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最好的朋友——评《我们为什么不说话》

《我们为什么不说话》与我想象中颇为不同。我原本以为,这是一本讲宠物的书。

关于狗的,或者,最好,是关于猫的。

就在我们注意不到的地方,似乎只是一夜之间,猫们就控制了世界。虽然人多猫少,暂时没有办法人手一只,但不管是微博上、朋友圈里,还是现实生活中,“我喜欢猫”和“我准备养猫”的言论,无处不在。以至于,连我这样对宠物不甚在意的人,都准备买本书看看、钻研一下和猫的相处之道了。

但泰普·葛兰汀(Temple Grandin)并不这么认为,她传奇的经历决定了,她不可能只把心思放在讨好猫身上。

《坦普·葛兰汀》,以坦普·葛兰汀为原型的纪录片(图片来源:en.wikipedia.org)

泰普·葛兰汀是复杂的。她首先是一名自闭症患者,直到四岁才开始说话。自闭症是一种很麻烦的疾病,作为对比,儿科几乎是临床上最麻烦的一个岗位,因为婴幼儿不会说话,不能准确描述自己的病情,医生的诊断完全依赖于自己的经验;而自闭症患者,即使到了成年,仍有可能会出现交流问题。除非他们自己开口,不然我们压根没办法知道他们在想些什么——问题就在于,他们本能地不愿意开口。

自闭症分类

其次,她曾经是一名问题学生,暴打嘲笑自己的人;她崇拜过斯金纳,拿到了心理学学士学位,但她对动物的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动摇了行为主义理论的根基;此外,她还是一名发明家、畅销书作者、动物行为顾问,她呼吁更为人道的宰杀方式,也赞同充分利用粉红肉渣,以减少食物浪费……[1]

坦普·葛兰汀发明的减压设备(图片来源:en.wikipedia.org)

这样的人,会写一本什么样的书呢?

《我们为什么不说话》一共七个章节。第一章是作者自述,“我”的个人经历,“我”为什么对动物产生兴趣,“我”提出了哪些假设、又是如何验证这些假设的;第二章到第五章,是各论,分别讲了动物的视觉、情感和进攻性;最后两章则关注动物的思维方式与杰出才能。

《我们为什么不说话》(图片来源:douban.com)

老实说,在读完第一章以后,我几乎准备放弃这本书了。一方面,正如前面说过,我原本以为这是一本关于猫的书,然而第一章的主角,是马和牛。虽然我小时候曾经在奶奶家住过一段时间,但是,即使那个时候的农村,马和牛也已经不太常见。我不了解这些庞然大物,说不上有什么兴趣。另一方面,葛兰汀认为,动物和自闭症患者有诸多相似之处,并且呼吁更为人道的宰杀方式,这是我所不能接受的。

因为专业的关系,我反感任何疗效不够确切的治疗方式,“和动物接触可以缓解自闭症病情”,在我看来,简直就是胡言乱语。至于说,“更人道地宰杀动物”,为什么呢?何必呢?这难道不会增加消费者的成本吗?有研究显示,在加利福尼亚州通过了更为人道的养鸡方案以后,加利福尼亚居民平均为每打(12个)鸡蛋多花0.48~1.08美元……[2]

坦普·葛兰汀(图片来源:washingtonpost.com)

不过,坦普·葛兰汀折服了我。评价一本书,有三个标准——逻辑、事实与语言。在每个章节里,坦普·葛兰汀都先提出了自己的假设,接着运用大量例证证明自己的观点,这些例子,有些是实验,有些来自于别人的书籍,还有一些取材于自身经历;而她的论述方式,总是很温和,一点也不急于说服读者。她有一种“顽固”的信念,“只要我把话讲清楚,别人就会认同我”。

正是在听她讲话的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我一直没有平视动物。不仅是我,我们所有人,似乎都有把动物过度拟人化的冲动。当我们看到一只鸟绕着死去的同伴跳舞的时候,我们总是断定,那是一种哀悼;当一群海豚追逐另一个海豚的时候,我们又想当然地认为,它们是在嬉戏。我们希望动物跟小孩一样,该乖巧的时候就乖巧,该调皮的时候就调皮,该面无表情、默默忍受的时候,就面无表情、默默忍受。

这是不对的。

动物和人之间,当然有很多共同之处。第二章到第五章讲述的,就是这些共同之处。

首先,高等哺乳动物,马、牛、羊、狗、猫等,其大脑结构都和人类相似,分为三个部分。居于底层的是爬行动物脑,负责控制呼吸、心跳等基本生理需求;居于中间的是旧哺乳动物脑,负责处理情感。最高级的是新哺乳动物脑,正是因为它,人类才有了语言和理智,而非灵长类动物的虽然没有进化出智力,却也或多或少有一些新哺乳动物脑。

其次,动物和人类处理情感的机制也颇为相似。

比如,人脑内有一个内啡肽系统。所谓“内啡肽系统”,就是说,在特定情况下,它会被激活,释放与吗啡相似的化学物质。和别人互动,就是这样一种激活机制。正常情况下,我们总是渴求与别人交流,因为内啡肽的释放,会升高体温、减轻疼痛,营造一种幸福的感觉。反过来,如果一个人体内的内啡肽水平过高,那么,他的社会交往动力,可能就会下降——因为他不需要通过这种方式获取快感。

动物实验也证明了这一点。接受了内啡肽抑制剂的动物,社会互动的欲望会上升。

运动也可以激活内啡肽系统(图片来源:unexplainablestore.com)

最后是社会层面的,小孩子会学习,动物也会。从小就住在实验室里的猴子,因为没遇见过蛇,所以不会怕蛇,但是在给它们播放一段影片,让它们意识到“有猴子会怕蛇”之后,它们也会跟着害怕起来。所以,如果你有一只特别害怕汽车的狗,见到汽车就狂吠不止,那么,最好的应对方案,不是处罚它,而是让它跟不怕汽车的狗接触。

当然,动物毕竟不是人。动物总是过度关注细节,动物具有一些我们所没有的杰出才能,比如,有些狗在稍加训练之后,可以嗅出癌症。因此,对待动物要学会“换位”,站在它们的角度思考问题。

葛兰汀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要空运自己的宠物狮子,因为他会在旅途中休息,而休息需要枕头,所以,他认为,要为狮子准备一个枕头。结果呢?狮子以为枕头是食物,于是吃掉了枕头,死于非命……

作为自闭症患者,葛兰汀分外了解不懂换位思考的坏处,因为,在她的成长过程中,有太多被当作普通孩子的经历。人类体内,有一组特殊的神经元,叫做镜像神经元。镜像神经元的作用,跟镜子差不多。看到别人微笑,我们会觉得开心;看到别人难过,我们会跟着难过;别人呕吐的时候,我们也会跟着恶心。这种机制是进化的结果,对生存有着莫大的意义——上古时期的人类,实行的是聚餐制,当一个人呕吐的时候,意味着食物出现了问题,不懂跟着呕吐的人,都会被淘汰掉。

但是,在面对特殊群体的时候,比如动物,比如自闭症患者,这种镜像互动可能会起到反效果。作为普通人,除非经过系统学习,不然,我们很难真正理解猫的行为;面对自闭症患者的时候,我们也没有权利要求他们跟我们一样,渴求拥抱,或者,回应父母。

非不为也,实不能也。

“想当然”有时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书中提到,一位女士养了一群切萨皮克海湾猎犬。狗是社会性很强的动物,当两只狗相遇的时候,它们就会想办法确立彼此的地位。所以,这些猎犬自然而然地形成了自己的秩序,两只高高在上,处于支配地位,三条居于中间,还有两条位于底层。这位女士不愿意看到这样的“阶级分化”,于是,她对居于底层的两条狗格外关系,总是宠爱有加。这一举动引起了“支配者”的不满,它们展开了疯狂的攻击。结果,这位女士不得不把在争斗中受伤的三条狗都安乐死。

切萨皮克海湾猎犬(图片来源:chongbaoge.com)

面对自闭症儿童的时候,也必须注意,尽量不要“想当然”。有些自闭症儿童具有杰出的才能,有些则没有。不管哪一种,他们都是其父母的珍宝。一味要求他们正常、忽视疾病规律,可能会酿成家庭悲剧。

坦普·葛兰汀在TED(图片来源:ted.com)

推而广之的话,我们难道可以跟抑郁症患者说“你为什么不开心一点”吗?难道可以跟正经历悲痛的朋友说“你应该尽快走出来”?

“每个人都值得特殊以待”,我想,这才是这本书的深层内涵。毕竟,人才是人最好的朋友。

参考文献

[1] CARMAN T. Animal scientist Temple Grandin supports ‘pink slime’[J]. Washington Post, 2012.

[2] MALONE T, LUSK J L. Putting the Chicken Before the Egg Price: An Ex Post Analysis of California’s Battery Cage Ban.[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 Resource Economics, 2016, 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