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丹铁陨石从明代正德有记载 价值不可估计量

我们都知道1976年降落吉林的石陨石雨,有关我国在明代正德十一年(1516年)坠落南丹境内的铁陨石雨可能了解甚少。

南丹陨石是我国既有实物又有记载的落地年龄最长的陨石。而它的发现却是一场偶然。在1958年大炼钢铁时,地质队员找来了连坩埚都无法熔化的“铁矿石”,后上报到有关部门,引起了中国科学院的重视,后经过调查化验,结合史料记载才证实了是坠落于南丹的铁陨石。

南丹铁陨石

这些陨石均露出在二叠纪灰岩及其上覆的黄土之上,形态多种多样,大多数都略扁,表面不平整,甚至产生驼峰状突起。由于降落时间太长,大多数陨石表面都遭受不同程度的风化作用影响,都不具备陨石的明显外表特征,熔壳已经失掉,代之为红褐色氧化物或呈红色,个别陨石长期经水冲刷使表面呈灰白色,并有金属光泽。

南丹陨石雨主要分布在广西南丹县瑶寨乡里纪村和雅甲村,密度以里纪村仁广为最大,所发现的铁陨石大多数在其附近。如今大部份样品保存于当地,部分样品保存在中国科学院。

我国目前具陨石鉴定能力的机构除了国家相关科研单位还有湖南中历文物鉴定中心。该机构为我国合法石类(陨石、化石)文物(瓷、铜、钱币)玉类检测鉴定机构。对疑似陨石采用仪器无损化学成分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与国家相关陨石数据比对,从而准确科学得出结论。司法保障。 喷子远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