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标明,不同躯体共用一个大脑是存在的!

奥基夫的事大家都说的挺多了,毕竟他是最牛逼的。但是我更感兴趣的那对夫妻。今天我就说说那对夫妻的故事。大家有钱的捧个钱场,有人的捧个人场,谢谢了啊~~

一、 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个人和你一样

2014年诺贝尔的生物学奖(对我就说生物学就不说生理学和医学-,-)又颁发给了一对夫妻。这是诺贝尔奖历史上的第五对夫妻。第一第二对都是居里家的,第三对是科里家的,第四对是米达尔家的。除了第四对,其他的都是共同获得一个奖。

这人啊,一辈子能得一个诺贝尔奖也就足够微笑辞世了。更别说,是和自己的亲爱的一起得!哎呀妈呀,这简直就是夫妻中的战斗机啊!

那年得奖的莫索尔夫妇,都是搞神经科学的(是的不是搞神经病的)。俩人都是挪威人,在两座不同的北极岛屿上长大,一个叫……一个叫……那里好像没夏天,一年四季似乎都是冬天,冬天就没太阳,唯一的光线就是北极光了。奇怪的是,两个大科学家的父母都不是科学家,只是普通人。

俩人的缘分起始于奥斯陆大学。这可是挪威最大的大学,门前还有个易卜生的雕像,但是不要误会,易卜生不是奥斯陆大学的,这人根本就没怎么上过学……(好吧如果你不知道易卜生是谁也没关系这只是个路人)

大学生嘛,那时候俩人都比较迷茫,你说我以后干点啥呢?卖煎饼果子还是炸油条?但是很偶然的机会,俩人就突然见到了,然后突然就坠入爱河了。啊爱情的力量啊!我咋就没遇到这样的呢……

二、 连体婴儿的幸福你不懂

然后就是非常俗套非常老套的罗曼蒂克故事了。我肯定不会写这种毫无意义地卿卿我我的。氮素,简直太巧合了,这俩人都想成为科学家。于是一合计,我们研究大脑吧?于是世界上多了俩神经学家。

俩人估计是对自己为啥会坠入爱河感兴趣,于是把找出大脑控制行为背后的机制当成了自己的终生使命。于是他们找到了奥斯陆大学赫赫有名的教授皮尔褠德森(Per Andersen),请求跟着他做本科毕设。当时安德森正在研究海马体里的细胞,于是夫妻俩就决定研究一下细胞与行为的关系。安德森决定这个题目比较坑爹,明显不是本科生能做的,再说其他人也没做出来过。所以就没同意。但是这个时候,夫妻俩展现了自己将要成为科学家的潜质:你不答应,我们就不走了!球球你啊老湿让我们做吧……T.T不让我们做不让你下班-,-于是没办法,安德森给夫妻俩设置了一个题目,:在保持小鼠对环境信息记忆能力的情况下,你最多可以切除小鼠大脑海马体的多大一部分?

然后夫妻俩就陷入了一个名为“切切乐”的游戏……听起来好像有点残忍。但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他俩真的做出来了。他们发现,海马体的一侧在空间记忆方面要比另一侧重要得多,也就是说,海马体里面的细胞并非都是一样的,而是不同的,有不同的功能。就是这样的一个简单发现起始了莫索尔夫妇的科研生涯,这也许就是他们一生中最记忆深刻的科研经历了。毕竟那时候自己啥都不懂,其实摸索才是最有趣的。

1984年俩人大学还没毕业,那年我还没出生呢。俩人就携手跑到非洲爬了一次乞力马扎罗山(爬阿尔卑斯山也行啊又近又省钱要我肯定不去非洲真不知道他俩当时咋想的)。这乞力马扎罗山比较有意思,大家可能都看过《乞力马扎罗的雪》,知道这座山虽然是在热带然而山顶却终年积雪。所以就特别冷,爱德华莫索尔和梅布莱特莫索尔就在山峰顶上交换了戒指,但是冷啊(明显物理没学好),于是俩人就抖抖索索地摘下手套,抖抖索索地给互相戴上戒指,然后又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的速度,戴上手套……

俩人本科就结婚,一口气读完博士,跑到爱丁堡大学做了一会博后,又接到奥基夫的邀请去伦敦大学做访问学者。

我想他俩接到奥基夫的邀请应该挺激动的。毕竟奥基夫是这个领域的大牛,能去学几年肯定是好的。当然此时他们已经生孩子了……这就是,生孩子,要趁早。读博士,不耽误。

然后似乎就理所当然了。当时奥基夫已经在小鼠的海马体里发现了位置细胞,可以提示小鼠如何行进。莫索尔夫妇就一头扎进了研究里,从此不回头。

到了1996年,在一个特罗姆瑟的地方有一个叫挪威科技大学突然邀请他俩去做助理教授。要我说,找个教职其实不难,关键是你要先做出点东西。如果你博士啥都没做出来还想找教职,那是痴心妄想。这个邀请吧,让莫索尔夫妇心情很复杂,如同打翻了五味瓶一样。因为一方面挪威科技大学特别小,非常小,也不是什么特别有名的大学。并且在挪威又离欧洲的学术中心伦敦巴黎特别远。这种感觉就像原来俩人都是清华毕业的但是云南科技大学给他俩提供了一个教职……但是好处是挪威科技大学一次性就提供俩教职,并且专业对口,俩人在一起上班,这种机会说实话已经很难得了。更何况他们现在已经有了俩宝宝……为了宝宝也不能一直漂泊在外啊。

三、 白手起家才是最快乐的

于是莫索尔夫妇又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挪威。在这里,他俩白手起家,在一间地下室里建立起自己的实验室,甚至还有动物园(误)。到了特罗姆瑟之后夫妻俩第一件事就是研究一下,位置细胞到底是不是海马体里面的呢?然后他俩就把电极插到小鼠的脑子里,让小鼠在盒子里带着电极自由奔跑……(真的不疼吗)

几个月之后,他们发现,这个盒子好像太小了,应该找一个大盒子才能看出更大范围的大脑(总觉得哪里不对)。但是随后他们发现了一个灵异而令人震惊的事实,老鼠一边跑一边在大脑里画了一个六边形,就像蜂巢一样……

这个事情太不可思议了。箱子是四方形的,怎么出来的六边形呢?这种六边形只能是大脑自己制造出来的。然后莫索尔夫妇就将能够产生这种六边形的细胞称为网格细胞。在小鼠运动的时候,它大脑里有很多六边形,而且形状很稳定,并且相互重合。这个成果发表在了cell杂志上,也就是依靠这个成果让莫索尔夫妇分享了2014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不管怎么说,这可能是一个略显平淡的故事。毕竟幸福的家庭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才各有各的不幸。幸福总是平淡而真实的,就像这个故事里的夫妻俩,一起读大学,一起读硕士,一起读博士,一起做博后,一起做访问学者,一起做教授……几乎从他们认识开始就没分开过,这真令人羡慕。连体婴儿又如何?有一个人能和你一起分享快乐分担痛苦,才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啊!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也许吧。但是大难临头这种事总还是小概率事件。大多数生活都是平淡而且无聊的。正所谓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人生就是在平淡中度过的。但是如果能在这平淡中享受每一天的点滴幸福,这一生也就不虚度了。

参考网址:

诺贝尔奖得主夫妇另一面:不同躯体的一个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