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总有一种西北情怀|不到西北,焉知西北之大?

情怀,这个词儿,自从老罗为锤子手机打出“情怀”牌后,火遍大江南北。西北,历来都是豪放与荒凉的代名词。那么西北情怀是什么样呢?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古人早已作出了回答。

有人说,没去过西北,就不知道西北有多大;没去过西北,就无法体会大西北那种壮丽且又些许悲凉。与其说这些是对西北特有的一种抹不掉的割舍与向往,倒不如说是一种歇斯底里激发荷尔蒙勾勒出的渴望。

鄙人足迹曾遍历西北五省,每逢提及内心都为之一颤,想起便是久久不能忘怀,谈起更是自豪感满溢。西北更多的是那种“大大隐隐于市”的情怀以及有着历史长河淌过的痕迹。

陕西,中华五千年文明都能在这里找到;甘肃,河西走廊与丝路文明,交织交着;宁夏,西夏文明是中华文明的另一种延续与丰富;青海,不仅仅是青海湖,还有保持丝绸之路不中断的“青海之路”;新疆,西域带给东西方的交流和融合,远远不止我们所见的那么多。总之,魂牵梦绕的西北常呼唤着我,“不到西北非好汉”。

下面就通过遍历西北五省,

来诠释西北情怀。

来到陕西,漫步于西安大唐西市,“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描述这名副其实。可曾知晓这里就是丝绸之路商品在古都长安交易的指定地点也是起点?东西方文明就在这里碰撞、交流与融合,从而升华。正是这种交融,也成就了西安“十三朝古都”地位。

玄奘法师远赴天竺所取经书都被安置到大雁塔,站在这座屹立千年唐代砖塔前,仿佛自己也是《西游记》中人物,那种感觉妙不可言,这便是文化传承与情怀。本应在城内却在城墙之外的皇家寺院,让人无法想像“安史之乱”究竟带给大唐多大的摧残与戕害,只知今日的西安古城仅是盛唐时的六分之一。

往南望去,

南山(秦岭)的天际线划破蓝天,

不经意间,

便能触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意情怀。

当然,有着“给我一天,还你万年”之称的陕西省博物馆, “胡人骆驼俑”唐三彩吸引着无数游客顿足,这些西域面孔的粟特人从西域以西的地方跨过沙漠与戈壁,穿越河西走廊,来到大唐西市。路途遥远而艰辛,历经九死而一生,但他们还是走过来了,“胡人骆驼俑”把的他们的冒险精神与丝路情怀展现的一览无余。

循着丝绸之路,由西安来到甘肃。

兰州,

一座因《读者》与“拉面”被当代人所熟知的古城。

铜奔马--“马踏飞燕”更让这里的甘肃省博物馆名声大噪,去了你才能体验到铜奔马实物的“骏马疾风”远比字面之意那么带有视觉冲击感,因此也成了中国的旅游标志。

带上一碗牛肉拉面,

站立在光绪年间所建的中山铁桥之上,

脚下是咆哮而来的黄河,

手中持上一本《读者》,

吹着凉凉略带泥腥味的“河风”,

呷上几口黄河啤酒,

此生若此夫复何求?

但丝绸之路上的人们没有因此为顿足,

而是想尽办法用智慧与双手

让这颗曾经的丝路明珠再次发光发热。

丝绸之路的畅通,得益于汉武帝与霍去病打通的河西走廊。河西走廊的最东端便是武威,汉武帝以彰显“武功军威”之意定下“武威”之名。由于“地处西方,常寒凉也”,后人也多称之“凉州”。

王之涣的一曲《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引领风骚数百年。也见证了,当今祁连山下葡萄酒之城的存在。远处的祁连山顶,白雪皑皑,如同一条盘旋冬眠着银蛇。祁连山下,冰雪融化,水草丰茂,可谓养马圣地,秦国先祖正是在这块土地上发迹。

城内的雷台汉墓,在上个世纪就以出土“马踏飞燕”而闻名遐迩,后来铜奔马喧宾夺主,雷台汉墓渐渐不为世人所知晓。

就如同曾经的“河西四郡”的“武威”,这个“五凉古都”,在经济高速发展且至上的杠杆下,逐渐被人遗忘。只有城外见证西藏归顺中原王朝的“白塔寺”,一直耸立着,向世人讲述着一段段辉煌。

柳永一曲词牌《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也可以借用表达我们的西北甘州情怀。“不忘祁连山顶雪,错将张掖当江南”更将我们产生向往,这个被汉武帝以“断匈奴之臂,张中国之掖(腋)”命名为张掖的古城。张掖由于多泉眼,且甘甜,被后人称“甘州”。

这里有着“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之—的张掖丹霞地貌,

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

丹,

红色也,

丹霞即像红色晚霞一样美。

千年之前,

丝路人是否也像今人顿足去欣赏那如痴如醉的景色呢?

河西走廊最后一站便是敦煌,敦和煌都指“大”,可见不来西北不知道西北之大。敦煌以艺术瑰宝之称的“敦煌石窟”闻名于世界,尤其是“莫高窟”。不禁想说,“敦煌石窟甲天下,莫高石窟甲敦煌”。

望着沙漠戈壁,你可以零距离感触“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春风不度玉门关”,那种西出之后全是异族和非中原文化的落寞之情。

明朝舍弃敦煌,退守嘉峪关之后,已经延续千年的敦煌就此血脉中断,独自在风沙中浸淫数百年,后来清朝逐渐移民至此。你很难想象,近代人们发现这些千年宝库时的喜悦之情。

提及河西走廊,不得不说历史上的西夏王朝,因为武威曾是西夏“陪都”,地位无异于民国之“重庆”。那么,我们来到西夏旧址大部分所在地--宁夏。西夏是中原文明的延续和扩充,西夏文便是以汉字偏旁发明的文字,真佩服党项族的知难而上。

西夏已不复存在,但贺兰山下的“西夏王陵”犹存,不甘千年来的落寞,凄楚的讲述着如何在宋金辽蒙的夹缝中生活。或许从电影文化上讲,周星驰出演的《大话西游》的取景地--西部影视城离我们最近,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紫霞仙子。卢冠廷演唱的《一生所爱》,放在这里,便是最好的西北情怀!

由于,西夏占据了河西走廊,大宋还要通过丝绸之路贸易,便开辟了新的“航线”,转走青海,通过“青海之路”达到西域。海上丝路开辟以后,正统的陆上丝绸之路都被遗弃,何况这条文献记载少、近代才被解密、隐藏千年的丝路古道。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边塞诗人王昌龄用诗句讲述了青海湖的环境以及古人戍边卫国时的心境。时至今日,遥看青海湖,湖水波光粼粼,湖水被天空映成一望无际的蓝色,任凭风如何吹皱湖面,蓝色岿然不动。

有人说,青海湖是文成公主眼泪汇聚而成,我想说要是也是有情怀的眼泪,多么大的家国情怀才能抵挡住背井离乡、客居语言不通之地呢?或许,千年之前,文成公主也来到过有着中国的“天空之镜”的茶卡盐湖,那时可能不叫这个名字,可美是可以穿越千年的!

沿着丝绸之路,

一路向西,

走进西域。

一路向西,来到伊犁州,踏着西域乌孙国故地,于伊犁河大桥旁欣看日落,体会“长河落日圆”那种古人之幽情。

殊不知,涌上心头的是曾在同一土地上也望着落日的解忧公主那种异国思乡之情,锡伯族横跨亚洲草原举族迁徙由东北来到西北的那种“屯垦戍边”、“保家卫国”“与”背进离乡的复杂之情。

走在“伊犁将军府”的幽静的小道上,

遥想当年西域腹心之地,

如今却成得边陲小镇。

大街上破旧的“沙俄领事馆”也在彰显着这里曾经的辉煌,金戈铁马,如嘶如逝,但人们都不会忘记历史上对新疆做出巨大贡献的康熙与乾隆大帝,更不会忘记夹带“棺材”于行军之中来彰显收复新疆决心的左宗棠及其率领的湘军。

走到过西北最西位于新疆的霍尔果斯口岸,一眼望去是连绵不绝的天山,盘桓在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之间。站在醒目的国界碑前,那种“要让四方来贺”的豪情油然而生。

仿佛耳旁响起清脆的铃铛声,眼前出现骆驼商队在踏着丝绸之路翩翩而来的场景。这里堪称当代“阳关”,西出真的无故人。

放下傲慢与偏见,带上憧憬与崇敬,踏上西北,手持彩练当空舞,去寻觅属于自己的那抹赤橙黄绿青蓝紫.....

注:部分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告知。

编辑&撰写|HoweYee

微信ID:研学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