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谈永生,谈死亡:死亡与死亡恐惧的价值

前几日,接连看到了几篇文章和报道,主要讨论的是,医疗相关技术的大发展大爆炸,仍然活着的我们在今生有可能看见人类进入半永生、甚至永生的阶段。这个消息是振奋人心的。永生,从古至今,海外国内,似乎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每个个体都在追求的。

可也有人在谈论,以后医疗技术能够支撑一个个体达到永生,但死亡应该是一个个体的权利,也应该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不可或缺的环节。若无死,生的意义又何在?

一、死(本能)也是人发展的内在动力

死亡,是每个人必须面对和经历的生命历程。到目前为止,人类尚未战胜死神,黑白无常依旧按照某一意志或规律要求,对每个个体的阳寿做出终结的动作。

那人终究走向死亡这一铁律为什么难以改变?

精神分析鼻祖弗洛伊德认为,所有生命的目标都是死亡。死亡的背后,是死亡本能在驱动着。生本能和死本能是人发展的两大基本本能与动力。死亡本能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要摧毁秩序、回到前生命状态的冲动。死本能,对外表现为辱骂、攻击、战争,对内则表现为自虐、自杀,对死亡的渴望。

死本能,它是与生本能同行的,死本能是生命活动真正要达到的目的。生本能必定和死本能同行,而且为死本能服务而已。

那为何人必须让自己走向死,而不是永生呢?弗洛伊德认为, 世界本来是无机的,生物(包括人类)的出现就是因为世界发生了变化,世界环境的变化使得生物有了繁殖的能力,也就是说有了生的本能。但真正先天存在的是无机的本性,死本能就是把人带向无机的,所以,生物的目标就是向死前进,生物的真正本能是死本能。“一切有机体的本能都是保守的,都是从历史上获得的,并且朝向回复某种较早期的状态”。也就是说,自然环境催生了包括人在内的有机生命体,给人类带了了生的本能,同时人来自原先的无机环境中,他本性属无机,想回到无机环境的内在需求,便是死亡本能,其生命最终的目标便是走向死亡。

二、死亡恐惧的消弱与价值

死亡恐惧是一种对于时间上具有不确定性同时又必将到来的死亡命运无能为力、惶恐不安的心理感受和情绪反应。死亡恐惧与自我意识相伴而生,成为人类无法根除的永恒的内在性焦虑。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人作为有机体的最终目标是回到无机环境中,但我们为何会怕死,会具有死亡恐惧?

世界万物都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生与死的矛盾斗争,是人发展达成目标的动力,这也是达到死本能目的途径的曲折性。

死亡恐惧既根源于他人之死呈现出的痛苦体验,也源于社会文化对死亡的回避与排斥。长期以来,由于民众重生轻死、好死不如赖活着、悦生恶死的心理,形成了回避死亡、拒斥死亡的社会文化传统。

这两种称之为经验性的恐惧和认知性的恐惧,但最本质的来源是对自我消失的未经验性:死亡对于人类而言是司空见惯的,但对于个体则是陌生的,无法被感知,也无法获得习得性经验。“由于死亡的‘不可经验性’或‘超验性’,使其成为不可能从根本上予以认识、理解、把握、掌控的某种充满神秘感甚至恐惧感的事情。

(一)影响死亡恐惧的因素

1.性别

一些研究发现女性比男性有更高的死亡恐惧, 另一些研究则发现男女在死 亡 态 度 上 没 有差 异。Cicirelli( 1999) 将死亡态度分成不同的成分,发现在濒死恐惧方面, 女性高于男性, 在对未知的恐惧方面,男性高于女性。

2.宗教信仰

宗教信仰具有超越和永恒的含义, 尤其在包含死后有来生的信念时, 能够缓解死亡的恐惧。

3.经济地位

现有的研究发现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死亡恐惧更低, 因为他们占有更多更好的物质资源、地位和服务,使他们对将来有更大的信心。

4.丧亲与社会支持

研究发现, 丧失孩子的老年人比没有丧失孩子的老年人有更高的死亡焦虑。实际上,很多在养老机构养老的人是因为即使在家也没有亲人照顾,他们的高焦虑水平与社会支持的缺乏有关。由于社会支持给人较高的安全感,有强大社会支持的人死亡恐惧也较低。

(二)死亡恐惧的削减

死亡恐惧是一种本体性恐惧,来自安全感、归属感、价值感的丧失,来自对意义的追问。归根结底,死亡恐惧无法消解,只能消减。人们通常通过,及时行乐、追求长生、建功立业、向内求生(正视死亡,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等方式来加以消弱死亡恐惧。

(三)死亡与死亡恐惧的价值

对于人来说,死不可避免。死亡恐惧并非是一种消极心理,它是人类一切活动和精神性追求的内在动力,恐惧死亡远胜于漠视死亡。

人生正是因为死亡的限制而成为一段有限的旅程。以终为始,以死观生,才能打破“明日复明日来日方长观念及拖延麻木状态。试图超越死亡恐惧的尝试直接关联人的价值预设及人生期许,迸发出积极的力量,使人保持对生命的省察与觉悟,拓展对自我的认识,完成对生命的超越。

但现在中国人的死亡观念和死亡质量都存在着不少亟需解决的问题。在接下来,我会继续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