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女子节后返工途中突然死亡,禁食十几小时惹的祸?


广西女子节后返工途中怕晕车,禁食十几小时导致身亡?

媒体报道,广西一女子春节后离乡返工途中因为怕晕车,提前十几小时没有吃东西。途中在一高速服务区突然倒地死亡。

目前媒体将该女子死亡原因归于禁食十几小时所致,真的是这样吗?

从目前有限的公开信息看,该女子突然倒地,没有伴有其他症状。因而,几乎可以确定这又是一例心源性猝死案例,其死亡与“禁食十几小时”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更不存在因果关系。

事件回顾

据报道,2月22日,上午10点左右,汕昆高速往广东方向广西贺州市钟山县同古服务区一位前往广东肇庆务工的姓石女子在高速服务区突然倒地死亡。

据来源不详的说法,该女子因为怕晕车,已经十多个小时没有吃东西。

同样据来源不详的说法,该女子除患有高血压外,没有其他病史。

但是,至少有一点可以确定,新闻中“出镜”的男“家属”并非真家属,仅仅是一位司机(无论是顺风车还是搭乘的黑车)。因为,该男子最开始向警察报告的是“他车子的后排有乘客晕倒”,而且对患者病史一无所知。

目前尚不知道同行者有没有患者真正得到家属,因而目前的信息可信性并不高。

但是,从事发视频中提取的一些信息可能更可靠。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直到120急救车到达之前,现场目击者并没有采取心肺复苏措施。因此,新闻中所谓“经过半个小时的紧急救治”其实毫无意义。

我们知道心跳骤停后,脑缺氧超过4分钟可以导致不可逆性损伤;超过10分钟,复苏成功的机会几乎等于零。

从女子倒地后拨打急救电话,到120急救车到达高速公路服务区的时间超过5甚至10分钟是很正常的。因此,医院急救对于院外心跳骤停来说只不过是镜月水花,这也是世界上一直在强调目击者第一时间进行心肺复苏的原因。

心源性猝死的危险因素

猝死,在人群中并不少见,近9成是由于心跳骤停,称心愿性猝死。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无论是否存在已知的心血管疾病,在发作后1小时内死亡称心源性猝死(SCD)。

综合来看,欧美国家报道的一般人群中年发生率约千分之一,而且每年的发生率是相当恒定的。

比如,3亿人口的美国,每年发生医院外心跳骤停18~45万,大致在30万~40万之间。由目击者第一时间进行心肺复苏的比例约45%,最终救治成功率(活着出院)稍高于10%。

我国2009年报道的北京、广州、盂县和克拉玛依等四地总发生率在千分之0.4。零星的复苏成功率报告“稳定”在1%以下。关键因素就是目击者第一时间进行心肺复苏的比例极低。由于人们几乎都没有接受正规培训,有效的心肺复苏操作更少。

至于“原因”方面,我国媒体往往总是将与猝死发生在时间上相近的某个事件作为直接原因,比如该事件中“禁食十几小时”,很多猝死中的加班、过劳等。

事实上,心源性猝死的原因基本上就是心跳骤停,几乎都具有明显的或潜在心脏病。

但是,即使是这些心脏病也仅仅是危险因素。

心源性猝死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

1.年龄。年龄是心源性猝死首要危险因素,随着年龄增加,猝死发生率急剧升高。

2.结构性心脏病。冠心病或心力衰竭是心源性猝死的首要危险因素。冠心病患者发生猝死的风险增加2.8?5.3倍,心力衰竭增加2.6?6.2倍,心肌梗塞后风险增加4?10倍,尤其是心梗发生后的第一个月内。

对于年轻人来说,最主要的是肥厚性心肌病。

3.冠心病相关危险因素。整体上,心源性猝死者约80%患有冠心病,冠心病患者约50%机会以猝死的形式结束生命。

因此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也是就是心源性猝死的危险因素。这主要包括,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肾功能不全、肥胖和吸烟。

4.功能性心脏病。有少数心源性猝死的年轻人可以发现存在心肌电生理功能异常。虽然,是不是采取心电图进行猝死风险筛查方面还存在争议,但是,在标准12导联心电图上测量心率、QRS时限、QT间期和早期复极的确可以作为评估风险的危险因素。

另有约5%心源性猝死找不到存在心脏病的证据

5.饮食营养因素。 某些饮食或营养因子在心愿性猝死发生中存在一定意义。比如,n-3多不饱和脂肪酸、酒精、镁等。

没有证据证明本新闻中被作为原因的饱食还是空腹是心愿性猝死的危险因素。

心源性猝死的触发因素

心源性猝死的发生还可能与其他一些因素存在相关性。这些因素连危险因素都算不上,只能算是可能的触发因素。包括:

1. 时间周期性因素。研究发现,心源性猝死具有一定的昼夜节律性,高峰常发生在上午6点到中午12点。而且,上午的这种高峰可以被心得安等β-受体阻滞剂所预防,说明是上午交感神经系统过度活跃有关。


季节周期方面,冬季是心源性猝死发生高峰时期。

另外还发现,心跳骤停还与星期周期有关,周一最高,周末最低。这可能与人们每周不同时间的情绪变化有关。

2.体力活动。中等量体力活动降低心脏病事件和心源性猝死风险。但是,剧烈运动似乎对心跳骤停具有一定的触发效应,尤其是在男性。

这也是有人主张对于参加剧烈,尤其是竞技性运动的运动员进行危险因素评估的原因。

3.心理因素。大量研究发现,较低的社会经济地位、抑郁、焦虑、孤独和心理压力都与心源性猝死风险增加有关。

尤其是像遭受地震或战争等灾害,配偶死亡和失业等强烈压力冲击,心源性猝死风险都显著升高。

民间说的“气死人”还是有一些道理的。

4.遗传因素。一些与心源性猝死发生相关的心律失常具有一定遗传倾向。

另外,心源性猝死也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

面对猝死,我们能做什么?

综上分析,新闻中石姓广西女子的死亡不过是每天都在发生的众多心源性猝死事件中的一例,与空腹十几个小时完全无关。

相反,从有限的公开信息看,该女子较为肥胖,存在高血压病史,这都是心源性猝死的危险因素。而事件发生在冬季和上午10点,也是心源性猝死容易发生的危险时间。

抛开该具体事件,人们更关心的是我们怎么做才最大限度预防心源性猝死的发生?

从上述分析来看,心源性猝死相关的多数危险因素和触发因素都是无法消除和完全避免。比如,遗传性疾病,祖宗并非自己可以选择的;比如,发生时间的危险性,我们不能跳过冬季和上午的时间;再比如,情绪和压力因素,我们不可能摆脱七情六欲,创伤性应激事件也不是我们可以选择;甚至,体力活动都是生命的最基本活,伴行我们的一生。

因此,我们能做的,几乎只有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预防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

具体的措施也都是老生常谈,就是针对性控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包括:

控制高血压

控制高胆固醇血症

控制糖尿病

控制肾功能不全

预防和控制肥胖,保持健康的体重

积极的体力活动

保持健康饮食

戒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