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又丑又吓人的史前动物,除了恐龙,你可能都没见过

地球经历了漫长而动荡的历史。宇宙是在 140 亿年前形成的,而我们的星系大约在四亿六千万年前就形成了。地球的起源也可以追溯到那个时候。

最早的生物很简单,直到 1,000 万年前,地球才开始出现最早的生命形式。更复杂的生命形式在 2,500 万年后又出现。下面 TechPunk 为大家搜罗了 10 个奇怪的史前生物。

蛇颈龙属(Kronosaurus)

蛇颈龙是已灭绝的蛇颈龙属海生爬行类的统称,属调孔亚纲鳍龙目,是一类适应浅水环境中生活的类群,个体较大,且长颈,因以得名。

从三叠纪晚期开始出现,到侏罗纪已遍布世界各地,白垩纪末灭绝。蛇颈龙体型硕大无比,是海洋中的霸王,与鱼龙类一起统治着中生代的海洋。

蛇颈龙属为来自澳大利亚的早白垩世上龙,长约 12 米,仅头骨即占去约 3.7 米。

该属动物具有宽而扁的身体、较短的尾,颈部长而可弯,鼻孔远在后面,位于眼附近,腭几乎是硬的,腭生有长的尖齿。很可能通过摆动头,穿过鱼群而摄食,显然能使用其桡足,向前或向后游泳,甚至以身体为轴而侧旋。

其演化历史的早期,分成两个主要类群︰上龙短颈类型,颈短、头细长;薄片龙,头较小,颈长似蛇,可以作很大弯曲。后来的演化,以体积极度增大为标志。

加州剑齿虎(Smilodon fatalis)

加州剑齿虎是大型猫科动物进化中的一个旁支,生活在距今 300万~1.5 万年前的更新世——全新世时期。加州剑齿虎拥有比现今任何猫科动物都要强壮的前肢。

剑齿虎和老虎并为"兄弟",也就是说,老虎的"大哥". 剑齿虎虽然离我们很远了,但它的’兄弟'却依然存在。 剑齿虎生活大约 300 万年到 1 万年前,它的体型很大,而且它的牙齿有 120 毫米左右。

剑齿虎生活在北美或非洲地区,它们的猎物以非洲大陆的同类为食,那时候的同类是现代的 1 倍多。再大也能制服它,剑齿虎的前肢肌肉发达,威力无比,在扑食猎物当中只靠前肢的力量把它弄倒。

它有一副致命的武器就是它的牙齿。120 毫米的牙齿刺入动物喉部,不到 1 分钟中,猎物立即死亡。它是史前最大的猫科性动物。

剑齿虎属在早更新世灭绝,其原因可能是表亲刃齿虎属和后代锯齿虎属竞争和气候变化的关系,此后刃齿虎和锯齿虎成为了冰河时期的主要大型猫科动物。

史前“食人鱼”(piranha)

曾有研究表明,1,000 万年前海洋里存在一种史前“食人鱼”,它咬伤人的威力比恐龙王还要猛烈。这种恐怖的深海怪物是水虎鱼的古代近亲,它如剃刀般锋利的牙齿和强劲的下巴比以鲸鱼为食的鲨鱼还要强大。

巨型食人鱼重 9.98 千克,它能够像现代水虎鱼一样剪切软组织,同时还能够刺穿硬硬的壳并使骨骼破裂。

它的牙齿武器可以与 5,000 万年前称霸陆地的恐龙王以及其它恐龙物种相媲美,甚至可以与 4 亿年前海洋猎食者、重达 4 吨的邓氏鱼(Dunkleosteus terrelli)同日而语。

科学家计算出食人鱼的咬合力大约在 1,240 牛顿至 4,750 牛顿之间,即相当于 127 千克至 485 千克,还可能更多。而之前的研究估计恐龙王的咬合力大约为 13,400 牛顿,相当于 1,361 千克的力。

巨型食人鱼和现存的黑紫罗兰食人鱼是肉食性食人鱼中,拥有最强大咬合力的生物。这些巨型捕食者包括巨大的以鲸鱼为食的巨牙鲨(Carcharodon megalodon)和四吨重的巨型邓氏鱼。

当科学家将鱼类体积大小因素也考虑进去,在与梭鱼、锤头双髻鲨和大白鲨相比较,食人鱼也以绝对的优势压倒后者。

奇虾(Anomalocaris)

5.3 亿年前的海洋中,最凶猛的捕食者莫过于奇虾了。

它有一对带柄的巨眼,一对分节的用于快速捕捉猎物的巨型前肢,美丽的大尾扇和一对长长的尾叉。它虽不善于行走,但能快速游泳。

25 厘米直径的巨口可掠食当时任何大型的生物,口中有环状排列的外齿,对那些有矿化外甲保护的动物构成了重大威胁。

这是一种攻击能力很强的食肉动物,它的个体最大可达 2 米以上,而当时其他大多数动物平均只有几毫米到几厘米。

1992 年帽天山北坡修筑公路,推土机推出了一个巨大的断面,给了奇虾化石被发现的机会。第一块标本在发现之初只有前附肢的末端露了出来。

第一块奇虾标本的现形,又引出了第三块完整奇虾的问世。其实,这“第三块”奇虾化石早在 1990 年就已被南古所的朱茂炎采集回来,但当初它怪异的形体让人迷惑,因而被冷落在办公室的托盘中将近 2 年。

奇虾的食谱可能包括其他的食肉动物。它那么大的身圞体,那么大的嘴巴,还有那样一对大的捕捉器官,可以捕食当时最大的活物,绝对不会只吃处于食物链最低位置的生物,因它爪太粗,抓取微小食物反而不是那么容易。

没有人会认为,在当时的海洋中,奇虾不是“适者”。它可以称得上是海洋中的“巨无霸”,处在食物链的顶端,能够轻而易举地猎获足够的食物,却没有其他生物可以威胁它的生存。

但是,就像在陆地上曾经占统治地位的恐龙一样,奇虾也早已绝灭了。究竟它是在什么时候,因为什么永远从地球上消失的?这是又一个没有解开的谜。

风神翼龙(Quetzalcoatlus)

风神翼龙是一种翼王龙,也叫披羽蛇翼龙,生存于晚白垩纪,约 8,400 万年前到 6,500 万年前,风神翼龙翼展超过 15 米长,它是人类已知最大的飞行动物。

它是先进而缺乏牙齿的翼龙类。 科学家猜测,这种远古动物可以在湖面和海面上飞翔掠去,从水面上捕鱼,与现今的海鸥十分相似。

经过研究,科学家推测出神龙翼龙家族中体型最大的风神翼龙体重是 250 公斤,翼展达到 10 米以上,身高相当于长颈鹿。

此外,神龙翼龙的足部非常小,很难在海水中捕食或捕抓泥沼中的猎物。由于它们的体型庞大,四分之一吨的体重很容易在泥沼中沉浸直到死亡。

气腔龙(Aerosteon)

气腔龙是种兽脚亚目坚尾龙类恐龙,生存于白垩纪晚期的阿根廷。气腔龙的化石是在 1996 年发现的,在 2009 年被命名。

气腔龙的化石具有类似鸟类的呼吸系统,和同体长的恐龙相比气腔龙的头骨偏小,长着发达的前肢和爪子,是捕杀的可怕利器,体型中等偏瘦一点,身体流畅,身形优美,根据唯一一具化石,气腔龙有 10 米长 4 吨重。

气腔龙可能生活在距今 8,500 万-8,300 万年前白垩纪晚期的桑托阶,(图中,红色代表肺,其他颜色则代表气囊)

根据对气腔龙化石的最新分析,这头体型庞大的大型食肉恐龙的呼吸系统与当今的鸟类有诸多类似之处,进一步强化了恐龙和现代鸟类在进化上存在联系的理论。

气腔龙不属于该时期南方各大陆的任何大型兽脚类恐龙,包含:阿贝力龙科、鲨齿龙科、棘龙科。气腔龙代表一个新的族系,或是存活到很晚的基础坚尾龙类。

披毛犀(Coelodonta antiquitatis)

根据在西伯利亚发现的披毛犀冻尸,在波兰发现的浸泡在沥青沉积里的尸体,以及法国旧石器时代洞穴中的壁画,现代人得知披毛犀体表披有御寒的长毛和浓密底绒毛。

这类动物头骨长而且大,头部和颈部向下低垂,额上和鼻上各长有一支犀角,鼻角尤其长大,向前倾斜伸出。它的臼齿齿冠很高;釉质层厚,有许多褶皱;齿凹内充填了致密的白垩,适合于咀嚼质地干燥地的草本植物。

一般认为是在更新世冰期气候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但是在气候温和的草原环境的沉积里也发现过披毛犀的化石。生活时代大约距今 12,000~4,000 年之间。

已知披毛犀的化石分布范围,几乎遍布欧亚大陆北部,最北界限大约在北纬 72°,最南到北纬 33°。中国的披毛犀化石较集中的分布在东北平原,在华北、西南也偶有发现 披毛犀约长 3.7 米。

它的鼻端有两只角,前端的角比眼睛之间的角大约长 1 米。它的毛长、耳细、脚短厚及敦实的身体。披毛犀的石洞壁画在前脚及后脚之间有一条深色阔带,但其正确性则不清楚。

冬天时,披毛犀用它的角推开雪来吃草。 披毛犀是更新世犀牛分支中最后及衍生的成员,非常适应其生活环境。坚实的四肢及厚毛皮使它能适应当时古北区的草原冻原环境。

它们的分布亦按冷暖气候的循环而扩展及收缩,数量亦因冰河时期过去而迁徙及消失。就像大部份犀牛,披毛犀与始新世最原始的犀牛有着相似的体形及形态。

恐怖鸟(Phorusrhacidae)

恐怖鸟生存于距今 6,400 万年到 1 万年间,如今已全部灭绝。它可能起源于欧亚大陆,来到美洲后由于处于食物链顶端,没有生存竞争对手,一度进化得相当巨大。

恐怖鸟身高达 3 米,体重 400 公斤,是一种不能飞翔的鸟类,这个现已灭绝的巨鸟家族被称为恐怖鸟。

它们天性喜好食肉猎杀,可以一口吞下一只狗,还具有惊人的奔跑速度。当它将猎物尸体饱餐一顿后,会用强壮的腿部把猎物骨头击碎,吸食碎骨中的骨髓。

恐怖鸟的体态与鸵鸟十分相似,但是恐怖鸟却是一种食肉动物,拥有着强壮的双腿,快速奔驰在数百万年前的南美洲,厚重有力的脚爪可将猎物置于死地。

恐怖鸟家族中体型最小的种类只有 8 公斤重,它除了没有翅膀之外,身体特征与鹰十分相似,体型最大的种类有 3 米高,重 400 公斤。在 1 万年前的地球,恐怖鸟无疑是恐龙的接班人,成为地面上最可怕的掠食动物。

长鳞龙属(Longisquama)

是种类似蜥蜴的爬行动物,生活于 2 亿 3,000 万年到 2 亿 2,500 前的早三叠纪,在现今的吉尔吉斯斯坦地区。这些标本都存放在莫斯科的俄罗斯科学院内。

不同学者对长鳞龙有不同的解释,它是鸟类起源争论的中心。对于一些学者来说,长鳞龙是冷血、可滑翔的原始鸟类(Proavis),并能证明鸟类不是恐龙的后代。其他学者则认为它只是躺在蕨类植物的蜥蜴。

长鳞龙的属名意思是“长的鳞片”,意指正模标本有仿佛从背部皮肤上生长的长结构。

根据早期理论,这些长条状物被认为是种原始羽毛,而长鳞龙则可能是现代鸟类的早期近亲。另有理论指出,这些长条状物是独自演化的特征,并不代表长鳞龙、现代鸟类有接近亲缘关系。

哈斯特巨鹰(Haast's eagle)

哈斯特巨鹰是一种生活在约 700 年前的新西兰,比现在的记录保持者——杀人鹰(Harpy eagle)的体型大将近 40% 的鸟类动物,它位居当地的食物链之首,主要食物是新西兰恐鸟。在那个时期,它基本没有天敌。

哈斯特巨鹰是一种巨大的、黑白相间的食肉动物,鸟冠呈红色,翼尖则为较淡的黄绿色。它起初被认为是一种食腐动物,因为它的喙与一种秃鹰的喙相似,其鼻孔上方有羽冠,以免动物尸体里的肉堵住气管。

哈斯特鹰外形上与现代鹰比较接近,其翼展达到 3 米长,站立起来达 1.4 米,在大约 500 年前灭绝消失。最大的哈斯特鹰重达 18 公斤,比现代任何鹰物种的身体都重。

国坎特伯雷博物馆和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使用包括X光扫描在内的现代技术对这种鸟的骨骼进行检查后发现,它有一个足够强壮的骨盆,这使它能够在以每小时 80 公里的速度俯冲时对地面生物产生致命的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