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孩子小时候的行为习惯,可以预测他成年的样子,但也不是绝对不可改变。你知道吗?当孩子身上有这4个信号时,暗示着他有被惯坏的倾向,家长要在该管教孩子的时候,不迁就不退缩,努力尽到父母应尽的职责。
1、随时随地乱发脾气
当孩子的某种要求没有被满足时,就会通过这种手段来达到目的。有些孩子还会在公共场合对着外人发脾气,情绪自控力很差。朋友的孩子国外游的时候就因为对签证官不礼貌,差点被没收护照。好在家长及时引导孩子赔礼道歉,这才免去一场风波。
这种孩子多半是父母太过宠爱,尤其是祖辈们的疼爱,造成了以自我为中心。每当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家长要及时对孩子进行情绪教育,可以结合一些情绪教育的绘本,引导孩子主动控制自己的情绪。
2、不尊重父母长辈
很多孩子在家被娇惯了,经常无视家长的话,还对家里长辈呼来喝去。在集体或者公共环境也容易暴露出很多问题。比如: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不排队甚至插队。在家长看来都是小事,但是却对别人造成了影响。
不尊重父母主要还是家长太过宠溺孩子,事事都以孩子为先,导致孩子产生优越感,并且无视了正确的长幼关系。平时父母就应该以身作则,培养好孩子的日常行为礼仪。
3、对物质过度索取
现在的孩子学习任务繁重,家长光盯着孩子的成绩和分数了,平常也会用金钱或者物质奖励的方式与成绩挂钩。平常也不要求孩子做家务,或者也通过物质奖励激励孩子做家务,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孩子好好学习,主动帮父母做家务,这原本就是孩子分内的事情,不能靠外部刺激来完成,因为时间一长,刺激物消失,孩子的主动性也消失了。
4、生活独立能力差
很多父母爱孩子,根本不舍得用孩子,对孩子的大小事宜总是包办代劳。如果孩子小时候没有及时养成独立的习惯,长大后离开了父母,也很难快速融入社会。闺蜜的两个女儿,不到十岁,两孩子已经能够自己洗澡、洗袜子、收拾书包。平常饭前饭后都要准备碗筷和收拾桌子,两人还会轮流值日打扫家里的卫生。孩子独立做事的主动性需要家长在点滴生活不断培养和强化,久而久之,孩子的独立性就会越来越好。
没有哪个父母不疼爱自己的孩子,但孩子的发展遵循一定的规律,该管的时候不管,后悔也来不及。
根据发展心理学的理论,小学时期是管教孩子的最佳时期,也就是孩子12岁之前,这个阶段的孩子独立性越来越强,父母对他来说还是权威的存在,发现不好的行为及时控制住,将来也不会有大问题。一旦孩子上了初中,进入青春叛逆期,你再想严格管教好孩子,恐怕要付出之前几十倍的努力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