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说什么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暗杀行动”,想必很多人都会第一时间想到著名的“荆轲刺秦王”。这个历史故事不仅耳熟能详,还被拍成了大量的影视作品,甚至就连很多娱乐作品中,这个故事也被不止一次的被进行了演义。但是对这个故事的一个细节,却长期处于众说纷纭的状态,这就是著名的“王负剑”谜题。也就是,为什么秦始皇要“负剑”才能将剑拔出来呢?
▲《荆轲刺秦王》绘画
故事的经过众所周知:刺客荆轲以进献赵国地图为名接近秦始皇,其实卷起的地图中暗藏一把匕首,荆轲不断展开地图为秦始皇介绍赵国地理,秦始皇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放下了戒心,越来越接近荆轲。在地图完全展开时,卷在地图里的匕首露了出来,荆轲抓起匕首就朝秦始皇刺去,但秦始皇还是躲开了刺击。秦始皇想拔出随身的宝剑自卫,却因为“剑长”、“剑坚”,一时之间拔不出来了。最终秦始皇在左右的提醒下,“王负剑”将剑拔了出来,并成功刺死了荆轲。
▲秦汉时期的钢剑
看到这里,可能很多人就会产生疑问,“王负剑”是什么意思?秦始皇的剑到底为什么需要“负剑”拔出?而这也是困扰无数对这段历史感兴趣的专家学者、民间票友的两个问题。
▲到底什么是“王负剑”?众说纷纭
其实,“负”在古汉语中的意思主要为“背”或者“背倚,背靠”。《礼记》中“子夏蹶然而起,负墙而立”的“负”便是“背倚,背靠”的意思。《史记》记载“王负剑”中的“负”应该也是一样的用法。所以,“王负剑”的意思就应该是“秦始皇背靠着剑”即将剑通过某种方式移至背后的意思。
▲可能这才是“王负剑”的庐山真面目
那么第二个问题就紧接着出现了:为什么秦始皇需要“负剑”才能将剑拔出呢?要解答这个问题,就需要对秦汉时期剑的佩戴方式有所了解才能准确认识了。说到剑的佩戴,可能很多人都想到的是:在剑鞘上接近剑柄的地方会有两个成排的挂环,两个挂环与腰带上的皮带或者绳子一类的物件绑在一起,这样就能把剑挂在腰间,遇到紧急情况要拔剑也十分简单,只要把剑一横便能很方便的拔出了。
▲这种现代人比较熟悉的佩剑方式其实直到公元6世纪才传入中国
不错,这种方式确实很方便,而且也可以很简单的将剑拔出来。直到现在,这都依然是主流的刀剑佩戴方式。但是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在秦始皇所处的时代,这种佩戴方式还没有在中国出现。其实,这种发端于波斯的佩戴方式大概要到公元6世纪才会完全成熟并传到中国。那时,佩剑所使用的方法是一种被现代人命名为“璏式佩剑法”的方式。
▲玉质璏,很多人可能已经不太了解这种剑具如何使用了
所谓“璏式佩剑法”,是指在剑鞘接近剑柄的位置安装一个名为“璏”又名“剑鼻”的带扣。在佩剑时,先系一条皮革制成的细皮带,然后将剑插入皮带内侧,将剑插入到带扣位置时,带扣上的钩卡在皮带上将剑固定。这样佩剑的结果是,剑以类似于“竖插”的方式被佩在腰间。这种佩剑方式,如果剑身较短还则罢了,如果稍长,便会因为人的手臂不够长而难以拔出。而且人们为了防止宝剑乱动或者从腰带内滑出,往往要系得特别紧,于是便很难迅速将剑取下。秦始皇在面对荆轲的突然袭击一时之间无法拔剑,只能凭借大殿上的柱子躲闪,究其根源便是秦汉时普遍流行的“璏式佩剑法”的原因。
▲璏式佩剑法
而最终左右提醒秦始皇“王负剑”,秦始皇便顺利将剑拔出刺死荆轲的原因,也就随着佩剑方式的清晰迎刃而解了。所谓“负剑”其实就是将剑沿着皮带平移到背后的位置,这样便能大大降低拔剑的难度,顺利的拔出长剑。这种拔出方式与后世清代的拔刀方式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有利于迅速拔出刀剑,不会因为刀剑较长而难以拔出。最终,秦始皇顺利拔出了剑,刺死了荆轲,并最终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帝国——秦帝国。
其实说起来,中国的历史悠久,上下五千年。虽然在不少粗制滥造的电视剧中,古人的生活一直是一个模样,但是在这数千年间,中华先民的生产工具和服饰都发生了很多的变化。“王负剑”的众说纷纭,便是因为一种被前人淘汰的“璏式佩剑法”所产生的历史误会。其实历史上因为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工具的变革导致某些历史情结今人不易理解的例子,还有很多,“王负剑”只是最出名的一个而已。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正义必胜,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