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笔下里的第一美女是谁?

第一梯队———美的巅峰,到了无法演绎的地步: 陈圆圆,喀丝丽(香香公主),石洞仙子(李秋水及其妹),黛绮丝。

1、陈圆圆,香香公主

美的究级体。祸国殃民的级别,美得惊世骇俗,美得惨绝人寰,一笑间引发一场战争,一笑间平息一场战争。这种美是摄人心智的,自带群体催眠的技能,她们只是站在那里都足以让众人失态,书中对于其光凭外貌就足以震慑住大场面的描写其它答案中也列举了。

2、李秋水及其妹妹,黛绮丝。

美的传说。对于其美的巅峰时期并无多少正面描写,徒留给江湖诸人一个美的传说。

神仙姐姐玉像我个人更倾向于是李秋水的容貌加妹妹的气韵,所以要算姐妹俩加起来的玉像可以排到这个级别。当然年轻时的李秋水和其妹妹拆开来单独看不见得比玉像差。

黛绮丝也没有年轻时的正面描写,是通过谢逊之口讲述其传奇的,但看其中年时期是赵敏周芷若小昭三者的优点综合体,加之混血这个美的加成技能,管中窥豹,可以想见其巅峰时期的风华。

第二梯队———各大女主,光环加身: 王语嫣,黄蓉,小龙女,赵敏,周芷若,任盈盈,苗若兰,阿珂

(私心最爱蓉儿,敏敏和盈盈)

1、本梯队顶尖:小龙女,赵敏

本梯队容貌之美气韵之美都差不了太多,但这两位在个人特色上美出了高度。除去性格,外貌美的特色极其鲜明,正面外貌描写的笔墨很多且新颖不落俗套,可以让人提到就区别于其他几大美女。“自来美人,不是温雅秀美,便是娇艳姿媚",而这两位却不在其列。小龙女的冰冷淡漠,清丽脱俗,飘然出尘,赵敏的明艳灿烂,雍容高贵,英气潇洒,可以形成外貌上别具一格的标签化印象。

2、黄蓉,任盈盈,周芷若,苗若兰,王语嫣,阿珂

黄蓉的正面外貌描写较少,令人印象深刻的几乎就第一次换回女装持桨荡舟那一回。黄蓉的特色集中表现在古灵精怪的性格层面,外貌上侧面描写多,只知其美貌绝伦,当世无双,但没有形成别具一格的特色。任盈盈同理,笔墨更集中在性格层面,外貌上只知道她好看,很好看,但也没有美出特色。

周芷若、苗若兰的意象都是“空谷幽兰",一股书卷气,气度清华,都属于清雅灵秀这一挂的,周更温婉,苗更甜美。特色是有的,但没有跳脱出“温雅秀美”这一大类,况且有小龙女的仙气珠玉在前,周苗二人无法在”仙“上美出新高度。

王语嫣和阿珂就比较好判断了。一个是低配版的玉像,一个是低配版的陈圆圆,王语嫣的美属于治愈系,阿珂的美比较有攻击性。这二人正好和黄蓉任盈盈反一反,心智性格单薄,最大的特色就是美。

第三梯队———令人印象深刻的配角:木婉清,郭芙,程英,小昭

1、其实可以排到第二梯队:木婉清,小昭

“新月清晕,花树堆雪",金庸写木婉清时用了这样美好不落俗套的词句。其实木婉清应该是不下于王语嫣的,私心也想把她排到第二梯队,但木婉清到底不及第二梯队的诸女出场都自带仙女光环,只能排到第三梯队了。

小昭同理,作为低配版的黛绮丝,照理应该排到第二梯队,但是她在书中那时候还没完全长开,不如赵周二女如此惊艳,所以排第三梯队。

2、郭芙,程英

郭芙漂亮应该是不用说的,黄蓉美成这样,基因就是给儿女一半也应该是很好看的。郭芙郭襄姐妹,前者继承了黄蓉的美貌,后者继承了黄蓉的灵气,论外貌显然郭芙是三姐弟中最优者。郭芙还在容貌上发展出了自己艳烈的风格,灼灼如火炭般耀眼的美。程英的容貌应该略输于郭芙,但是气韵却胜于前者,跟周芷若苗若兰一样是走淡雅路线的。综合下来两人差不多美,也就是为什么郭芙看到程英的美貌有被威胁到的感觉。

金庸书中长得好看的女子太多了,美女像白菜一样一抓一大把,以至于长得平庸一点的反而更让人有印象点,如程灵素。往下其实还能再排,但就不算最美的行列了。这三个等级中只是粗粗数了一下,肯定是有遗珠的,如霍青桐,阿九,温青青,西夏公主,答主印象模糊也懒得翻书找了。再如阿朱阿紫,一个气韵上佳一个容貌上佳,但整体风格放在金庸诸女中算不得顶尖,也就不排进去了。还有像康敏李莫愁何铁手这一类,照理是可以稳稳排到后两个等级中的,但是由于没有主角光环,又不是正面角色,很难推是放到第二个还是第三个等级,所以单独列出来吧

把西施拎出来单独说一下。西施其实应该也能算进第一梯队,至少也是第二梯队,毕竟光凭美貌就让杀气腾腾的阿青无法下手自惭形秽而去。如果以书中定位来看西施确实是第一梯队。但是越女剑本身就短,分给西施的描写实在太少,光以阿青那一段侧面描写作为标准来看的话,其实第二梯队中的几人也能堪堪做到,所以很难界定。

以下是描写到西施美貌的选段:

只听得阿青叫道:“范蠡,你在哪里?”

范蠡向西施瞧了一眼,朗声道:“阿青,我在这里。”

“里”字的声音甫绝,嗤的一声响,门帷从中裂开,一个绿衫人飞了进来,正是阿青。她右手竹棒尖端指住了西施的心口。

她凝视着西施的容光,阿青脸上的杀气渐渐消失,变成了失望和沮丧,再变成了惊奇、羡慕,变成了崇敬,喃喃的说:“天……天下竟有这……这样的美女!范蠡,她……她比你说的还……还要美!”纤腰扭处,一声清啸,已然破窗而出。

清啸迅捷之极的远去,渐远渐轻,余音袅袅,良久不绝。