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错了对手——忠奸难辨吕夷简

吕夷简是一个具有很大争议的人物,或者说他是权相奸相,或者说他是一心为国,两个截然相反,又相当极端的评价汇聚在一个人身上,在历史上是相当罕见的,更别说吕夷简并不是处于乱世之中,并不是杀人如麻的枭雄,他只是太平年月的一名宰相,能有如此复杂的“身后名”,是他复杂的一生和招惹的对手所致。

吕夷简出身显赫,他的伯父吕蒙正是宋太宗和宋真宗年间的宰相,为宋真宗登基立下大功,地位尊崇,吕蒙正亲口推荐吕夷简,宋真宗念着吕蒙正的好,对吕夷简一开始就很是关注。吕夷简也没有辜负皇帝和伯父的苦心,他做官之后,在地方上做过通判和知州,曾上书为百姓请求减免税赋,言之凿凿理由充分,得到朝廷和皇帝的赞许。调入朝中,做过几个部门的员外郎,他也曾上奏进谏宋真宗不要沉迷宗教,不要大兴土木,又得到了朝廷和皇帝的称赞。他还曾被委派去辽国谈判,划定两国边界,有名气,有能力,有政绩,吕夷简成为政坛上闪耀的明星,到宋真宗末年,他已经是龙图阁直学士,开封府权知府,名字被写在皇帝书房的屏风之上,大家都认为吕夷简早晚能做宰相。

虽然宋真宗死的早,但宋仁宗即位后,刘娥跟丁谓之间的关系急剧恶化,吕夷简旗帜鲜明的支持王曾,跟丁谓作对,等到丁谓失败,吕夷简就以四十出头的年纪,进入政事堂,成为宋朝年纪最轻的参知政事之一。

在政事堂的最初几年,吕夷简出头露面的次数不少,大部分都是拦阻刘娥过分的插手皇权,避免出现第二个武则天,他劝阻刘娥的力度比不上鲁宗道,次数比不上王曾,但也是维护宋朝皇权的主力队员之一,其中他劝说刘娥,把昔年名震天下的“天书”随着宋真宗下葬,绝了所有人供奉天书的念头,这让他赢得了更好的名声和朝廷官员的尊敬。

但是,当地位提升,做官时间日久,吕夷简性格中的另一面渐渐的体现出来,那就是熟谙权术并不吝于使用权术。他主动放弃更进一步的机会,举荐张士逊做宰相,却使得张士逊在曹利用被贬官的时候遭到牵连,吕夷简仅仅耽误了几个月的时间,照旧做上了宰相,还赢得了“谦恭”的好名声,还去掉了一个强力的竞争对手。

之后,王曾被刘娥赶出开封,吕夷简成为同平章事,朝廷首辅,他执政的态度就变成了大方向上不支持刘娥更进一步,但其他的事情,都尽量去满足刘娥的意思,比如随同皇帝一起在刘娥生日的时候去刘娥皇宫拜贺,俨然将刘娥的地位摆放在皇帝之上,从而使得刘娥对他很是信任,同平章事的位置得到了极大的稳固。另一方面,吕夷简也清醒的知道,宋朝下一任掌舵人是谁,他先是劝说刘娥将宋真宗一个成年的侄子从宫中赶出去,保障了宋仁宗的皇位,后来借着宋仁宗生母去世,再三坚持,不惜在朝堂之上与刘娥争执,几乎是逼着刘娥给了李宸妃一个适合的葬礼。

毫不疑问,当从未孝敬生母的宋仁宗惊闻自己的身世,再去询问明白时,对吕夷简是多么的感激。然而世事难预料,等到刘娥去世,宋仁宗亲政,吕夷简正要配合年轻的皇帝进行朝政的改革,却被郭皇后一句话,莫名其妙的触怒了皇帝,直到上朝的时候,才知道自己被罢免了官职。虽然过了不到半年,宋仁宗就念在吕夷简早年对他的鼎力支持,重新将他召回政事堂,只是降了一级,从同平章事变成参知政事。

跌了一个大跟斗,吕夷简做起事情,变得越发的圆滑谨慎,而他也记恨上了郭皇后,紧接着,性格有些乖戾的郭皇后送上一个大把柄,她打伤了宋仁宗,吕夷简立即发动,他站在宋仁宗一边,帮助皇帝顶住满朝的压力,成功的实现了“废后”这一极难的任务,不仅如此,吕夷简还顺便借助皇帝的力量,清除了跟他不太对付的谏官团队,到这时,吕夷简在其他人眼中的形象迅速从“忠心为国”变成了“结党营私”,最关键的是,他一手推动的废后,在儒家眼中,等于促使父母离婚,属于大不孝,是所有有节操的儒家子弟的大敌,加上他结交宫中宦官,俨然跟之前的丁谓有一拼。范仲淹甚至用出《百官图》这种大杀器,想要把吕夷简这个“独掌朝政大奸臣”赶下去,他失败后,当初的亲密战友王曾又挺身而出,索性用“同归于尽”的方式,以有事没事吵一架的实际操作手法,逼着宋仁宗第二次罢免了吕夷简的官职。

然而,接替他的王随等人在处理朝廷政务方面,尽显庸碌无能,让宋仁宗又一次想起了吕夷简的好处,他第三次进入政事堂的大门。进入政治生涯末年的吕夷简行事风格又是一变,他开始恢复自己的名声,与范仲淹和好,任用范仲淹为西北大员,推荐富弼出使辽国等等,不论其心思如何,都算是举荐得人,国家受了好处。当吕夷简病重不治,第三次离开朝廷的中心,就再也没有回来,走完了极为复杂,又极为精彩的一生。如果用欧阳修的评价,吕夷简要对宋仁宗年间的各种事情负责,诸如西夏建国,百姓困顿,朝廷纲纪不修等等,最后补一句“祸乱天下”,可以说是给了一个不能再低的差评。

而吕夷简在执政期间,任用私人,排斥异己,公报私仇,玩弄权术,确实是一介“小人”,但另一方面,吕夷沟通朝廷上下,行事稳健,执政老辣,深谋远虑,是合格的宰相,史书上对他的评价是刘娥当政到宋仁宗亲政的十几年时间,天下安定发展,功劳以吕夷简为首,他对于天下大事的处置,屈伸舒卷之间,灵活又有成效。宋仁宗对他的评价直接与欧阳修等人是一个反向的极端,听说吕夷简病逝,宋仁宗大哭道“安得忧国忘身如吕夷简的人啊!”从皇帝的角度,给了吕夷简一个不能再高的好评。倒霉的是,由于吕夷简的对头包括了范仲淹和欧阳修等“君子党”,他遗留下来的名声,就更倾向于“奸臣”方面,可以说是这位享尽人间富贵的宋朝二十年宰相付出的略显“冤枉”的代价。吕夷简实际上,是一个“私不忘公,处世有术”的,可以打七十分以上的,宋朝“大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