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为什么是睡眠小能手?

一项由杜克大学主导的研究收集了数百种动物(其中包括21种灵长类动物,如狒狒、黑猩猩、狐猴、当然也包括人)睡眠情况方面的科技文献,并将这些数据整合编辑成了一个睡眠模式信息数据库。通过分析,研究人员发现,对比其他灵长类物种,人类的睡眠时间非常短,平均每天睡眠7小时左右,而其他灵长类动物,如南方豚尾猕猴和狐猴每天平均需要14-17小时的睡眠时间。

不过,人类的睡眠往往更有效率,换句话说就是,在整个睡眠时间内,人类只有很少一部分时间是浅度睡眠,大部分时间都处在深度睡眠中。如,快速眼动睡眠(积极睡眠,Rapid Eye Movement ,REM)占了人类整体睡眠时间的25%左右,而鼠狐猴、獴狐猴和非洲绿猴的快速眼动睡眠最高仅占它们整体睡眠时间的5%。

杜克大学的人类学家David Samson表示:"人类是罕见的能够实现短时间内高质量睡眠的物种。"研究人员认为,人类能够进化成在短时间内实现高质量睡眠的现状和人类祖先的睡眠习惯有着莫大的关系。远古时期的人类最早和其他灵长类动物一样在树上睡眠,随着进化逐渐过渡到在地面上睡眠,这一转变导致早期人类的睡眠时间不稳定,因而不得不在睡眠中过度注意周围事物,如篝火是否熄灭、豹子和鬣狗是否靠近等等,这就要求人类的祖先必须要充分利用睡眠时间,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高效的睡眠质量。相关研究于2015年12月12日发表在Evolutionary Anthropology。

相关文献: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5/12/1512141309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