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九都八迁系列之第二个都城秦邑


非子(大骆庶子)最初居住在西犬丘(今甘肃省礼县境内),善于养马,受到周孝王赏识(西周中期);意被立为大骆之嫡,遭申侯反对(申侯为大骆嫡子成之外祖父),遂改封他于秦邑(今甘肃省清水县东北)为附庸,延续嬴姓的祭祀,号曰“秦嬴”,秦之国号即源于此,因此非子也被视为秦国君的直系先祖(梁云2010)。

(嬴字篆书,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大骆一族仍居西犬丘,此致两系分家,但皆为嬴氏子孙。周厉王十一年,西戎灭大骆犬丘之族。周宣王三年,任命秦仲为大夫,命其带兵征讨西戎,最后死于戎难。又命秦仲之子秦庄公讨伐,击败西戎后,周宣王封秦庄公为西垂大夫,加封大骆犬丘的土地。

注:西戎,早见于周,居住于中原的汉民族自称华夏,把华夏周围四方的族人,分别称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以区别华夏。西戎则是古代华夏人对部族的统称,长期威胁西周王朝的西部边境。

一、秦邑所在何处?

关于秦邑的地点,有认为在甘肃清水或秦亭、张家川一带,也有认为在陕西汧渭之会附近。研学君也倾向于前者,秦邑为甘肃清水李崖遗址(永清镇李崖村)。

                                         (李崖遗址,图片来源于网络,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崖遗址位于清水县城西北牛头河与樊河的交汇处,西临滴水崖沟,北依邽山,台地发育良好,符合城邑的自然条件。面积100万平方米,文化层深厚,遗存十分丰富。

从墓葬出土器物判断,墓葬属于西周中期,于秦非子牧马封邑时代相符;从葬形制看,除4座明清墓葬外,其余15座均头西向仰身直肢葬、带腰坑殉狗,具有典型秦人葬俗特点。

                                                                   (鬲,图片来源于网络)

清水县,隶属于甘肃省东南部,天水市东北,陇山西南麓渭河北岸支流牛头河流域。北纬34°32′至34°56′,东经105°45′至106°30′之间。清水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建县之地。《史记.秦本记》云:“(秦武公)十年(公元前688年),伐邽、冀,初县之。”据《水经注.渭水》记载:“藉河即洋水也,北有蒙水注焉,水出县西北邽山,翼带众流,积以成溪,东流南屈径上邽县古城西侧,城南出。上邽故城戎国也秦公武十年伐邽县之,归天水郡治”,濛水应为牛头河,其流向大体与记载相符。邽山即今李崖遗址及以北山系,遗址内有古城遗址,当地人称上邽故城。清水县历史上原有上邽乡,后与永清镇合二为一。刘家兴(2014)研究得出,该古城遗址当属汉魏时期的清水县故城。目前,虽还没有发现非子时期的建筑基址,但是将非子封地“秦邑”地望推定在李崖遗址是调查和发掘所得出来的最好选择。

(清水全貌,图片来源于网络)

关于秦人故地特别是秦非子牧马之地,麦积区、张川县、清水县、甚至礼县都有许多传说,但以“秦”命名并保留到目前的乡镇只有清水县秦亭镇。秦始皇统一中国,置郡、县、乡、亭,秦亭就是秦时分封的“亭”级行政区。有学者认为也许是出于追根溯源的缘故,在其先人的发祥地清水首置上邽县,设秦亭。附近的山称为乐亭山、秦乐山、河谷称为秦谷、河水称秦亭河等。

二、有哪些秦君在此执政?

非子(?-前858年),嬴姓,西周人。非子由西犬丘迁至秦邑,被封为周附庸,是秦国的建国君主,大骆之子(庶子)。非子去世,其子秦侯继位。

秦侯(?-前848年),在位10年。其子公伯继位。

公伯(?-前845年),在位3年。其子秦仲继位。

秦仲(?-前822年),在位23年。《史记·卷五·秦本纪》:秦仲立三年,周厉王无道,诸侯或叛之。西戎反王室,灭犬丘大骆之族。前824年,周宣王任秦仲为大夫,命他攻打西戎。其子庄公即位。

秦庄公(?-前778年),在位44年。秦庄公击败西戎,周宣王封秦庄公为西垂大夫,加封大骆一族西犬丘(今甘肃省礼县境内)。秦庄公去世,次子秦襄公继位。

三、秦邑的性质

在西犬丘的西戎被秦庄公打败后,被封为西垂大夫,加封西犬丘。那么,秦都城有无从秦邑转到西犬丘。有人认为西犬丘地理位置及周遭环境要优于秦邑,便于秦人饮马黄河;也有人认为秦人有东出的意愿,而不会返回西部,应继续东出才能靠近中原。

(图片来源于网络)

秦邑生活过的秦君,陵寝皆处在大堡子山陵墓(西垂陵园),这也说明秦邑只是一个过渡的都城,在有更好的选择下会继续迁都。事实也证明,在短暂之后,秦襄公选择汧城作为了新的都城,至此,为东出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梁云.非子封邑的考古学探索[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2010(3):24-31.

刘家兴.甘肃清水李崖遗址考古发掘及相关问题探析[J].丝绸之路, 2014(24):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