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出一碗好米饭,需要这3个条件?

米饭是否好吃叫食味,是五官对米饭的综合评价。

一碗食味上乘的米饭应该这样:外观油光发亮、清澈透明,饭粒整齐胀而不破;气味清纯不刺鼻,近闻具有新米米饭清香;味觉清淡香甜,反复咀嚼味道不变;吃到嘴里成团具有黏性;硬度适宜,具有弹性。

天津农学院教授崔晶博士告诉优恪君,做出好吃的米饭需要三个条件:好米—好锅—好做法,具备了这三要素才能做出香甜可口的米饭。

好米:来自于品种的种性

“决定好米的三个条件分别是,品种(遗传性或种性)、生产技术(生产的各个环节)、生长期间环境条件(出穗到成熟期间的光温),但首要是品种。”崔晶说。

若按地区分,北方的多为粳米,米粒短胖;南方的则多为籼米,米粒细长。粳米食味好于籼米,因为籼米直链淀粉含量高,煮饭时淀粉糊化性不好,米饭缺少黏性,饭硬,吃到胃里会感觉不适。这种米适合做炒饭、咖喱饭。而粳稻米直链淀粉含量低,支链淀粉含量高,米饭黏度好于籼米。

就粳稻米而言,因品种不同,食味差异很大。日本由于早期启动优质食味米研发,其大米食味水平被公认为世界第一。我国水稻随着市场对吃好需求的增加,食味米的研发应开始。

好锅:电饭锅专为制作米饭而诞生

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选好了米后,接下来就要下锅了,俗话说“饭以火为先”,选择对的锅才不会事半功倍。

相比于过去常用的普通电饭锅,如今密封性好,锅内胆的材质优异和360度加热的高级电饭锅更受消费者青睐,这种电饭锅做出的米饭,熟化程度均匀一致,口感一致。

评价米饭的食味,要看饭凉后的口感如何。在一定时间内,食味越好的米饭,放置时间越长,这也是做寿司和饭团等需要食味好的米的要求所在。

好做法:焖前浸泡半小时,饭好后再焖15分钟

淘米的目的主要是洗去米粒表面附着的米糠、杂质和异味,直到淘米水清澈为止。因为米质比较干,防止吸水之后把米表面的异物吸进去,所以淘米要快速。

但是现在比较流行的一种说法是淘米次数不宜太多,以防洗去大米最外层——糊粉层中的B族维生素而造成营养成分的流失。

对此,崔晶表示食用稻米的问题绝不是营养问题,而是食味问题,精米(白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75%),蛋白质(8%)、含水量(15%),其他成分极少,而且随着精密加工而去除。所以说,稻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和少量蛋白质,淘米本身不存在养分流失的问题。现代人营养不求多,但讲平衡和全面最重要。

一般而言,在煮饭之前应让米吸足水分,这叫浸泡吸水,浸泡时间要在30分钟以上,理论上应浸泡2小时,浸泡之后再开启电饭锅电源。

当电饭锅电源自动弹起后,先不要断电,继续焖15-20分钟,口感更佳。

保存:储存时间越长,米饭越缺黏性

储存时间直接影响米的口感,通常储存时间长的陈米做出的米饭缺乏黏性,饭香味弱,品质较差;而储藏时间越短、温度保持在低温干燥条件下时,大米的品质较好,口感也更佳。一般情况下,一年以后的就算陈米了。

买米时眼口鼻手并用才不会被无良商家蒙蔽了双眼。

新米米粒有光泽,透明度好,腹白应该是乳白或者淡黄色的;有一股稻谷的清香味;手抓大米时,有少许白色粉面,轻吹即掉,硬度较陈米大。

陈大米米粒光泽深暗,透明度较差,无大米应有的清香味,手抓大米时,手上会粘满米糠,且颜色深。另外,有霉味、虫蛀粒的大多也是陈米。

(作者:郭婷;责任编辑:杨清晓)

【有奖调研】如果百度知道各领域专家为您提供个性化服务,你会来体验吗?——点我拿奖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