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从一个日常生活的小故事讲起:有一天早上,琳达(Linda)穿上新买的粉色毛衣、白色裤子,准备喝完咖啡上班去。然后,突然……
在那一刻,她脱口而出的竟然是……
“该死的史蒂夫(Steve)。”——这是琳达在咖啡洒了一身后的第一反应。史蒂夫是琳达的丈夫,但他并不在“案发现场”。为什么琳达会将此事归咎于他人?
原来,前一天晚上,史蒂夫回家比平时晚了一点。因此,琳达比平常睡得晚了一些,导致她早上需要一杯浓浓的咖啡来提神,而这杯最后不但没喝成反而泼了她一身,毁了新衣服更导致了上班迟到……所以,都怪史蒂夫。
同样是面对大清早就遭遇咖啡洒一身的倒霉事,有人会立马寻找替罪羊,所有的不幸都是他人的过错;可能也有人会自嘲自己没睡醒、手滑,无奈地笑笑赶紧去换身衣服出门。
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心理学中的“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可以解释这一点。
海德(Fritz Heider)是归因理论的创始人之一。海德认为,当人们在工作和学习中体验到成功或失败时,会寻找成功或失败的原因,而一般会归结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种。内部原因是指存在于个体本身的因素,如能力、努力、兴趣、态度等。外部原因是指环境因素,如任务难度、外部的奖励与惩罚、运气等。海德还提出了“控制点”的概念,并把人分为“内控型”和“外控型”。
内控型的人认为成败是由自身的原因造成的,愿意付出更多努力以改变环境;而外控型的人则认为成败是由于外部因素造成的,更愿意改变自己以顺应环境。
内控型的人在遇到灾难时,往往会过于自责,挫折对自我的打击相对大一些。甲壳虫的那首《HeyJude》就是唱给他们听的:Don't take the world upon your shoulders.(别把世界扛在你的肩上。) 内控型的人相信,只要努力就会有回报。所以,他们会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积极改变自身处境,绝对不会坐以待毙。他们对自己是内归因,对别人也往往如此,因而对他人的要求也相对高些。
审时度势则是外控型的人的思维特点。他们习惯于考虑哪些是环境条件允许我们做的,哪些是环境条件不允许我们做的。对于失败,外控型的人容易找到心理平衡,不会过于自责,挫折对自我的打击相对不是很大。听天由命、随遇而安的态度,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心理保护。但这也容易给人推诿责任的嫌疑。
心理学的研究还发现,人们倾向于把成功归因于自己的努力,而否定自己对失败负有责任。例如,我们经常将考试取得好成绩归因于自己的智力、努力或技巧,而将不及格归因于考试太难、运气不好,或老师授课糟糕。这种把成功或良好的行为归结为自己的能力或努力,而把失败或不良的行为归结为外界或他人的因素,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自我服务的归因偏差(self-servingattribution bias)。文章开篇琳达的故事,就是把咖啡洒一身这样令人不快的事情归因为丈夫史蒂夫的错。
心理学家斯奈德(M.Snyder)等人在1976年开展了一项实验研究,安排被试参加相互竞赛的游戏,并随机地安排其中的一部分人获胜,另一部分人落败。之后,要求被试对自己及对手的输赢进行归因。结果表明,当对自己的行为结果进行归因,如果获得成功,人们更倾向于作内在个人特征的归因;但若遭遇失败,人们则极少用个人特征来解释,而是倾向于归因到外在因素上。
因为,成功和良好的行为总是与愉快、自豪的情绪相联系的,而失败和不良行为总是与痛苦、悲哀相联系的。这样的归因偏差对于保持良好自我感觉、进行心理调节和自我防卫是有利的。将错误归因于他人和外界环境,可以帮助自己从低谷中走出来。
但这样的归因也可能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对别人成功的轻视,虽然可以给我们带来盲目的自信,但这会蒙蔽我们的双眼,让我们看不到他人的优点和长处;而当面对失败,我们又可能过于苛责他人或环境,这会让我们变得心烦气躁,停留在责怪他人、埋怨环境的层面上而忽视真正地去解决问题。同时,这样的归因也容易让人际关系变得敏感紧张。
因此,面对工作生活中的各种行为和结果,我们需要冷静客观地分析,进行合理归因,避免归因偏差。
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侵权必究
文章首发:微信号“大五人格”(ID:the_bigfive)
作者:妖谣杳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