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人是怎么拍抗日神剧的?被推上神坛的《鸣梁海战》多考究?

编者按:朝鲜王国时代的水军将领李舜臣,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谓是大名鼎鼎。虽然历史上朝鲜半岛有过许多的政治名人和名将,但是韩国人对于李舜臣的迷之偏爱,使得他如今被推上了无可置疑的神坛。在2014年上映的古代战争片《鸣梁海战》,可谓是将韩国人对于“李舜臣”的造神表现的淋漓尽致。那么这部电影,在历史考证方面,又是一个怎样的水准呢?

《鸣梁海战》海报

《鸣梁海战》主体的剧情较为简单,基本就是在漆川岛海战之后,原本强大的朝鲜水军遭遇重创,因此不得不召回此时被下狱的李舜臣。明白海上防御重要之处的李舜臣,决心依靠仅剩的12条板屋船,与来势汹汹的日本水军决一死战。

电影中的鸣梁激战

公平地说,韩国拍摄海战题材的作品可谓是得心应手。为了拍摄这部电影,道具组更是直接做了一个板屋船的实体模型。

电影中的板屋船

其实,提到李舜臣和其所率领的水军,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那个著名的朝鲜龟船。但在朝鲜当时的水军中,真正担当主力的,并不是李舜臣所发明的龟船,而是许许多多的板屋船。板屋船是一种吃水较浅的大型平底船。它和日本当时的主力战船关船一样,都属于一种近海战斗的船只,在外形上多少有一些相似。不过和日本的关船相比,板屋船作为朝鲜水军的主力船只,它要大得多。在万历朝鲜之役和后来17世纪时期,板屋船一般全长有26·13~27·03米。在朝鲜西部近海多礁石的环境下,板屋船的大小绝对称得上惊人。不过,上下组装的船体结构降低了板屋船的强度。当时,一艘板屋船上一般配有18~22副弓箭,10~14条火铳或火枪,24~26门中小型火,100~120船员。

古画中的板屋船

庞大的船体和如此之多的负载,造成的一个结果是,板屋船的行动其实非常缓慢。电影中,板屋船那近乎机械动力一般的速度,在历史上自然是天方夜谭。在漆川岛海战中,板屋船幸存了12艘,依然足以构成强大的战力。影片中,李舜臣下令旗舰抛锚应敌,并利用漩涡阻碍敌军的战术,实际上正是针对板屋船笨重,以及船载火炮难以有效杀伤敌军的的弱点,而采取的战术。

电影中板屋船载员

载员量巨大的板屋船

电影中的火炮,虽然它很迷的射程是一个槽点,但是只是能够对敌舰进行阻碍的威力,还算是还原

与同时期的欧洲和明朝战舰相比,板屋船称得上是皮薄馅大,但是日本在这一问题上,比朝鲜更糟。当时,组成日本主力的战舰主要分为三种:作为大型战舰的安宅船;数量最多的关船;充当侦察和传递消息的小早船。有关于安宅船的记载,最早可见于14、15世纪。它一般大于板屋船,但是缓慢的航速,以及缺乏有效的重火力,使得安宅船实际上战斗力并不比板屋船好到哪里。

电影中的日本舰队,领头的便是一艘安宅船

安宅船,主要作用更多的是作为旗舰

在电影中出现最多的,则是日本的关船。关船最早,是濑户内海地区的海贼设置关卡,强行向海商收税时所用的船只,因此被称之为关船。电影中重要的反派人物来岛通总,便是出身活跃在濑户内海的著名海贼——村上水军。

身着迷之大铠的来岛通总

电影中的关船

关船的船型小于板屋船和安宅船,但是与之相对的,关船无论是灵活性还是航速都比前两者优秀。但是关船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这种船一旦遭遇碰撞,就很容易造成严重的船只受损。因此日军在行动时,往往每艘关船之间都会保持一顶的间隙。电影中,李舜臣一开始采取扰敌,以及后面用板屋船碰撞的战术,实际上是可行的。影片对于当时日本水军的几种战术也都有较好的复原。甚至片方还考证过一些村上水军所独有的战术,并在电影中成功复原。

火绳枪射击

火绳枪在日本也被称之为铁炮,在当时的万历朝鲜之役中,日本铁炮可以说是日军最具杀伤力的武器。它同时也是当时日本水军的主要武器。不过村上水军由于战术更多是接舷战,因此铁炮的使用在桃山时代之前其实还是比较少的。

大筒

很长时间,大筒一直被一些人误以为是火炮。其实火炮在日本应该被称之为“国崩”。大筒作为一种火力支援武器,在陆上以及海上都有使用。当然就如电影中,日本的铁炮竟然打不穿朝鲜木质的盾牌一样,电影中大筒的威力,也被导演刻意削减了。

电影中的烙培玉

烙培玉

所谓烙培玉,是当时濑户内海地区一种比较常用的海战武器,无论是村上水军还是毛利水军,都对于这种近战武器情有独钟。这种武器的功能类似于中国的“震天雷”,也就是一种简易式手雷,在作战中,点燃引信,然后投掷到敌方船上。不过历史上的烙培玉个体,相对于电影中的较小,因此使用时大多是会将几个烙培玉绑成一束,或者直接通过大筒击出。不过由于这种武器的威力较小,因此根本不足以对船体进行大的破坏,所以大多是用来杀伤甲板上的船员。

接舷战

接舷战可以说算得上是世界上所有海盗们的看家本领。就如电影一开始那样,一个日本海军将来岛通总被“污蔑”为海贼王,当时日本的水军,几乎都有着海贼的背景,因此对于接舷战也是得心应手。再加上日本军舰普遍缺少远程打击的火炮,因此对于他们来说,接舷战更加有利于发挥他们所擅长的铁炮、烙培玉等武器。加之朝鲜水军一方在近战肉搏方面的缺陷,这就更使得日军习惯于使用接舷战。当然,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赫赫有名的龟船,之所以上面会有大量带钉的铁甲,正是对于日军接舷战的防御。事实证明,这一方法的确非常有效。

电影中正在建在的龟船,可惜最终惨遭叛徒付之一炬

总的来说,导演还是非常用心地想要拍摄好这部电影。虽然电影中的许多细节,都有瑕疵。比如两方战舰几乎逆天的航速,火绳枪和火炮不科学的射程,结实到魔幻的船体,以及朝鲜水军一方,竟然在海战中身着重甲。但总的来说,导演在这部电影中,也已经算是用心,毕竟万历朝鲜之役题材的海战电影,甚至说关于整个16世纪的海战题材电影,都实在太少太少。

最后电影评分环节

对朝鲜和日本两方的船只还有战术复原,

但是许多的细节和常识性错误:2分

前半段大量拖慢节奏的抒情和主角出色的演技:1分

后半段虽然精彩,但是却节奏混乱的大决战:2分

贯穿全剧的对“恐惧”和“勇气”的精神表达和成功渲染:4分

总分:9分 选择观看

《启示录》海报

最后要为大家推荐的,是由梅尔·吉布森执导,达莉亚·赫尔南德兹,鲁迪·杨布拉德等主演,于2006年12月08日在美国上映的电影《启示录》。这部电影是以行将崩溃的玛雅帝国作为背景,算得上是关于印第安国家战争题材中,难得可贵的佳作。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时之沙,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