/mL 。虽然每天摄取低于10,000 IU维生素D不太可能会有毒性症状,但美国国家科学院医学研究所食物与营养委员会( Food and Nutrition Board, Institute of Medicin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简称 FNB )指出从全国调查、观察研究与临床试验的新证据发现,即使维生素D摄取的不多,长期血中25(OH)D浓度较高也很可能对健康带来不好的影响。FNB认为血中25(OH)D的浓度不要高到50-60 ng/mL,即使是在较低浓度的30-48 ng/mL也和所有死因增加、某些部位的癌症风险和心血管事件风险,以及更多年长者跌倒与骨折的事件有关。

FNB 引用的研究发现每天摄取5,000 IU就能让血中25(OH)D的浓度达到50-60 ng/mL,基于此订出9岁以上的容忍摄取上限为 4,000 IU/天,9岁以下摄取上限为 1,000-3,000 IU/天。台湾的容忍摄取上限是1岁以上 2,000 IU/天;1岁以下每天 1,000 IU/天。

单从食物摄取维生素D其实不太容易过量,很可能在摄取过量之前,就已经先吃到撑了,但在吃鱼肝油或鱼肝还是注意一下。真正容易造成维生素D摄取过量的是摄取补充品,在补充之前请充分了解产品上的剂量标示,适量摄取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