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爆炸:遇难者如何进行身份鉴别?

天津港爆炸,截至目前共114人死亡,失联人数65人,那些被烧或者被炸的遇难者或者尸体残骸,早已面目全非,一周时间过去,有101人确认身份,其中公安消防人员19人,天津港消防人员34人,民警7人,其他人员41人;未确认身份13人。那这些人的身份是如何被有效鉴别的?

对灾难中的遇难者进行身份识别,方式有很多种,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包括:个体体貌特征、指纹、牙齿档案以及DNA鉴定。

1.个体体貌特征检验:

一般情况下,比如空难,海啸,遇难者身份识别的流程一般是:将尸体汇集在一个指定的地点,由法医病理学家(在我国统称法医)先进行一个大体的尸表检验,记录尸体的身长、体态(胖瘦)、衣着、饰品(耳环、戒指、手链、项链、脚链等)并拍照,身上有无纹身也是一个十分特殊的标记,可以用于尸体的大体识别。尸表检验的时候,会有工作人员顺便提取尸体的指纹和掌纹,指纹和掌纹跟牙齿的X光片一样,都会存留以备比对,这样也可以进行一部分人的身份识别。


2.欧美国家常用的牙齿检验比对:

尸表检验完成后,会将尸体交于法牙医,由法牙医对尸体的下颌和颈部进行解剖,暴露整个下颌,然后用移动X光机对上下颌牙齿拍照并留存,等待后期跟失踪者的牙齿档案进行比对。

3.尸体的DNA鉴定:

法牙医的工作完成后,会将尸体交给下一个环节,即采集用于DNA鉴定的样本,法医生物学家(DNA鉴定师)根据尸体的状况判断提取哪个部位的什么组织进行DNA鉴定,对于高度腐败的尸体,由于肌肉组织器官等都已经腐败,DNA高度降解,只能提取尸体的骨骼进行DNA鉴定。

4.本次爆炸事故中尸体身份识别的方式:

在此次大爆炸中,遇难者的遗体被炸或者被烧,这其中的任何一种情况都属于极端状况,遇难者的遗体外表发黑,尸体挛缩,组织器官碳化、深部肌肉脱水,想要通过个体体貌特征进行身份辨识,难度很大,同样想要通过指纹或掌纹进行身份识别,也几乎没有可能。由于我们国家大多数人没有完备的牙齿档案,因此,通过对牙齿进行尸体的身份识别,并不适用于我国目前的现状。因此,对于那些被炸和被烧过的尸体,只能通过DNA鉴定进行身份识别。

5.如何进行DNA身份识别

DNA身份鉴定,需要两套数据,一套是遇难者家属的DNA数据,另外一套是遇难者的DNA数据。

如果遇难者有直系亲属,比如父母孩子,可以采集他们的几滴血液、口腔细胞等进行DNA检测,获得数据。

对此次大爆炸中的遇难者,常规的血液、口腔细胞、甚至肌肉组织都不能再用来进行DNA鉴定了,只能采集尸体的骨骼,用骨骼样本进行DNA检测,获得数据后,与直系亲属的DNA数据进行比对,即可确定遇难者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