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会被说“读书太少,想的太多”?

我们今天会很喜欢古人画的山水花卉翎毛草虫,那些诗文题识也好,却很少想到,他画的东西其实就是自己彼时彼地切身的日常生活经验。我们有时会感慨今天的人没有古人那么丰富的想象力了,其实是古代的那种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已经没有了。古时的诗人写诗并不都是在靠想象瞎编乱造,在我看来,更多的时候就是直接地状写眼前所见所感,是设身处地的真切经历。

八四年我去黄山,晚上,一大帮人住在西海一间很大的板房里准备第二天清晨看日出,人多太乱,无法睡觉,我就一个人裹件军大衣往北海那边溜达,路过一片很大的松林,我就在一块大石板上坐下来听松涛的声音。四周极安静,月光从松针的缝隙里漏下来,斑斑驳驳地照在松软的地上、山石上。忽然感觉屁股下面湿了,起身发现,原来是山控流出的泉水湿了屁股。一下子就想起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诗句来。这靠什么想象啊?这就是切身经验的写实啊!

你写不出这样的诗句来,不是想象力不成了,是这种经验没有了。再想想古书中记载的当年那些隐士们,多数都是些乡绅,生活在乡村当中,有个大院子,虽然不经常要躬耕垄亩,但他所看到的山川河流、田野物产、春华秋实,那都是实实在在的。他不是今天那些有了钱有了闲跑到乡村去吃吃农家乐、看看风景的城里人和权贵们。这种经验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你说哪种人会将这些东西画得更打动人一些?(以上摘自老树《在江湖》)

【读思】

        所以我说,很多时候,只靠想象力是远远不够的。想象力、记忆力,本质上其实是一种联想能力,是一种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维能力。人活着,虽说只跟情绪走不理智也不明智,现代社会人们更注重如何理性生活,而又不失浪漫。经验的东西虽然不完全可取,但它至少给你提供一种模板。可笑的是,很多人看来,经验的东西居然直接就成了浪漫。

要知道,经验也是实实在在的,浪漫也不是什么空中楼阁。什么是浪漫?在我家看来,浪漫或者是平淡无奇生活中的惊鸿一瞥,它是繁芜错乱工作中的诺亚方舟,它是可欲而不可求的心灵体验。不是一次次现代商业大潮鼓励推动的一场旅行所能获取的,毕竟你该知道,这场行走,出发,奔波,是肉体的出走没错,可离精神的远游还尚有距离。

要知道,浪漫不是常态,而是一种不可多得的不期而遇。你不要盼着它来,也不能将它撵走。用心活,用心感受,正是困难艰辛的生活,浪漫越是不请自来,记得要格外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