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签署上海建厂协议,新能源汽车竞争白热化?

马斯克又来了!就在大家还以为这位钢铁侠正忙于在泰国行侠仗义、拯救被困儿童的时候,昨天下午互联网上开始出现“马斯克来华”之类的消息,紧接着特斯拉就宣布与上海临港管委会、临港集团共同签署了纯电动汽车项目投资协议。

根据协议,由特斯拉独资、规划年产 50 万辆纯电动整车的特斯拉超级工厂(Gigafactory)正式落户上海临港地区,这不仅是美国之外的首个超级工厂,也将成为上海有史以来最大的外资制造业项目,更一举打破纪录,成为中国汽车制造业史上的第首个外商独资项目。

图丨上海市市长应勇与马斯克

随后,马斯克还为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和特斯拉(上海)电动汽车研发创新中心揭牌。该中心会是特斯拉全球研发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从事电动汽车方面研发创新,将积极推动电动车创新技术成果转化。

终于,马斯克还是带着特斯拉来了!

特斯拉坎坷入华史

在特斯拉于 2003 年成立后的十年间,其关注的重心始终是放在了美国本土,直到 2013 年才开始在中国开设了第一家门店,并在次年将中国区的销售成绩纳入了整个公司的财务报表之中。

不过,虽然距离特斯拉进军中国市场已经有数年之久,中国市场也曾经贡献了 15%——30% 的营收。根据摩根大通的估计,到 2020 年,中国更是将占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 60%。但无奈受限于中国外商合资建厂的政策限制,其似乎对于落地中国生产始终没有太大的兴趣。

直到 2016 年,随着特斯拉新版“master plan”的提出,使得这家公司开始转向。在此之前,马斯克的计划是打造产量小、价格高的电动车,例如 Roadster,然后利用赚到的钱开发一款产量适中、价位相对低一点的车型,也就是 Model X 和 Model S,最后再用赚到的钱打造一款真正的价格低廉、大规模量产的平民车型,也就由此引出了 Model 3 计划。

也就是在 2016 年,Model 3 车型发布,伴随调整的是特斯拉的定位,它不仅将 Solar City 收入囊中,同时还进一步扩充电动车产品线,相继提出 Semi 卡车、新版 Roadster 和 Model Y 等车型满足市场细分需求。甚至是在自动驾驶上的追求也是更进一步,Autopilot 也升级到了 2.0 版本。

既然是意欲将 Model 3 打造成国民车,一举改变电动车市场的格局,那么专门用来生产的超级工厂(Gigafactory)就必须要特别给力。可令人遗憾的是,自从发布以来,Model 3 就一直深陷“产能地狱”不能自拔,相较于超过 50 万辆的预定,每周千余辆的生产量着实捉襟见肘,直到本月初,在马斯克的严厉监督之下,才勉勉强强达到了一周生产 5000 辆Model 3 的小目标。

但我们也不禁会疑问,本就已经力不从心了,马斯克为什么还要耗费超过 40 亿美元,将工厂建到中国,这么大的一笔支出无疑会对一直无法盈利的特斯拉造成空前的压力。

毫无疑问,政策风向的改变是其中最大变量。目前中美双方的贸易战正酣,中国以关税为武器对美国进行反击,而汽车自然首当其冲。根据数据显示,相较于去年第四季度中国市场营收占比高达 30%,今年第一季度这一数字已经腰斩为 15%。4 月 4 日,中国政府决定拟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汽车、化工品等 14 类 106 项商品加征 25% 的关税,进一步打击了特斯拉的市场竞争力。这种情况下,来华建厂已经迫在眉睫。

图丨特斯拉中国地区营收(来源:彭博社)

实际上,早在 2014 年,马斯克就曾公开表示,特斯拉预计在 2017 年或 2018 年在中国建厂。特斯拉中国官方人士也曾表示,如果中国地区营收规模达到一定程度,特斯拉工厂可能落户中国。目前,中国是特斯拉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市场,营收占比 15%。同时,相较而言,Model S/X 仍会被归类为中高端车型,动辄百万的售价使其难以进一步打开销路,极大限制了特斯拉的扩张,只有用更具竞争力的 Model 3 才有可能打开局面,收获更多消费者的青睐。

图丨 Model 3 是特斯拉绝对的“主力”(来源:兴业证券研究所)

于是,马斯克开始行动了!在2016 年的 1 月份,马斯克就曾透露出要在中国寻找生产合作伙伴的意愿,包括上海、苏州、合肥等城市都曾被猜测为建厂地址。2017 年 4 月,马斯克与有关的中国政府官员会晤,但因双方意见不一致而没有实质结果。2017 年的 6 月 22 日,特斯拉还一度传出将与上海临港及上海电气合作建厂的消息,当时就有消息称,特斯拉在上海的工厂将建在上海临港产业园区。

今年 4 月 17 日,发改委公告,汽车将分类型实行过渡期开放,2018 年取消专用车、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2020 年取消商用车外资股比限制;2022 年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同时取消合资企业不超过两家的限制。通过 5 年过渡期,汽车行业将全部取消限制。这意味着从今年开始,新能源汽车就将取消外资股比限制。

这也加快了特斯拉入华的脚步。今年 5 月份,特斯拉在上海注册成立的公司获批。从工商资料信息显示,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于 2018 年 5 月 10 日完成注册,注册资金为 1 亿元人民币。

更有资料显示,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股东为特斯拉汽车香港有限公司,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为“Xiaotong Zhu”,为特斯拉中国区总裁朱晓彤的音译。

该公司主要属于“研究和试验发展”行业,从事电动汽车及零部件、电池、储能设备、光伏产品领域内的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技术转让,上述同类商品的批发、佣金代理(拍卖除外)及进出口业务,并提供相关配套服务,电动汽车展示及产品推广。

今年 6 月初,马斯克在股东大会上表示,特斯拉将在中国建设的工厂被命名为“Dreadnought”,估计会在 2020 年投产,生产的车型包括 Model 3 和 Model Y。

鉴于在本月初马斯克兑现了 Model 3 周产量 5000 辆的承诺,那么估计接下来周产能达到 6000 辆的目标也不难完成,有了以上数字的保证,想必特斯拉中国超级工厂投产后将会给特斯拉带来翻天覆地的改变。

50 万辆的意义!

一直以来,特斯拉的交付量受到产能的严重限制。根据今年前两季度的数据,今年第一季度,特斯拉的总产量为 34494 辆,交付量为 29980 辆;第二季度总产量提高到 53339 辆,交付量提高到 40740 辆。但这一次,马斯克宣称在上海建造的超级工厂可以达到年产 50 万辆的规模,大约是其他家车企工厂的两倍,那么这一数字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从全球单一车型销量来看,50 万辆是绝对堪称畅销车型。以 2017 年为例,全球只有 19 款车型的销量超过了这一数字,分别是丰田卡罗拉(122 万辆)、福特 F 系列皮卡(108 万辆)、大众高尔夫(95 万辆)、本田思域(82 万辆)、丰田 RAV4(81 万辆)、本田 CR-V(75 万辆)、大众途观(70 万辆)、福特福克斯(67 万辆)、雪佛兰索罗德(66 万辆)、大众 Polo(66 万辆)、丰田凯美瑞(65 万辆)、现代伊兰特(62 万辆)、现代途胜(62 万辆)、Ram 皮卡(60 万辆)、五菱宏观(55 万辆)、大众捷达(55 万辆)、哈弗 H6(53 万辆)、本田雅阁(53 万辆)、大众朗逸(52 万辆)。所以,只要 Model 3 产能真的达到 50 万辆,那它就可以被称为畅销车型,这是目前任何新能源车都无法达到的。

图丨 2017 年销量超过 50 万辆的车型(来源:focus2move)

据外媒报道,2017 年全球共销售 9700 万辆新车,但是电动车只占大约 2%,其中中国约为 77.7 万辆。虽然份额占比小,但年增长率达到 50%。根据 BNEF 的预测,到 2025 年电动车将占中国乘用车总销量的 19%,而欧洲和美国则分别是 14%和 11%,增长潜力巨大。

虽然以 Model 3 超过 3.5 万美元的价格使其略显昂贵,但凭借着等同于奔驰、宝马、奥迪入门级豪华品牌的品质,Model 3 仍旧对消费者极具吸引力。而 50 万的数字也使得电动车与畅销燃油车在销量上达到了同一量级,有望改变燃油车在销量上远超电动车的局面。

图丨Model 3

另一方面,凭借日渐强大的品牌号召力,特斯拉很有可能会做到类似苹果的程度,即消费者对品牌高度认可,克服定价昂贵等弊端依旧会选择特斯拉的产品。这样就会留给特斯拉公司充足的涨价空间,增加利润率。

特斯拉——背水一战

当然,如此美好的前景摆在眼前,也并不就意味着特斯拉可以一步登天、就此开创电动车的新纪元。就其自身而言,目前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依旧是老生常谈的资金。根据高盛 (Goldman Sachs) 的数据显示,到 2020 年,特斯拉可能需要逾 100 亿美元的外部资金来应对当前开展的新业务、开发的新产品 (如 Model Y),以及曾经承诺的多达 12 个左右的超级工厂。

其中,建厂费用是绝对的主角,高盛估计,在中国新建一家工厂将需要 40 亿至 50 亿美元的投资,单是 Model 3 的生产支出就超过 32 亿美元。如此大金额的花费足够马斯克头疼一阵子了。

同时,行业内竞争对手的追赶也使得特斯拉没有任何喘息的机会,除了类似于中国蔚来、威马等融资百亿的造车新秀的“模仿”之外,财大气粗的传统车企也在紧盯特斯拉的一举一动,

以电动车中最核心的电池为例,大众在 2017 年 7 月宣称 2025 年之前全球将需要约 4,000Gwh 的电池供应量,而大众自己就需要 200Gwh。所以 2017 年 9 月大众开始准备投资 500 亿欧元用于电池业务,另外,戴姆勒也投入了 5 亿欧元在电池工厂建设上,计划 2018 年建设 5Gwh 的电池产能。

所以说,如果特斯拉想要有惊无险地完成身份转换,将自己真正塑造成汽车行业的“苹果”,培育出自己的“iPhone”,那么其在接下来的竞争中就势必要足够的小心翼翼。不仅要在激烈的竞争中供应充足的产能、牢牢把握中国市场,更要捍卫住自己“创新”、“引领风潮”的性格,倘若如此,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