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啊,画家出手的彩版本草著作就是不一般!

唐宋时期,我国的本草学进入一个高峰,这对我国古代博物学的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成就的取得,与当时文化、科技的发达,统治阶级的提倡,官修著作与私人作品互相推动密不可分。由此,中医本草学典籍进入了宏大的药用博物学系统。其中,有一部现存最早的地方性彩绘本草图谱比较特殊,它并非如《本草纲目》等典籍由医药学专业人士所著,而是出自一位默默无闻的老画家之手……

老骥伏枥志千里

南宋嘉定年间,临安(今浙江杭州市)皇城郊外,在西湖与钱塘江之间,有一座山,名唤玉皇山;玉皇山西侧有一岭,名唤慈云岭;岭西山腰有一座古朴典雅的院子,名唤履巉岩。履,践、踏之意;巉(chán),山势高峻之意。连起来,三个字意为“登上高峻的山岩”。

山路尽头,便是玉皇山慈云岭(网络图)

从“履巉岩”三字看,院主人定是饱学之士。夜色如漆,这位年过六旬的饱学之士正在书房里踱步,显得有些焦虑。油灯则随着他的身影不停地晃动。他叫王介,自号默庵,本是琅琊(今山东胶南县琅琊台)人,年轻时当过内阁太尉,退休后隐居临安。

王介不仅学富五车,还有两手绝活儿:一是精通医药学,常为山下的百姓治病;二是工于丹青之术,善绘人物山水。两者之中,人们传颂他更多的是医学,估计是救死扶伤的结果。

这就是王介烦恼的地方。他喜欢国画,隐居的初衷,就是希望绘一些精品传世。毕竟他从中年起就学马远(注一)等画家的技法,经过多年浸淫,水平已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尽管如此,他在画界仍寂寂无闻,原因很简单,当时的大咖太多了,光南宋画院前后就出现120多人,比如李唐、刘松年、马远等。

马远作品集(源于雪小石博客)

王介是一个不服输的人,从“履巉岩”的命名就可略见一斑。经过反复思考,他作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另辟蹊径,把国画融入本草学典籍中。

之所以说这是一个大胆的决定,是因为此前我国的彩版本草典籍领域几乎是空白。从唐代苏敬主编的《新修本草》开始,中国的本草学典籍领域便开创了宏大的药用博物学的图像系统;尽管此书序言有“普颁天下,营求药物……丹青绮焕,备庶物之形容”的记载,但它在宋朝初年便已失传,只散见于后世本草典籍中。作为这个系统的新成员,《图经本草》《证类本草》等典籍展示的都是黑白世界,书中作品也非画家所作。

“慈云岭周围可用的草药虽然非常多,但能确定名字、用途等作用的,不过两百件。如果我编撰一部彩图版的本草图谱,到到时候百姓们得了小病,就不用去集市或找医生,自己看图就可以了。”(“其间草可药者极多,能辨其名与用者,仅二百件……随手可用,此置图本意也。”)对着如豆的枯灯,王介老人暗道,“当然,能为后世留下一部研究临安地区草药的彩版图谱,何尝不是好事!”

《新修本草》书影(网络图)

彩版图谱不一般

自从立下宏愿后,王介便闭门谢客,一门心思创作彩版本草典籍。想到自己时日无多,他便静下心来,针对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总结出几条高效率的创作原则:一是主要选取慈云岭四周的草药作绘画对象,便于观察和写生;二是将画家马远、夏珪的“截取式”山水画法应用于本草典籍的绘制中,以精妙的局部绘画来展示全体;三是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绘制图画中,避开自己医药知识不足的短处,并且在文字部分只记性味、功效、单方及别名,不描述植物形态。

经过三年多的辛苦创作,公元1220年,王介完成了一部名为《履巉岩本草》的彩版图谱。此书共三卷,共展示了慈云岭周围的206种草药。书中每药一图,主要记录各药物的性味、功治等。药图均采用写生彩绘,截取植株局部以表现全体,精彩绝仑。技法上看,药图采用的是南宋画院的双钩填色法,即先用小毫画形,再层层晕染,以求逼真展示花木的形态。著名药物学家赵烯黄先生曾说:“本图朱砂矿绿,历久如真;铁画银钩,古朴有力。”

《履巉岩本草》书影(网络图)

美!《履巉岩本草》所绘栩栩如生的本草图像(中国科学院)

《履巉岩本草》运用工笔画之细腻勾勒植物细节(网络图)

由于记录准确,形象逼真,随着时间的推移,像《履巉岩本草》一样的彩版本草图谱的价值越来越明显。就写实的精确程度与绘画技法而言,此书完全可以在中国本草图像史中居翘楚。同时,正如王介预料的那样,作为一部地方性本草图谱,《履巉岩本草》对于研究南宋时期杭州一带民间用药的情况及本草著作的考证等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不过,由于王介医药水平有限,《履巉岩本草》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名实不对应、图文不符合等;且书中有20多味药注明“药用价值尚需查考”。

飘零浮萍叹身世

《履巉岩本草》问世后,并没受到世人的重视。毕竟国事维艰,蒙古大军压境,朝廷自顾不暇,哪管得了这么多?不久,此书被内府收录,个别医家进行转印。某个寂静的晚上,风烛残年的王介寂寞地离开了人世。

沧海桑田,《履巉岩本草》的原本在战乱中散佚。

200多年后,明朝的市集上出现《履巉岩本草》的彩绘抄本,上面绘制了202种生动逼真的草药。当时的文学家兼医学家胡滢从家人手中得到此抄本后,大声叫好。于是,他在本人多年创作的医学典籍《卫生简易方》(注二)里,引用了《履巉岩本草》中106条药名、主治、用量及用法均相同的单方,主要集中在疮疥(9方)、湿痹(7方)、头风(4方)等病名下,连排列次序也完全一致。值得一提的是,《卫生简易方》还收录了《履巉岩本草》中许多独有的药名,如飘摇豆、千年润、水银草等。又经过200多年,一代名医李时珍著述《本草纲目》时,引用许多《卫生简易方》的内容里,其中包括原属《履巉岩本草》的单方。只是李时珍并不知道这些。

电视剧《大明王朝1449》中的胡濙。(网络图)

然而,这只是昙花一现。因为此后300多年,《履巉岩本草》又归于沉寂。

1947年,北平书商、目录学家王文进偶尔购得《履巉岩本草》一书,视如珍宝。此书进入台湾“国立中央图书馆”,与《绍兴校定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宝庆本草折衷》共同列入“南宋珍稀本草丛书”。《履巉岩本草》为当时馆中唯一一部彩版本草图谱。

解放后,政府在征集古代医学典籍时,某藏书家将明代转抄本《履巉岩本草》捐入北京图书馆。1957年,医学家龙伯坚编撰《现存本草书录》时收录此书;次年,它被收入《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后来出版校注本《履巉岩本草》时,编者对药图的草药进行了考订,其实用价值大大提高。

《履巉岩本草》重见天日,王介老人在天之灵终于笑慰!

--------------------------------------------------

【备注】

1、马远(1140?-1225?),南宋绘画大师,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擅画山水、人物、花鸟,山水取法李唐,笔力劲利阔略,皴法硬朗,树叶常用夹叶,多横斜之态。喜作边角小景,世称“马一角”。与李唐、刘松年、夏圭并称“南宋四家”。

2、《卫生简易方》,12卷,明朝胡滢撰于1410年。作者于宦游20余年中,广泛收集各地民间单方验方编成此书。书中分为诸风、诸寒、诸暑、诸湿等145类病证,共396方。

【参考资料】

1、《中医大词典》2版,李经纬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马远作品鉴赏》,李元2015年著。

3、论文《<履巉岩本草>与南宋本草图》,作者许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