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房才有家|人不在了,房怎么办?

“居者有其屋”一直是每个人的梦想,世世代代的人们为了房子而奋斗而奔走。中国现代作家张爱玲曾说“曾经小小的幸福小小的感动小小的房子,是那时我大大的幸福大大的感动大大的天地。”成家,立业,多年来,我们将对家的情感寄托在房子上,有房才有家早已成为了国人的共识。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人口老龄化渐成上升趋势。空巢老人的黯然离世使得“居者有其屋”成为幻影,空巢变空房,仅存的主人不在了,留下的房子该怎么办?是儿女大战勇争房产还是还给政府留给国家?类似的纷争不绝于耳。那么房屋作为遗产,会涉及到哪些必要的法律知识呢?家和顾问为您倾情解答:

结合《继承法》的规定,被继承人死亡后,应当由第一顺位法定继承人继承,没有第一顺位法定继承人,或者第一顺位法定继承人放弃继承的情况下,第二顺位法定继承人继承。

房产继承是指按照《继承法》的规定,依照法定程序把被继承人遗留房屋所有权转移归继承人所有的法律行为。房产继承,是使用权继受取得方式的一种。

1.继承有必要在被继承人逝世后开端。法律规定的继承权,仅仅为继承人享有的一种等待权,假如被继承人没有逝世,继承关系就不会发生,只有在被继承人逝世后,继承权才会成为既得权。遗嘱继承的实现,有必要存在于被继承人生前立有合法遗嘱的情况下。如父母健在,其房产后代就不能继承。父母自愿将房产赠与后代的行为叫生前赠与,不叫继承。

2.继承人分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3.继承人依法获得的遗产,有必要是被继承人生前自己全部的合法产业。不能把家庭共有产业、夫妻共有产业以及合伙产业不加切割就作为遗产来继承。全部非法所得的产业不归于遗产,不得继承。

遗产范围确定:

1.公民死亡时,其财产才是遗产。

2.死亡公民生前的个人财产是遗产。

3.公民死亡时尚存的财产是遗产。

4.公民个人的合法财产是遗产。

区分遗产范围与家庭财产:

1.被继承人的遗产与共同财产的区分,如遗产与夫妻共同财产、遗产与家庭共有财产、被继承人生前所欠的个人债务与家庭共同所欠的债务;

2.被继承人的遗产与被继承人的人身权利或身份利益的区分,如遗产与被继承人死亡后其家属应得的抚恤金、被继承人所有的房产权与被继承人享有的公有房屋居住使用权、被继承人承包经营的收益与被继承人承包经营的权利等。

遗产如何继承:

1.如被继承人在生前与有关集体组织或法定继承人以外的公民签订遗赠扶养协议,将自己的财产转移给承担其生养死葬义务的扶养人的,扶养人将根据双方的协议取得遗产,即遗赠扶养协议排除了法定继承人的继承权。

2.如被继承人在生前依照法律规定的方式立下遗嘱,指定自己的财产由继承人中的一人或数人继承,或将自己的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的,被指定的继承人或受赠人将根据遗嘱接受遗产,即遗嘱排除了遗嘱继承人以外的法定继承人的继承权。

3.如被继承人生前未订立遗嘱或遗赠扶养协议处分自己的财产,其遗产将根据法律规定由其法定继承人按法定顺序继承。

更多婚姻家庭房产纠纷等法律问题,欢迎联系北京市元甲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