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开学的小学新生们注意啦,科学课来了

据教育部消息,今年9月入学的小学新生将迎来一门新的课程:科学课。由于教育部发布了新修订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将小学科学课程起始年级调整为一年级,并于今年秋季开始实施。此前,科学课从小学三至六年级设置。

本次调整不仅改变了科学课的起始年级,也修订了课程目标,与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相比,新课标有几点显著变化:

1.课程性质

由科学启蒙课程改为基础性课程,强调科学课在小学阶段的重要地位。

2.开课年级

科学课程的开课年级变为1-6年级,按照低(1-2年级)、中(3-4年级)、高(5-6年级)三个阶段设置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原则上按照小学一、二年级每周不少于1课时安排课程,三至六年级的课时数保持不变。

3.课程内容

在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三个领域知识的基础上,增加技术与工程领域的相关内容,重视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倡导探究式学习。

4.课程目标

将以前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修订为“科学态度”,新增“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要求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和社会变迁的影响,在科学技术的研究应用中,考虑伦理和道德的价值取向。

5.学习评价

强调终结性测评与过程性测评并重,增加学生自评与互评活动。

专家认为,要大力提倡科学教育从“娃娃”抓起,让更多科学家走进校园,科学精神应成为每一个家庭重视培养、贯穿人们一生的基本素养。

“认识空气”“水沸腾现象的观察”“西瓜虫有耳朵吗?”……这些来自生活的科学现象,都成为教育部今年下发的新课标中的生动教学案例。新课标倡导探究式学习,更注重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培养孩子的科学态度。

新课标将国际上流行的STEM(STEM是Science科学、Technology技术、Engineering工程、Mathematics数学的首字母缩写)理念渗透其中,鼓励学生开展跨学科学习。新课标首次提出,“戏剧表演、科学游戏、模型制作、现场考察、科学辩论会等都是科学学习的有效方式”,并且科学学科与小学其他学科关系密切,可以互相融合。例如,可以让学生撰写观察日记,阅读科普书籍,撰写科学小论文,锻炼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