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往日的辉煌:盘点那些活跃在奥运赛场上的冷兵器

如今的战争已经与冷兵器渐行渐远,但是冷兵器并未完全远离我们。之前我曾经给大家盘点过依然活跃在警界的古代兵器。实际上,除了在治安方面之外,冷兵器在体育界显然更加活跃,很多冷兵器使用技艺都成为今天重要的体育项目,咱们数都数不过来。

在种种现代运动会中,奥运会毫无疑问是影响力最大的一个。今天,就给大家盘点一下,四种活跃在奥运赛场上的冷兵器。

一,希腊时代的遗风:标枪。

在上古时代的希腊半岛,也有一个列国一起举办的奥运会。最早的上古奥运会只有一个项目,那就是光着身子赛跑。到了公元前708年,上古奥运的项目增添到了五个,其中就含有标枪。

▲现代标枪

▲古希腊的标枪

在上古时代的欧洲,标枪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武器,典型如后来的罗马帝国,标枪是他们发挥战斗力的关键武器。古代的标枪侧重于杀伤力,做的非常厚实,故而投掷距离不会太远。

比如罗马人的重型标枪,即使在最强壮的士兵手上,也只有二十多米的射程。即使是轻型标枪,最多也只能投射到五十米的距离。但是在这个距离内,标枪足以穿透盾牌、刺破铠甲。

▲标枪是罗马士兵的标配

如今的运动标枪早已不考虑杀伤力的因素,比赛的考核完全以远近为标准,而且允许投掷者进行助跑,而不像古代士兵那样只能立定投掷。现代标枪项目有个永久记录,104.80米。在这之后相关部门考虑到安全问题,重新规定了标枪器材的重心位置,限制了标枪的滑翔性能。改革后的世界纪录为98.48米,至今尚无人突破百米大关。

二,已经翻天覆地的射箭运动。

射箭这项运动的历史可以说不下一万年了,但是今天奥运会上的射箭项目,却可以说是一种新兴的现代运动。

至少在三千年前的周代,咱们中国就有了相当成熟的射箭比赛。在1900年的夏季奥运会上,射箭成为表演项目,1908年,成为正式比赛项目。说起来已经有一百多年了。但是当时奥运会上所使用的弓,按照今天的标准应当算作传统弓。

▲1908年伦敦奥运会的射箭项目,当时使用的是传统弓

1924年,奥运会取消了射箭项目。但是射箭项目却并未停止发展的脚步,为了提高精度适应竞技体育的规则,出现了现代竞技反曲弓,传统弓被淘汰,逐渐成为单独的运动项目。

到了1972年射箭项目重新回到奥运赛场的时候,所使用的便是竞技反曲弓,并非当年的传统弓。从这个角度上说,现代奥运会上的射箭项目,历史还不到五十年。

▲传统弓最后一次参与现代射箭项目,1967年的射箭世界杯

▲自1972年起,奥运会使用的是竞技反曲弓,而非百年前的传统弓

今天的竞技反曲弓可以说是现代科技的结晶,就连弓把都是结合空气动力学设计的。竞技反曲弓上有很多附件,比如响片、平衡杆、瞄准器等等,一切为了射准而设计。

相比之下,传统弓只有一个弓身加个弓弦,构造简单,精度明显弱于竞技反曲弓,训练难度也更大。

▲竞技反曲弓的各种配件

▲传统弓只有一弓一弦

奥运射箭项目所用的箭讲究也不少。箭杆大多采用“碳包铝”工艺,不仅一致性高,而且呈流线型飞行阻力低;箭头大多为钨合金制成,倒不是为了穿透力,而是钨钢的密度高,可以让箭获得很好的重心位置;箭羽也采用现代材料制成。

这样的一支箭自然是价格不菲的,以较为常见的易斯顿X10箭为例,单支价格普遍在250元左右。

▲采用碳包铝工艺的箭杆

三,最特殊的击剑:佩剑。

佩剑、花剑、重剑,三者被统称为击剑项目。但是就从武器的角度分析的话,这三者其实应当分为两类,故而分开介绍。

三者之中,佩剑最为不同。在英文中,佩剑被称之为saber,原意指的是近代骑兵军刀。可见佩剑虽然算作击剑一类,但是其源头是近代的军刀格斗术,而非剑术。

在二十世纪初,骑兵军刀普遍设计得又细又直,造型特别像剑,但依然为单刃,典型如美军的骑兵刀“巴顿剑”。这就不难理解为何现代奥运会项目所用的佩剑也是直的。

▲美国M1913式骑兵军刀,即“巴顿剑”

今天奥运会所用的佩剑重量小于500克,长度在105厘米以内,和真正的军用佩剑和早期奥运会所用佩剑比起来纤细了许多。

但是,今天的佩剑依然是“单刃直剑”,而且其护手也和其他两种剑不同,花剑和重剑的护手都是圆盘状,像个小盾,而佩剑则是军刀一样的护指,可以保护手指不被劈中。

▲佩剑的护指

▲花剑的护手

▲重剑的护指

而且在比赛规则中,三种击剑项目中只有佩剑的劈砍可以算分。甚至实际比赛中,选手的劈砍得分往往要多于刺击得分。最有意思的是,为了传承马背对决的一些传统,佩剑比赛中,击中腿部并不算分。

▲佩剑比赛

总之,目前通行的中文将saber翻译为佩剑,其实也有失偏颇,翻译为“军刀”似乎更为合理。

四,重剑和花剑。

佩剑其实是刀,而花剑和重剑都是名副其实的剑。

虽说这俩种剑规则和造型不同,但其实都起源于近代欧洲的迅捷剑。古代的迅捷剑大约1300克重,即可以用于战争,也可以用于决斗。后来,伴随着剑逐渐脱离战场,完全成为决斗和比赛的用具,迅捷剑发展出一个分支——小剑,重量减轻到900克以内。

▲迅捷剑

▲小剑

到了十九世纪,击剑运动逐渐成熟。保留的迅捷剑发展成今天重剑,小剑发展成今天的花剑,并沿袭了之前的一些规则,在外形上也可以看出明显的继承关系。

佩剑变得细长,归根结底还是为了适应竞技体育的规则,毕竟不用考虑杀人,只要点到身上就算分,何必做的那么重?所以,奥运会击剑所谓的重剑也并没多重,全长110厘米以内,重量不超过770克。这个规格放古代,已经算轻剑了。

▲重剑比赛

重剑剑身的截面接近三棱形,是没有剑刃的,故而劈砍不算分,只有刺才算分。不过,重剑的有效部位最多,只要是刺,击中哪儿都算分。

而花剑则更轻,总长也是110厘米内,但是只有不到500克。花剑剑身的截面接近长方形,也没有刃,故而劈砍也不算分。花剑的有效部位最少,只有击中头部和面部才算分,而且对刺击的力度还有要求。

▲花剑

▲花剑比赛

尽管这些家伙估计再也没有机会出现在战场,但是在运动方面,它们依然发挥着自己的作用。甚至,它们的辉煌丝毫不亚于当年在战场上的风光,依然在磨砺着我们人类的体格和意志,只是换了更加和平的方式。

注:本文作者毛锥。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