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以往的认知中,我们往往习惯于将王朝的衰落归结为统治阶级本身的倒行逆施,认为是统治者的压迫与不义让王朝失去了民心,从而使百姓忍无可忍、揭竿而起。但是随着自然科学在历史学研究中的应用,我们发现,无论是统治者还是民众,其对于王朝兴衰的作用并非如我们想象的那般巨大,也许,真正决定王朝兴衰的不是那些叱咤风云的伟人,而是大自然那致命的1.0度。
一、诡异的气候——兴衰对应图
在近年的史学界,科学家们通过勘探冰层和地质,发现气候变化和中国古代王朝的兴衰有着高度的一致性。(这项技术最早应用于古生物研究,连恐龙时代的温度都可以推出,几千年前更是不在话下。)具体就是下图。
▲古代天气与各朝盛世的对应图
从这张图中我们可以发现,凡是古代有名的盛世,全是气温较高的时候,其中我们最为津津乐道的贞观之治更是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峰。而王朝的末年对应的全是气温较低的时候,其中尤以明末最为突出。除了秦朝是个例外,之后的两千多年,没有一个王朝能逃脱这个规律。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明朝末年,在这个时期,气温降至了历史最低点。如果我们再细查一些明末的其他资料,就会发现,这一时期的中国灾祸连连,其受灾程度之深,可为中国历史之最。
《哈佛中国史》曾对明朝历年的灾害进行过详细的统计,其中,嘉靖、万历、崇祯年间都爆发了举世罕见的灾害,其中,尤以崇祯年间为最。根据统计,崇祯年间集齐了九渊(中国古代对九种灾害的统称)中的八个,分别为严寒、干旱、饥荒、蝗灾、地震、大疫、沙尘暴、龙见。其中的严寒则是近1000年来中国历史的最低点,也就是著名的小冰河期。通过明代的记录,我们发现了一个另一惊讶的事实,凡是那些被文人们斥为昏君的大明皇帝,几乎都赶上了气温骤降和各种灾害,文人们将灾害的原因归咎为君主多行不义,因此遭到了上天的惩罚。但是实际的因果关系与古人的认知正好相反,正确的逻辑是气温骤降导致了自然灾害频发,百姓流离失所,而由于当时人们认知有限,便将所有的错误归结为统治者的倒行逆施。皇帝实际上只是替上天背了锅,成为了天下人发泄怒气的对象。
▲农民起义
二、为何气温降低会导致王朝衰落
那么,为何气温降低为导致王朝衰落呢?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这一点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农业社会更是显得尤为重要。古代社会的核心几乎都围绕着粮食生产而展开。一个王朝要想维持统治,其核心要务在于能否解决老百姓的吃饭问题,只要老百姓能吃饱饭,勉强达到温饱的水平,老百姓就会安安稳稳的服从你的统治,就不会造你的反。反之,如果老百姓食不果腹,就会揭竿而起,另立新朝。
而气温降低,影响的就是这至关重要的吃饭问题。气温降低对于粮食生产主要有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直接影响就是温度降低会让农作物因为温度不合而大量减产,严重的甚至会导致作物被成批冻死,颗粒无收。间接影响则是气温的降低往往会伴随很多复杂的自然现象,比如洪水、干旱或者台风,这些相伴的自然现象会一同前来,摧毁农民的田地,让成批的农民破产,成为流离失所、沿街乞讨的灾民。这些灾民一旦得不到即时的救济,很快就会演化为浩浩荡荡的农民军,推翻王朝的统治。
▲农耕社会
除了对农耕民族的影响外,气温降低还会冻死游牧经济赖以为生的牧草,使得牲畜大批死亡。陷于饥饿的游牧民族往往不得不南迁,靠抢掠农耕民族的财产勉强过活。中国历史上的五胡乱中华、以及后来蒙古人和满人的南下,几乎都是由于气候变冷而无法过活,所以才拼尽全力南侵以求得部族的存续。
一方面,粮食减产,百姓揭竿而起、内乱不断。一方面,游牧民族南下,外敌入侵,几乎所有的王朝都是在这样的内忧外患中走向了灭亡,无一例外。
三、中国的季风气候加强了“天命”的作用
但是,是不是整个人类历史的发展都受气温所决定呢?其实并不是,相对而言,气温变化对于中国造成的影响,远远大于对欧洲的影响。就拿明朝末年来说,虽然是千年未遇的小冰河期,但是在中国和欧洲却产生了截然不同的效果。中国这边,天下大乱,明朝灭亡,遭遇几百年未有之变局。而欧洲那边则相当平静,相对于地理大发现的16世纪与产生第一次工业革命的18世纪,17世纪可谓是相当的平静,整个欧洲的局势,并没有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那么为何气温降低独独对中国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呢,这还要归咎于中国独特的季风气候。季风气候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的不稳定性,其中尤以夏季风最为反复无常,而季风的强度不一则会导致各种各样的灾害。如果夏季风来得早退的晚,雨季过长,就会产生洪涝灾害;如果来的晚,退的早,雨季过短,就会造成干旱。频繁变化的季风气候对于中国造成的影响主要有二。
▲古代的农民生活
一是过于频繁极端的变化使得农业生产不稳定,要么极为过剩,要么极为短缺。如果季风来的合适,雨量适中,那么粮食就会丰收,南方的一些地方甚至可以达到一年三熟。极高的粮食产量往往会使中国的人口暴增,极多的人口和极多的粮食,往往会在短期内使中国的文明达到顶峰,造就让周边国家人人艳羡的太平盛世。但是如果季风来的部队,雨量过多或者雨量过少,就会造成大范围的洪水或干旱,并导致粮食大量减产。之前积攒的大量人口往往会因粮食不足而在短时间内大批饿死,盛世转眼间就会变成人间地狱。
很多人往往会将农民的大批死亡归咎为土地兼并,但是实际上圈地运动时期的英国(15世纪),生产力并不比中国高,土地兼并的程度却远远超过中国。但是英国农民虽然也进行了反抗,但是其烈度远远不如中国的农民起义。当时,英国也并没有发生大规模饿死人的情况。实际上土地兼并只会拉大贫富差距,而绝不会让农民饿死,丧失土地的农民完全可以依附于地主成为佃农,虽然丧失了所有的财产和尊严,但是终究有口饭吃,而地主出于自己的利益,也不会白白饿死自己的劳力。实际上,中国大规模饿死的情况,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气候的反复无常让粮食供给远小于实际需求,地主的土地兼并只不过是加重了这一情况,而不是决定因素。
二是季风性气候造就了独特的十五英寸等雨线。
▲十五英寸等雨线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这条雨线正好和农耕和游牧的界限相吻合,雨线往南是农耕民族,往北则是游牧民族。季风性气候在造就最广大农耕地区的同时,也造就了最广阔的草原,而这最广阔的草原也就孕育了最为强大的游牧民族。因为这一原因,历代的农耕王朝都不得不与北方的牧民展开艰苦卓绝的斗争,被游牧民族骚扰、劫掠(季风气候往往让游牧民族也没饭吃)可以说是汉民族的一种宿命。
四、陷于轮回的中华民族与幸运的西欧
总的来说,季风气候加强了气温降低的作用,让天命得以在中国发挥无与伦比的作用,中国雷打不动的王朝兴衰周期律很大程度上就是气温与季风气候结合的结果。而这也深深影响了中国古代的发展历程。由于这独特的周期律,中国很难保持一个长时间的稳定,往往200多年就来一次全国大洗牌,前个朝代的的成果大半都会在洗牌中丧失殆尽,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古代之后没有太大突破的原因。
▲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
反观西欧,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暖湿润,虽然由于热度不够粮食产量不如中国,但是却收成相对稳定,不会大起大落。这一特点使得欧洲自中世纪以来虽然有战乱,但大都是规模较小的低烈度战争,其中更多是贵族间的小打小闹,几乎没有像中国这种席卷全国的农民大起义。而因为气候的原因,欧洲也没有太大的草场,这使得游牧民族在西迁到欧洲后往往后劲不足,无论是匈人、阿瓦尔人,在到达欧洲后很快就衰落了下去,而蒙古人没有继续往西进除了偶然的大汗病逝外,恐怕也有没有足够草场放牧的原因。欧洲的长期稳定,使得欧洲有了重新翻盘的机会,得以养精蓄锐,闷声发大财。很多欧洲的教堂,比如佛罗伦萨的圣母百花大教堂,足足花了100年的时间才修完,如果没有对于相对稳定环境的预期,佛罗伦萨人是断不敢做如此长期的规划的。
▲圣母百花大教堂
周期律对于中华民族的影响可谓深远,他不仅使中国可能丧失了更进一步的机会,而且深深影响了中国人的性格。季风气候的大起大落使得中国人养成了节俭的习惯,让中国人深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富时当按穷年过的道理,中国人比其他民族更懂得什么是世态炎凉和世事无常。而另一方面,也可能导致了中国人仇视商人的心理,因为频繁的大饥荒往往最能暴露商人的罪恶本性,历史上很多贫苦出身的中国皇帝对于商人的仇视都来源于其囤积大米致人饿死的投机行为。
五、摆脱轮回的现代中国
虽然中国被“天命”影响了数千年,但是今天,得益于科技的发展与强有力的政府,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摆脱了自然的操控,化肥与机械的应用使得就算气候反常也可以使粮食足量供给(还可以进口)。对于干旱,南水北调工程可以予以有效解决,至于洪水,强大的动员能力和先进的技术,可以使洪水造成的灾害降至最低。那些曾经导致王朝灭亡的自然灾害再也不能撼动现代中国分毫。“老天”决定中国命运的时代,终于一去不复返了。
【团长说历史专栏 第二期】 每周四更新
历史堂团队作品文:埃尔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