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海鲜中贝毒?贝类:这个锅我们不背!

出品:科学大院

作者:刘彩霞(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中国科普博览

暑假到了,有不少小伙伴都在谋划着找个海滨城市避避暑,顺道儿吃个海鲜解解馋。那肥美的鱼虾蟹贝光是想想是不是就很爽?别急,临行之前一定要看一下当地的新闻,看看这个时候到底能不能吃上“新鲜”的海鲜。

网络搜索截图

看到上面这些新闻,心里是不是“咯噔”一下,自己心心念念的海鲜竟然成了毒物?!此时,黑心店主在心里默念,这次海鲜中毒可不能再怪我给你们的海鲜不新鲜了吧,这海鲜可是够“新鲜”的呢!就是因为太“新鲜”了,吃了才会中毒呢!

发生赤潮的海域中,海洋生物会滤食有毒的赤潮藻,并在体内积累、代谢赤潮藻分泌的毒素。“海鲜们”还没有将这些毒素排出,就被人类打捞上来成为餐桌美味,不明真相的食客就这样中毒了!知其毒知其所以毒,那海鲜中毒到底中的是什么毒呢?

Tips:

赤潮是指一些海洋浮游植物和其他微生物在水体中过度繁殖而令海水变色并造成危害的一种生态异常的现象。

常见的海鲜中毒主要有腹泻型贝毒、麻痹性贝毒、记忆缺失性贝毒和神经性贝毒和西加鱼毒。

人类有丰富的海鲜中毒史,这些毒素的发现,都是人类吃出来的!每中一次毒,就追查一次元凶,最后发现中毒事件大多数是由食用贝类引起的,于是从贝体内分离毒素,称其为“贝毒”。

实际上,贝类也很冤枉啊,它们只不过是混口饭吃,吃着毒餐,它们也很不爽,怎么还背上了“贝毒”这个锅呢,它们也是受害者好伐,其实,“贝毒”应该叫“藻毒”才对嘞!

腹泻型贝毒

1976年日本东北部首次爆发腹泻型贝毒事件,研究发现这次事故的罪魁祸首是倒卵形鳍藻(Dinophysis fortii),因此将该毒素命名为鳍藻毒素(dinophysistoxin,DTX)。后来,人们在一种海绵中分离一种具有相似毒性的酸,称其为大田软海绵酸(okadaic acid,OA),后又从底栖甲藻利玛原甲藻(Prorocentrum lima)中分离到大田软海绵酸的衍生物。

腹泻型贝毒类毒素主要作用于酶系统,是肿瘤促进剂,是一类热稳定的亲脂性化合物。人食用后可引起肠胃紊乱,如腹泻、恶心等。

大家还记得鳍藻这个坏坏的藻宝宝吗?想了解的小伙伴可以翻看武小植之前撰写的“叶绿体争夺战”。

麻痹性贝毒

100余年前,人们开始研究分离麻痹性贝毒,从阿拉斯加蛤中分离得到麻痹性贝毒的活性成分石房蛤毒素(saxitoxin,STX),随后又发现了20多种石房蛤毒素的衍生物,而能够产生麻痹性贝毒的甲藻主要是亚历山大藻属(Alexandrium)。

麻痹性贝毒是一类神经毒素,与河豚毒素作用机制相似,因造成神经系统传输障碍而产生麻痹作用。麻痹性贝毒可以通过口腔粘膜进入人体,使得嘴唇周围产生麻木感,然后四肢麻木,呼吸困难,并伴有头疼、眩晕、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有时出现短暂失明,严重者瘫痪,因窒息而死亡。

长期食用被麻痹性贝毒轻度污染的海产品也有可能造成学习记忆、运动能力损害。

记忆缺失性贝毒

1987年,在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爆发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次记忆缺失性贝毒中毒事件,造成3人死亡和100余人中毒。两年后,人们才从多列拟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multiseries)中分离得到罪魁祸首——软骨藻酸(domoic acid,DA)。

软骨藻酸能够使神经细胞长时间处于去极化的兴奋状态,最终导致细胞死亡。由于软骨藻酸的存在可对中枢神经系统海马区和丘脑区造成损伤,从而导致记忆力丧失。

食用含有软骨藻酸的贝类后,会引起肠胃疾病,严重时使人头昏眼花,失去方向感,头疼,短时间内失去记忆力。

这种毒素在贝类体内不易积累,通常一周左右即可排干净,人类肠胃黏膜对软骨藻酸吸收率也降低,因此记忆缺失性贝毒在人体内降解速率也比较快。

神经性贝毒

神经性贝毒分布范围较小,主要分布在美国弗罗里达海岸和墨西哥湾沿岸,在欧洲和新西兰有较小的分布范围。神经性贝毒主要活性物质是短裸甲藻毒素(brevedocins,BTXs),由短凯伦藻(Karenia brevis)产生。

短裸甲藻毒素是一类无味、耐酸耐热的脂溶性毒素,能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盗汗、寒冷、血压过低、心率不齐、四肢与嘴唇有麻木感、支气管收缩、癫痫发作,严重者瘫痪等症状。

西加鱼毒

西加鱼毒是海洋珊瑚礁系统中积累的一种毒素,主要的产毒藻是有毒冈比亚藻(Gambierdiscus toxicus),产生的毒素主要有两类:脂溶性的西加鱼毒(ciguatoxin,CTX)和黑儿茶(gambierol);水溶性的刺尾鱼毒素(maitotoxin, MTX)和水螅毒素(paltoxin)。

其中,西加鱼毒是一类强烈的神经性毒素,中毒症状主要有:肠胃、神经和心血管紊乱,腹泻呕吐,恶寒,心博过速或过缓,严重者四肢失去知觉、瘫痪,甚至死亡。而且,该中毒症状在人体中短时间内很难消失,可残留长达几周或数月,及时使用甘露醇能缓解症状。

部分产毒微藻显微图片(图片引自郭皓)

从上至下依次为倒卵形鳍藻(Dinophysis fortii)、利玛原甲藻(Prorocentrum lima)、有毒冈比亚藻(Gamibierdiscus toxicus)、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和具尾鳍藻(Dinophysis caudata)

多列拟菱形藻(左)和短凯伦藻(右) (图片引自algaebase)

赤潮藻毒素对海洋生物和人类没啥好处,那对它们自己有什么好处呢?

藻宝宝们都是无利不起早的主儿,更何况合成藻毒素也是需要大量能量的,如果合成毒素的成本大于利益,那藻宝宝们才不干呢,所以藻宝宝们一定是有利可图的。

一般认为,植物在营养充足的条件下不会释放化感物质,化感效应是由于植物自身生存环境受到压迫时,为保证自身生存繁殖所需要的营养而激发的一种抑制其他竞争生物生长繁殖的功能。简单来说,就是穷海恶水出刁藻!在营养缺乏时,赤潮藻会合成大量藻毒素,以保证群体和自身的存活,为了生存藻宝宝们也是够拼的!

除了营养条件影响外,毒素产生也与藻种自身特性有关。

赤潮藻的主要种类是硅藻和甲藻,在自然界中,大多数甲藻都是有合成代谢缺陷的,需要从外界吸收有机物才能生存,少数必须依靠光照的种也要定期打猎才能生存下来,所以部分甲藻分泌毒素一方面是为了抵御捕食者,使捕食者恶其味,远其身,自乱代谢;另一方面很可能是为了捕食猎物,对猎物麻其身,滞其行,而后取其精华。厉害了藻宝宝,这一箭双雕的活儿干得漂亮,就是苦了爱吃海味儿的人类!

这样看来,贝毒的罪魁祸首确实不是贝类,贝类也只是贝毒的运输者,说不定贝类也被毒的七荤八素了呢!

虽然贝毒看起来好像很厉害的样子,但自古贝类就是美食,所以,大家大可不必谈贝色变,只要稍加注意,完全可以避免中毒事件发生。

海鲜食用小贴士

终极保命Rule NO.1

关注新闻,尽量不要购买和食用在赤潮爆发时间段和海域的海鲜。如遇某城海域有赤潮发生,千万千万忍住,不要吃海鲜!美味诚可贵,生命价更高,且吃且珍惜~(贝类中毒没有什么特效疗法,而且多数贝毒耐高温,所以我们惹不起,就只能躲喽~)

大快朵颐Rule NO.2

选择正规、评价好的店家。可在旅行前,网上查寻美食攻略,到了直奔目的地。有时间的话,可以自己去海鲜市场或码头挑选海鲜,再找个啤酒屋加工一下,配一杯扎啤,啧啧,不要美上天哟~

大快朵颐Rule NO. 3

食用贝类的时候尽可能将其消化腺挑出,也可减少中毒几率。因为贝毒是由贝类摄食有毒藻类在体内消化积累和代谢产生的,毒素多存在于贝类的消化腺中,所以剔除消化腺就相当于剔除了主要毒源。那消化腺长啥样呢,其实就是贝肉中黑乎乎的那一坨。

最后,祝小伙伴们吃的嗨皮,玩的开心!

参考文献

郭皓. 中国近海赤潮生物图谱[M]. 海洋出版社, 2004.

柳俊秀, 何培民. 赤潮藻毒素种类与化学结构研究进展[J].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09, 4(2):144-147.

彭喜春, 刘洁生, 杨维东,等. 赤潮藻毒素生物合成研究进展[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06, 14(1):8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