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制造了多少伪产品,想想真是活该你赔钱

老子《道德经》中提到: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从组织的角度来看,也是一样的。组织存在的理由不在其组织内部,而在组织之外、在组织的外部,也就是组织是被需要的。

传统商业竞争从产品之争、渠道之争、广告之争,到了认知之争。竞争的本质是哪个企业的获客能力更强,谁能够成为顾客的首选,属一属二之争。为此说:是否能创造顾客是判断企业有没有价值的基础。

我们强调组织存在的理由在于获客、持续获客。一个组织持续的获客能力就预示着该组织的寿命几何,所谓百年企业其实就是获客能力很强,强到什么地步?——百年获客。换句话说一个企业只要能够不断的创造顾客、不断的获客,那这个企业也好、这个组织也好就可以永远的存活下去。如果你能从这个角度理解组织、理解企业你就知道了谁才是你决策判断的标准,都要听消费者的、都要听顾客的。

为此,我们说企业主是第一倾听者——你要引领谁,就要倾听谁。这才是组织安身立命之根、安身立命之本。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现在回头再来看文章开头引用的老子那就句,也许你能换个角度看自己。

好比可口可乐的所说的那句名言所说:哪怕有一天……,第二天依然会有银行贷款给我,为何可口可乐这么牛逼,因为它占据了顾客认知(可乐类),它成为了顾客的首选,它是被需要的。你的组织、你的产品、你的服务是被需要的吗?是被消费者需要的吗,我想这个只有企业主你自己知道。我们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制造了多少伪产品,想想也真是活该你赔钱。

所以,营销是什么?营销从内部看是组织的部门、是业务,从外部看营销是为消费者提供差异化的购买理由,说到底是获客。一个组织的获客能力,就是这个组织的生产力。组织的生产力不在车间、不在研发、不在厂房,在于组织创造顾客的能力——营销为购买提供理由。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