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为何大规模爆发农民大起义?

中国封建社会晚期,最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发生在明末天启与崇祯年间乃至清初时期。首先爆发于陕北,这里土地贫瘠,生产落后,赋税和徭役严重,加之连年灾荒,因此极易引起农民起义。

至崇祯年间,王二、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部农民军从小到大,从分散到集中,从游击流动作战到运动流动作战,大明朝战事更加吃紧。

在用人方面,朱由检有着不可推卸的主观责任。不过,罕见的自然灾害,更是加速了明朝灭亡。

实际上,从公元1628年,即朱由检登基第二年,陕北突逢大旱,且一旱就是十余年。期间,陕西、山西、河南、河北、江苏、山东等也是连年闹灾荒。

自然灾害之间是有联系的,由于持续的大旱,相继爆发蝗灾与瘟疫,赤地千里,十河九干。

由于缺乏粮食,最悲惨的“人吃人”现象最终还是出现了。

天灾加人祸,普通老百姓根本无生路可活。

这时候,明朝官员不但不赈灾,还趁机增加苛捐杂税,横征暴敛。

逼得老百姓只有一条路可走:造反!如1627年(天启七年),陕北灾荒严重,澄城县知县张斗耀不顾老百姓死活,急促催收,民众被迫起义。王二率饥民冲进县衙,杀死知县,一时间各地民众纷纷响应。

与此同时,晚明时期的土地高度集中,宗室、勋戚、官绅地主对土地的兼并却没有丝毫的松懈过。

长此以往,社会两极分化十分严重,贫者益贫,富者益富。

自嘉靖帝开始“竭天下之财以奉一人”,万历帝变本加厉,天启帝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将大明朝的财政翻个底朝天。

明朝政府不得不通过不断加派赋税来榨取民财。

于是,各级官吏竭泽而渔,杀鸡取卵,造成大量农民逃荒,就这样水利失修,洪水泛滥,恶性循环,天灾人祸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

军制方面,弊端重生,军屯、商屯均有名无实,经常拖欠士兵军饷,战斗力大为下降。将领除身边亲兵可用外,几乎没有可信的兵校。军纪败坏,索饷哗变,这就是明末军队真实写照。

此外,明朝政府为节省开支,改革驿站,许多士兵因此失去谋生依靠而无法生活,最后只有铤而走险。

实际上,早期的农民起义,只能说是暴动,即一群想找口饭吃的“流民”罢了。无组织、无纪律,无目标,这就是这些“暴动者”的真实写照。

一眼看去望不到边,其实就是一大帮拖家带口的饥民流民,明朝正规军队如果认真对待“围剿”,没有不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