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东西捻军分军是战略上的失策?

太平天国起义时期,捻军是纵横于中原的一支劲旅。

捻,由捻绳之意而来,即几股合为一股,团结起来力量大的意思。早在清朝嘉庆年间,我国北方就有捻子活动。

一八五二年(清咸丰二年),淮北地区的涡阳、蒙城、毫县一带遭受大旱饥荒,越来越多的受灾民众农民入捻。同年,捻子杨增等十八人去河南永城县“打捎”,被官府逮捕入狱。不久,毫县捻党首领张乐行率领一万多名捻子劫狱营救,名声迅速传开,各地的捻子迅速向张乐行处汇集。

次年,洪秀全命大将林凤祥、李开芳率军北伐,当太平军路过蒙城、毫县时,当地民众快速响应,捻子实力逐渐增强。

至一八五五年七、八月间,张乐行召集各路捻军首领于雉河集(涡阳)会盟,张乐行被推举为盟主,称“大汉明命王”,宣布信条,制定《行军条例》,分设黄、白、红、黑、蓝五色旗,五色总旗各设总旗头,即“大趟主”。

其中,张乐行任黄旗总目,苏天福、龚得树、韩老万、侯士伟分别担任黑、白蓝、红各旗的总目。

当然,总旗下设“大旗”,这是捻军的基本单位,头目称“趟主”;大旗下还有“小旗”,这是最基层的组织。

不要小看这五旗军制,它能将处于分散状态的捻军统一起来,成为北方反清武装的主力。

洪秀全病死后,太平军余部开始和捻军联结起来,组成以赖文光、张宗禹、任化邦等为首的一支新捻军。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全国各地的农民起义力量顿时失去了中心,开始彼此隔绝、孤立无援。

清政府加快了围剿新捻军的步伐。

为了摆脱困境,适应新斗争形势,新捻军由赖文光和张宗禹带领,曾两次分军又两次会合。

新捻军于1866年秋从山东返回河南,赖文光害怕孤军难以独立难持,就派张宗禹、张禹爵等率一部分新捻军往陕西、甘肃联合当地抗清回民起义军,战斗时也好互相照应。

自此,新捻军一分为二:由张宗禹、张禹爵领导的为西捻军;由赖文光、任化邦领导的为东捻军。

那么,为何说东西捻军分军是战略上的失策呢?

首先,就是捻军始终未能形成集中统一的领导和指挥,这在军事上就是流寇主义。

其次,忽视根据地的建设,盲目进军。

最后,分兵作战,指导盲动,最终被清军逐个击破,全军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