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杀人有多狠毒?京官每日上朝,先和妻儿诀别,交代后事

在古代从政当官,对国家的贡献越大,官儿是否就当得越高呢?官儿是不是当得越大越好?如果遇到一个贤明的君主,那是肯定的;如果遇到一个严酷的君主,官儿当得越大,下场反而更惨。尤其是在吏治严酷的明朝,在京城天子脚下从政的大官们,天天过的怎样一种心惊肉跳的生活呢?

明朝的官为什么不好当?这还得从明太祖朱元璋开始说起。大家都知道朱元璋是明朝开国皇帝,是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史称明太祖。有人认为他是一代明君,还有很多人认为他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暴君。

朱元璋是一个真正的草根皇帝,他出生在贫苦农民家庭,从小以给大户人家放猪放牛为生,吃尽了苦头。后来家乡发生了灾害和瘟疫,父母和长兄都死了,为了活命,朱元璋只得到皇觉寺当了个小和尚。

那时候正是元朝,在元朝的统治下,汉人是处在社会的最低层,受到蒙古统治阶级的残酷压迫,阶级矛盾、尤其是民族矛盾十分的尖锐。到了元朝末年,政治越发黑暗腐败,广大人民不堪再忍受剥削压迫和歧视,纷纷拿起武器起来斗争。一介草民的朱元璋,开始了他的开挂生涯直至人生的巅峰。

公元1351年,韩山童、刘福通领导的元末农民大起义爆发了。回到了家乡的朱元璋,先是投奔参加了濠州红巾军郭子兴的队伍。由于勇武过人,朱元璋由普通的兵士,很快就被提拔为亲兵九夫长,然后以战功任镇抚, 接着升任总管之职,不多时已然成为濠州红巾军中兵统一方的大将。1350年郭子兴病死后,朱元璋任左副元帅,他实际上已成为这支起义军的领袖。之后朱元璋采纳了朱升的计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最终一步步统一了全国,1368年,朱元璋称帝,国号大明,朱元璋完成了从草民到皇帝的华丽转身。

网络配图

历史上每个新的王朝建立以后,总是要收拾一大堆的烂摊子。大明王朝也同样的面临着许多严重的问题:社会经济被战火摧残了亟待恢复,农民起义和斗争还在一些地方继续着,退居塞北的元朝势力仍然虎视眈眈企图南下卷土重来。在崭新的大明政权中,打下了江山的巨大胜利,让文臣武将们,纷纷居功自傲,相互间争权夺利,闹得是不可开交。

方武百官都在下面闹,这让新皇帝可怎么当?朱元璋不愧是一代开国帝王,他自有非凡的手段,很快解决了这些难题,最终巩固了明王朝的。为了坐稳皇位,朱元璋所用的手段,堪称毒辣,简直是无所不用其极。到底是什么手段?就是杀!杀!杀!就是大肆屠戮建国功臣。快刀斩乱麻的风格,十分符合朱元璋的强悍性格。杀人如麻,这就是广为人知的朱元璋,也是最为史家所诟病的朱元璋。来看看他杀了多少人。

1380年,朱元璋先以谋逆罪处死了左丞相胡惟庸,后又借此来大兴党狱,把认为对朱姓统治有危险的功臣宿将,都被指为胡党案犯,灭族、抄家,足足牵连了有3万多人。1393年,朱元璋又以谋反罪处死大将军蓝玉,又以此罗织罪名,又杀了一万多人,两个案件合在一起,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胡蓝之狱”了。还有身冒百死、战功赫赫的大将军傅友德,他可是开国功臣;太子之师宋濂,朱元璋还曾称赞人家是“忠贤集于一身”呢;曾被朱元璋赞为“勋臣第一”的儿女亲家李善长,都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杀掉或赐死。

背疽

最狠毒阴险的手段要数杀徐达了!公认为功臣之首的右丞相徐达,跟朱元璋是一同起兵的同乡,几十年来出入战阵,屡建奇功,一直是明军的统帅。徐达对朱元璋,从来都是忠顺恭谨的。朱元璋找不出他的过失来治罪,竟趁徐达身患背疽忌吃鹅肉的时候,赐他一只熟鹅,徐达流涕而食,很快就毒疮发作死掉了。这真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啊”!

朱元璋就这样通过胡蓝之狱,枝连蔓引,几乎把开国功臣杀了个精光。他丧心病狂的屠戮,搞得人人自危。以至于京官每日早晨去上朝,不知能是否能够活着回来,总要先和妻儿绝别,交代好后事。这种绝别式的上班,也算朱元璋一朝所独有了。

性子仁弱的太子朱标,不忍心看到功臣们的悲惨下场,就劝谏父亲明太祖说:“陛下杀人太滥,恐伤和气。”到了第二天,朱元璋把一根长满尖刺的棘杖丢在地上,让太子捡起来,太子怕刺,面有难色。朱元璋一语双关的说:“棘杖有刺扎手,我替你把刺除掉,再交给你不是更好吗?”把功臣们比作棘杖上面的刺,难怪朱元璋必欲除之而后快。

不可否认,明太祖朱元璋有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他对推翻元朝的残暴统治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即位后又采取了一系列恢复和发展生产的经济政策,业绩十分显著,可以说让天下苍生,得以休养生息。但是为了保住朱姓的家天下,就冤杀许多开国功臣,梦想以此来保得大明江山永固,朱家子孙永享君临天下的最高权力,其卑劣狠毒之至的用心和手段,也留下了千古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