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香港:20年和谐共赢,99年洗刷耻辱,香港见证中国的成长

再过不到4个小时,就是2017年7月1日,不知不觉,香港已经回归20周年,在这个充满纪念的日子里,小爱陪伴大家回忆香港的点点滴滴。

一个香港,记录了半部中国近代屈辱史

准确的说,香港不仅仅是香港岛,它包含了三个部分,香港、九龙和新界。我们常说的1997年香港回归更确切的说是新界回归,而香港和九龙是收复,根据1898年的《展拓香港界址专条》,英国租借新界99年,约定1997年7月1日归还。而香港岛、九龙、新界也是在一次次屈辱的失败后逐渐被英国蚕食的,小爱之言不虚,一个香港,记录了半部中国近代屈辱史。

1840年注定是不太平的一年,虎门销烟没有挽救那个古老的东方帝国的国运,反而带来了英国人的坚船利炮。1842年的南京,清朝和英国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这一年,香港岛丢了,香港岛的割让,开启了中国丧权辱国的时代,二十年后的北京,英国又依靠《北京条约》攫取了九龙的统治权,而到了1897年,新界被迫租借99年,由此半个世纪,香港三个区域全部落入敌手,而距离清王朝的覆灭也不过间隔了十余年。

成功也是失败,失败却也是成功

也许这是一个死循环,但是我们却不得不去面对,二战结束之后,虽然中国远征军在缅甸挽救了几乎全军覆没的英军,虽然二战时期民国政府与列国签署了租借无效的协约,但是这一切都无法组织英国的回归,紧随日军撤退的脚步,英国摘桃子的本领显然比他们打仗的本领强多了,怎奈当时国内纷争不断,实力不足以对抗英国,于是,香港偕同澳门成为中国近代屈辱史的延续。如同一战后中国未能收复青岛一样,二战后中国仍没有取得完整的胜利。

谁成想,这件事情一拖就是半个世纪,直到1982年的9月,裹挟着福克兰群岛战胜国的锐气,撒切尔夫人气势汹汹的来到了中国,见了那个虽然个子不高,但是气势凌人的男人,在那里,撒切尔最初的想法中国名义收回香港,英国保留实权,然后妥协成了英国付钱续租,然后妥协成了英国管理,中国负责外交和军事,但是都被邓总理的一句话击败了:香港我们在1997年是要收复的,不论用什么形式。仅此一句,让撒切尔夫人心神不宁,跌跌撞撞的走下了人民大会堂的台阶。

于是,1997年7月1日,中国顺利收回了香港,不仅仅是新界,还有九龙和香港岛。

不同的政体,伟大的创举

解决香港问题的关键显然不是英国,而是香港人民,对待相对陌生的内地,香港人民表现出了担心和畏惧,但是就如同是自己的孩子一样,邓爷爷深知其中的不易,开动头脑,创造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保持现有制度50年不变,邓爷爷的话语让香港彻底放下了矜持来到了中国大家庭中。而一国两制的举措也为澳门回归打造了基础,甚至给台湾的回归提供了榜样。中国的屈辱史,自香港开始,也由香港结束,因果循环,而香港,见证了近代的屈辱,也见证了新中国的崛起。

港人治港体现在实际中就是中国政府负责国防和外交,具体事务还是有港人自己决定,但是这也要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而不是胡作非为。在大陆的扶持下,香港的经济迅速发展,实际上,大陆游客就是香港的晴雨表,高度依靠旅游业的香港得陆客则兴旺发达,失去了则萧条惨淡。

二十年的今天,共赢成为主题

香港和内地,一奶同胞,相互合作则共同发展,互相闹别扭则让别人看笑话。

1997年之后,内地对这个小兄弟保持着充足的兴趣,大量的游客涌入,给香港带来了充足的资金外也留下了许多问题,比如内地游客超强的购买力,使得超市货品短缺,部分想要在香港生孩子的女子占满了医院,而后香港发起了反水客活动,内陆游客不见了,香港的经济也萧条了。残酷的事实告诉我们,香港和大陆和谐发展,才会共赢。而我们也要有充足的耐心,去驯服这个回家刚刚20载的小兄弟。

小爱写完这篇文章的时候,7月1日的钟声也就快了,香港回归20周年正式拉开了帷幕,不论是习大大,还是辽宁号,都来到香港同我们一起庆贺这个不是节日的节日。我们也真的希望两岸和谐,共赢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