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是汉人之说本不值一驳?专家一句话点明了真相

1925年,上海。

著名鸳鸯蝴蝶派小说家许啸天出版了《清宫十三朝演义》,从爱新觉罗始祖布库里雍顺,一直写到宣统大婚。

其中,有关乾隆身世是这样的:乾隆原是陈阁老的儿子,被雍正妻子用掉包计换了来,乾隆长大后,从乳母嘴里得知隐情,便借南巡之名,去海宁探望亲生父母,但这时陈阁老夫妇早已去世,乾隆只得到墓前,用黄幔遮着,行了做儿子的大礼。

虽然许啸天只是编写了距离当时百年前的乾隆轶事,还加入上海滩十里洋场等场景元素,但是非常符合市井小民的“追求”,《清宫十三朝演义》成为畅销书。

于是,海宁陈阁老的儿子是乾隆的说法开始广为流传。

《清朝野史大观》里也有记载:还是皇子的雍正和海宁陈氏相善,两家时有往来酬酢。这一年恰巧两家都生孩子,月、日、时辰皆同。胤禛命人抱来看看,等孩子被送回时,陈家发现已经易男为女,大惊失色,但是不敢追究,更不敢声张。康熙帝去世,胤禛继位,对陈氏的优礼更厚。乾隆一生六次南巡江浙,有四次曾到海宁陈家,升堂垂询家世。最后一次临走时步至中门,对陈氏说:“以后除非是天子临幸,这门不要轻易开户。”自此这座门就锁上了。

支持海宁陈阁老的儿子是乾隆的说法,还有的证据就是陈氏的宅堂中有两方匾额,一方题为“爱日堂”,一方题为“春晖堂”,都是皇帝亲笔书写。

那么,“爱日”、“春晖”两词有什么说法吗?

“爱日”出自汉朝扬雄《孝至》:“孝子爱日”,此后就用来专指儿子奉侍父母的日子为爱日;“春晖”出自唐代孟郊《游子吟》,后人以春晖喻慈母。实际上,乾隆是汉人之说本不值一驳,故无需驳之!

但是,这里还是要说明一下。

首先,乾隆出生时,尽管雍正的前面两个儿子夭折,但三子也已八岁,且当时的雍正才三十四岁。因此,从情理上讲,雍正不会用自己的女儿去换陈家的儿子。

至于乾隆六下江南,为什么有四次到海宁并住在陈家私人花园?

我们要明白,乾隆下江南主要是为了视察钱塘江海塘工程,要这道这一工程耗资十分巨大,皇帝都关心起来也是理所当然。

此外,乾隆为何有四次到海宁并住在陈家私人花园?主要还是因为陈氏在清初就是名门望族,与皇帝私交不错。

海宁陈氏在康熙、雍正、乾隆年间,曾仕宦显达,煊赫一时。以科第而论,康熙时,陈家两度出现兄弟子侄三人同榜,实为稀有之事。以后,陈诜、陈世倌、陈元龙父子叔侄都位极人臣。陈世倌为乾隆时相国,其父陈诜任湖北巡抚、工部尚书;陈元龙曾任吏部左侍郎、广西巡抚。乾隆二十二年,陈世倌以大学士退休,乾隆帝赐银五千两,命他在家坐食俸禄,颐养晚年,并赐给御制诗:“老成归告能无惜,皇祖朝臣有几人?”。再加上当时在海宁这个小县城再也找不到比陈家花园更好的地方住了。

我们再来说说那两块匾额。

清国史馆编纂的《陈元龙传》载,康熙三十九年四月,玄烨在便殿召见群臣,说:“尔等家中各有堂名,不妨自言,当书以赐。”元龙奏称,父亲之闿年逾八十,拟“爱日堂”三字,书写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