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翡翠不会看证书照样被坑,证书到底应该怎么看?

翠友们在购买翡翠的时候都比较关注鉴定证书,因为翡翠造假太猖狂,而当我们自己无法判断事物真假的时候,就会选择相信权威,所以鉴定证书是我们了解翡翠的另外一个途径,但是鉴定证书到底怎么看可能很多人都没有了解过,老王就来给大家讲解一下。

在看鉴定证书时,第一步不是要看数据,而是先看一些基本的证书介绍。这部分的可能专业性比较强,很多人不喜欢看,这就给了商家作假的机会。

在鉴定证书上会有以下数据显示:

折射率:1.66(这是翡翠本身特有的与其他宝石不同的折射率);

密度:3.33(也是翡翠与其他宝石区分的特性);

放大检测:纤维交织结构(这是翡翠特有的一种结构).或片状闪光结构 ;

吸收光谱:437nm 吸收线(是翡翠特有的吸收光谱);

滤色镜检查:无反应(有些染色翡翠在滤色镜下会变成红色);

光性:集合体(翡翠是微矿物集合体);

荧光性:无(有些B货在注胶后会有荧光反应);

外观特征:玻璃光泽(有些B货会呈现蜡状光泽)。

最后,要有检测人员的签字,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证书上要有钢印或防伪标志。

证书上的数据很多不能从一般理解的角度上去理解,像是“质量”,并不是说翡翠的品质如何,而是说翡翠的重量。再者,有些翡翠在鉴定的时候就已经镶嵌或者是穿了绳子,密度上是不可以直接写上翡翠的密度的。

在鉴定证书结果一项中,则不会出现“翡翠”字样,是什么代用品,就标明这种代用品的名称,比如“人造玻璃”、“染色石英岩”、“岫玉”、“马来玉”等等。

那为什么有的 A 货翡翠不注明“ A 货”或“天然”的字样呢?因为根据国家出台的珠宝鉴定统一标准要求,是天然翡翠就标明翡翠,是天然钻石就标明钻石,只有经过处理的宝石才出现后边的解释。

将翡翠同证书上的图片对比,观察其是否存在差异,像是一些基本的外观特征是比较好鉴别的,就是需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不能忽视。

这里要提醒各位:个别商家会更改部分数据,你可要看清楚哦。先称好实物翡翠的重量,再同证书上的数据比对,若是有误差那就需要怀疑了。

这些看证书的方法翠友们一定要仔细记牢了,学会这些,翠友们再去买翡翠肯定会变得更有底气,因为靠别人不如靠自己,毕竟知识是最强大的武器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